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第96章 诸将赠礼

  等徐达说完,朱标也似恍然大悟般缓缓点了点头。

   自己出生,老朱登山刻字: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其意无非是无嗣者,可到此山求子。

   而徐达颠倒雄英之名,将土拉河命名为英雄河。

   无外乎是要自己赏赐天下男儿一个英雄之名。

   而且土拉河位置乃是在北平以北,将来无论是依托草原,向北、向西进军。

   亦或是向东,发兵倭国、高丽,都要经过土拉河,也就是被改名的英雄河。

   如此。

   但凡将来大明用兵,未得胜战便能先振作士气。

   不得不说,徐达当真.....

   就在朱标心中默默感叹徐达睿智超人之时,却发现这老家伙竟满脸骄傲,隐隐之中甚至还有那么几分得意的盯着自己。

   不用想都知道,徐达早在调侃自己的时候,便已提前想好了赏赐之物。

   “诸将士!”

   朱标清了清嗓子,冲在场兵卒朗声说道:

   “今孤得嗣,改土拉河为英雄河。”

   “汉家儿郎出雄关,战北地,饮黄天。”

   “定草原,开太平,属真英雄也!”

   “多谢殿下!”

   徐达等将帅率先跪拜,旋即身后龙骧、豹韬两卫士卒也齐齐下拜,振奋回道:

   “多谢殿下!”

   “多谢殿下~”

   一时间,明军高呼,山河惧颤。

   徐达、冯胜,哪怕是普通士卒,此时脸上均是欣喜振奋的表情。

   朱标得子,皇孙降生,即便还未被册封太孙。

   可谁人不知,雄英小殿下定是大明的第三代君主无疑。

   对他们这些早将朱标视为主帅的人来说。

   对他们这些个持刀卫国,挥洒血汗的军中汉子来说。

   能得知雄英的降生,能看到朱标喜得一子,能知道大明基业后继有人。

   这比赏赐金银更让他们振奋。

   刹那间。

   明军将士的呐喊也在草原上空不断回响。

   似是草原信奉的长生天,此时也不由为大明皇孙的降生一并欣喜。

   “草原汉子,为戍家园,慷慨奋勇,也可谓之英雄!”

   听到朱标还念及他们。

   乃儿不花带着一众元兵士卒,同样冲着朱标齐齐下拜:

   “多谢殿下!”

   “多谢殿下!”

   “殿下!”徐达率先起身,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递到朱标跟前。

   “末将除擅军武外,别无所长。”

   “多年征战心得,均记录在册。”

   “若殿下不弃,末将愿将此物赠予雄英小殿下。”

   听到这话。

   朱标眼前一亮,视若瑰宝般目不转睛盯着徐达手中的那本册子。

   可就在朱标缓缓伸手,打算去接的时候。

   却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即开口道:

   “徐叔,此物乃你毕生心血,当传其家,何不交给允恭他们?”

   这本册子的价值,朱标自然清楚。

   或可说,此物珍贵不亚于武侠小说中的传世秘籍。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凡名将者,都是从大大小小数百场战役中拼杀出来,在无数生死险境中不断积累经验。

   而用袍泽性命,用自己出生入死换来的经验,自然是珍贵无比。

   除家中晚辈外,饶是远房姻亲也不愿相授。

   甚至似扩廓这般略微偏执之人,即便是自己儿子也不愿传授,只是选有将才潜质的乃儿不花亲力教导。

   正因如此。

   朱标之所以培养允恭、冯诚、李景隆这些武将子侄。

   并非是朱标看重门阀,不愿平民百姓贸然崛起,荣耀军中。

   相反。

   朱标甚至极不希望军权一直在某几个家族中兜兜转转。

   可是没办法。

   这些武将子侄自有家中长辈教导,传授行伍经验。

   那些平民百姓、寻常士卒却是没有。

   偏偏带兵打仗,行伍军阵这事,还有点熟练工种的意思。

   也是因此。

   想要大明武备不出现断层,朱标第一步只能率先培养这些武将子侄。

   可现在!

   徐达将戎马一生之所得记录成册,甚至还拿了出来。

   若依托此物,开办军校。

   从普通百姓、寻常士卒中挑选帅才将种,未必不成!

   “徐叔,此物甚至珍贵,不如.....”

   “殿下!”

   不等朱标说完,徐达表情严肃,郑重说道:

   “允恭他们,自有末将亲自教导。”

   “即便末将离世,也有殿下敲打一二。”

   “此物乃末将闲暇所记,本不算什么,若殿下嫌弃,末将收回便是。”

   “徐叔说的哪里话!”

   见徐达说着便要将册子重新收回去。

   朱标眼疾手快,一把将册子拿了过来,顺势便揣进了怀中。

   “侄儿替雄英谢过徐叔。”

   “殿下,末将也有礼物赠予雄英小殿下!”

   “末将也有!”

   “末将也有!”

   一时间,冯胜、邓愈等人将早就准备好的礼物纷纷拿了出来,交到朱标手上。

   如今不同于当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