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第115章 笑引伏兵

  “将军.....”

   犬种次郎似是接受不了足利留他断后的现实,此刻看着足利义满那绝尘而去的背影,喉咙轻轻蠕动发出一声很是微弱的动静。

   可也就在他痴痴愣神的功夫,何义山带领明军将士便也冲到了跟前。

   “将军小心!”

   一名犬冢家将见何义山手中铁蒺藜就要砸向犬冢次郎,忙冲到犬冢跟前,用身体挡住此次重击。

   刹那间,只听砰的一声,骨碎之声好似有了实质,清晰传入犬冢次郎耳中。

   还不等他反应过来,身体却被重大力量直接掀飞出去好几米远。

   看着那名家将口吐鲜血,双眸瞪大很是不甘的盯着自己。

   犬冢次郎陡然惊醒,忙捡起地上长刀,高声喊道:

   “犬冢家臣,同本将一并袭杀明军!”

   和大明不同,倭国的兵卒并非朝廷直接管辖, 这些倭人兵卒多半效力各自领主。

   也是因此!

   和方才足利义满妄图仅凭军令号令三军,最终无奈带兵撤退不同。

   当犬冢次郎声音落下,几名正在逃跑的犬冢家臣忙拿起武器,朝犬冢次郎赶来。

   在数万逃窜的倭兵之间,这些迎着明军冲锋的犬冢家臣反倒是一股清流。

   只不过!

   何义山自然不会给这些兵卒聚拢的时间。

   还不等那些家臣汇聚在犬冢次郎身旁,只见明军骑兵迅疾如风,朝着那些家将兵卒便冲杀而去。

   铁蒺藜,铁骨朵儿,横槊、长枪。

   在那些只佩戴长刀的倭兵之间,手持这些长兵器的明军骑兵个个好似无双战神,无情且快速的收割着那些倭人的性命。

   历来战场上,骑兵在面对步兵之时都具有压倒性的胜利。

   此刻的明军骑兵亦如秋风扫尘一般,不消片刻便将那些意图聚拢反抗的犬冢家臣斩杀殆尽。

   “胜之不武,你可敢下马对决.....”

   “咚~”

   还不等犬冢次郎说完,何义山抡起铁蒺藜朝着他胸膛便砸了过去。

   势大力沉的一击,加上战马冲锋的惯性,愣是将犬冢次郎再次砸飞出去好几米远。

   此时何义山跨马上前,看着躺在地上,嘴里不断有鲜血淌出的犬冢次郎。

   何义山没有半分留情,调转铁蒺藜朝着他的脑袋重重砸了下去。

   “脑子坏掉了!”

   “爷此来就为袭营,谁会同你下马决斗!”

   收回铁蒺藜后,何义山下令随行将士制造声势,继续追杀倭人主帅,追击倭人兵卒。

   待行至松木河前十里的位置,何义山传令挺直追击,带领士卒原地驻守,只为接应前去伏击的赵贺宽等人。

   实际上!

   何义山又怎会不知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极其凶险。

   如今是先前倭人攻城之时,下令出城冲锋。亦或是夜袭倭人大营,原地驻足等待接应赵贺宽。

   何义山很清楚,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格外凶险。

   但凡有一次倭人能反应过来,只需有一次,三千鹰扬卫将士必然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可事实上!

   留守开城的三千鹰扬卫将士,本就是孤军。

   开城作为高丽王都,虽有些战略意义,但即便不能守住,也不是鹰扬卫将士的过错。

   何义山要做的,便是三千鹰扬卫将士同生共死!

   若是真能击退倭人进攻,等朱标援军赶到,他们鹰扬卫自然是首功。

   可若是倭人反应过来,知道开城之中只有三千明军。

   那何义山要做的,便是与三千鹰扬卫将士一同赴死,并派快马告知朱标。

   这样一来。

   得知三千鹰扬卫将士尽数战死的消息,朱标便也不需带兵来援。

   等将高丽北方彻底收拾完毕,届时朱标率领大军攻打倭兵占据的开城时,不仅出师有名更是能以报仇之名,振奋军心。

   正因如此,此时何义山虽能带领将士返回开城,可他却依旧要驻守原地。

   一旦传来赵贺宽伏击不利的消息,他自然不会返回城中,势必要与倭人鱼死网破!

   另一边。

   听着身后明军的喊杀声逐渐变小,足利义满逐渐放缓撤退速度的同时,冲身旁倭人将士开口道:

   “明军现已不会再追,传令各将,约束兵卒。”

   “再有溃逃散乱者,主将受罚!”

   将令一出,原本溃散的倭人逐渐集结起来,缓步朝前行进。

   只是今夜一次攻城,一次被明军劫营。

   足利义满却都没有看到明朝大军,这便让他愈发确信高丽王都内并无明朝大军驻守。

   身为倭人统帅,他现在最需要做的,也就是让三军将士都相信开城防守空虚。

   “哈哈哈哈!”

   当听到马背上的足利义满何时突兀的朗声大笑起来。

   周围那些倭军将领,以及周边兵卒满是疑惑,齐刷刷望了过来。

   “将军,您这是因何发笑啊!”

   “大喜事!大喜事!”

   “我军今日便能拿下开城,本将如何不能发笑?”

   足利义满笑容灿烂,纵然脸上满是逃跑时沾染的灰尘,即便风尘仆仆,此刻狼狈到了极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