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第43章 聪明人,别扭人

  “詹卿何罪之有?”

   “陛下,臣身为吏部尚书,未能明察谢林之过,本是有罪。”

   “谢林原为五品同知,其辖下竟有全村百姓被倭寇掳走。”

   “后竟官升一级,改泉州知府。”

   “吏部不察此獠枉法之举,非但不能协助陛下严惩贼凶,甚至还上陈此獠功绩,升迁此人。”

   “如此,我吏部上下官员皆是有罪,臣身为吏部尚书更是难辞其咎!”

   詹同顿了顿,再次顿首道:“请陛下严惩微臣,以儆效尤!”

   “詹卿这是说朕责怪朕无识人之明啊。”

   “臣不敢,臣绝无此意!”

   朱标这话吓得詹同连忙叩首。

   见他如此,朱标微微点头,示意他起身道:“是也无妨,朕本非圣贤,还能不让人说朕的不是?”

   “况且那谢林升迁调令,好像还是朕身为太子之时,亲笔签署的。”

   “陛下.....”

   听到朱标执意将此事归咎到自己身上,詹同只感觉是自己说错了话,脸上愈发惶恐了起来。

   可一旁的李善长、刘伯温二人却能清楚的感受到,朱标的用意绝不仅仅是惩治涉案之人。

   哪怕暂时不太清楚朱标究竟打算如何。

   可二人都能确定,朱标的心意绝不仅仅是惩治谢林一案的相关人员。

   二人交换过眼神后,李善长冲朱标拱手开口道:

   “陛下,臣以为谢林之案时隔日久,先前涉案官员恐也已被国法所惩。”

   “先前太上皇英明决断,斩杀胡逆案同党,更是将勾结江南世家的官员尽数斩首。”

   “臣以为,与谢林有牵连的各级主官本就并非良臣,定然已全被国法所惩。”

   “吏部之中,先前那些未尽责的官员本就是硕鼠蝇虫,料想他们也定无福荣幸新朝之光。”

   “韩国公的意思是?”

   “臣以为,此事或可外松内紧。只需让吏部稽查,将湖州当地侥幸存活下来的谢林一党官员绳之以法。如此吏部也好将功补过。”

   “而最为主要的,还是官员监查!”

   “老家伙,当真会递梯子。”朱标看了李善长一眼,心中暗暗想道。

   不得不说,李善长和刘伯温都是绝顶的聪明人。

   自己刚有这个念头,李善长便直接搬来梯子。

   而刘伯温.....

   待朱标目光略过刘伯温的一瞬,只见刘伯温顺势起身,一并说道:

   “陛下,臣以为韩国公此言乃老臣谋国之语。”

   “陛下登基之时,将五军都督府治下的廉洁署衙归于吏部管理,此举方便吏部考核官员,当真乃英明之策。”

   “臣以为,或可增设衙署,协助吏部考核各级官员。”

   “那三位以为,该增设何种衙门,又该如何监管官员?”

   待朱标说完,詹同尚且还没反应过来。

   可李善长和刘伯温二人却齐齐拱手道:“一切全由陛下定夺。”

   “呵~”

   见此情形,朱标心中不禁轻笑出声。

   这两个老东西,当真聪明!

   提出法子,却不提具体措施。

   既在自己面前卖了好儿,又不用担责,至于将来监管官员的措施失当,惹得满朝官员怨恨,自然也和他俩没什么关系。

   “三位均乃我朝肱骨老臣,此时当为朕分忧。”

   “吏部改增设何职,又该如何监管官员,明日朝会你三人拟个奏报。”

   “遵命~”

   语罢,朱标冲三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而等三人走后,朱标又拿起桌上关于倭国的奏报仔细看了起来。

   片刻过后,朱标也看出老朱在处理对马岛时,依旧有所保留。

   想来并非老爷子怕背负什么骂名,多半是不想让自己将来向西南扩张难办。

   “传朕旨意,处置倭国倭寇,不需顾忌其他。”

   “是。”

   待刘保儿下去传令,朱标又拿起看了数遍的军报,就好像是想从这封军报窥见明军在倭国战场的英勇。

   “启禀陛下,齐国公求见。”

   “宣!”

   刚走入谨身殿,王保保理了理身上袍服,冲朱标恭敬一拜。

   “臣王保保参见陛下,问圣躬安。”

   “朕安。”

   “赐座。”

   闻声,王保保再次拱手后,很是郑重的理了理衣袍后,这才将屁股三分之一贴在椅子上,正襟危坐。

   “齐国公今日前来,可是有事?”

   “臣.....”

   见王保保准备站起身子,朱标抬手制止道:“随意一些。”

   “如今殿内只你我君臣,国公可随意一些。”

   “多谢陛下!”

   “臣....臣此来无事,只是想....想来问安。”

   “哦?”

   朱标有些疑惑的打量起眼前的王保保。

   这家伙嘴上说着没事,可那双闪烁的眸子却是将他出卖。

   怎么可能没事。

   “既如此,国公也看看我军在倭国发来的军报!”

   命人将军报递给王保保后,朱标继续问道:“太上皇已率我军攻克对马岛,现已扫平岛上诸多隐患,正向倭国本土进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