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第482章 无情最是帝王家

  “不成!”

   达定太妃猛地站起身子,立即下令。

   “让那刘和来见本宫!”

   看着宫女拱手领命后,便要去寻刘和。

   达定太妃想了想,还是将其给重新召了回来。

   刘和毕竟是老朱的随身太监,而那刘保儿更是当今陛下朱标的贴身侍奉。

   邵平是这二人带走的,那自然也就是朱标的意思。

   将刘和召来,无论是斥责还是为邵平求情,刘和都做不了主。

   至于亲自去寻朱标。

   她也实在不敢。

   虽说今日之事涉及后宫,可到底还是国事。

   老朱‘后宫不得干政,干政者死’的铁碑还伫立在太庙跟前。

   她还有几分自知之明,知道她与老朱的情谊断然不能与马秀英相提并论。

   哪怕此事涉及他两个亲生儿子,老朱也不会给她特例。

   所以当下去寻朱标,无异于自寻死路。

   心念微转。

   达定太妃起身便朝宫外走去。

   虽说她不能去寻朱标,可她却能去寻如今的皇后常氏。

   毕竟太后不在宫中,后宫之事名义上乃是皇后常氏做主。

   在她印象中,那个虽出身将门却性子温婉的常氏应该会给她这个长辈几分面子,没准在她的祈求下,会去向朱标求情。

   东宫之中。

   待示意宫人退下后,达定太妃拉起常氏的手便悲声痛哭了起来。

   “皇后,非本宫胡搅蛮缠,实在是齐王突然被禁足宫中,潭王更是被丢入宗正院中。”

   “变局突然,本宫手足无措方才失神。”

   “还望皇后禀明陛下,询问究竟是何缘由惩处二王。”

   “如若他们果真犯下滔天过错,还请皇后向陛下求情,准本宫代两个亲子受过。”

   看着哭的梨花带雨的定太妃,常氏将手帕递过去静静地听着。

   而定太妃哭诉半晌仍不见常氏开口,终还是忍不住道。

   “如今大姐不在宫中,一切都要仰仗皇后了。”

   “定太妃说的哪里话。”

   当看到达定太妃一脸虔诚,紧紧注视着自己。

   常氏面色如常,徐徐出声。

   “太妃是长辈,自然一切由太妃做主。”

   “可.....”

   “只不过!”不等定太妃出声,常氏语调一沉当即打断道。

   “只不过禁足齐王,处置潭王乃是陛下亲下的旨意。”

   “本宫身为妇人,不敢因此叨扰陛下。”

   “更何况父皇早有严令,后宫不得干政。”

   “额.....”

   达定太妃闻言有些诧异的看向常氏。

   整个后宫之中任谁都能说‘后宫不得干政’这几个字。

   偏是常氏与马秀英说不得这几个字。

   莫说整个皇宫,即便放眼朝堂。

   谁不知道她与马秀英乃是特例,谁不知道马秀英对于老朱是个例外,而对于朱标而言常氏也是例外。

   看着常氏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达定太妃不由身躯一紧,看向常氏急切追问道:“可是皇后,本宫想见一见齐王....”

   “这恐怕也不妥。”常氏当即出声道。

   “可....可是....”

   “还望定太妃以国事为重。”

   当看到常氏缓缓起身,冲自己躬身行了一礼。

   定太妃怔了一下,无奈之下只得起身告退。

   方才常氏虽然语调温和,每个字都是温和劝说之意。

   可实际上,那每一个字都是在警告她不得干政。

   达定妃实在没想到,素日里温和的常氏,没想到也是个骨子刚强的。

   只不过当下,她又该如何。

   朱标自然是不能去寻,常氏同样也不愿伸出援手。

   那此刻她还能去找谁,她又该做什么。

   总不能真的等到老朱回京,明旨将朱梓给斩首示众吧。

   一时间,达定太妃很是失落的走到回宫的廊道上。

   自己两个儿子可是王爷,同样也是她后半辈子的指望。

   她绝不相信老朱对她有何等深情,能为她考虑后半生之事。

   况且如今朱标已然继位,自己虽名义上是太妃,而在宫中的地位却也在常氏这个小辈之下。

   所以一直以来,她都期盼着自家儿子能外出就藩,这样她在宫中也好有些底气。

   可眼下!

   朱榑被禁足,朱梓待斩。

   她哪里还有半分指望,当下若不想出点法子,那她真就要在宫中老死无依。

   不知不觉。

   达定太妃也已走到自己寝宫。

   当看到自己的贴身宫女盼儿,达定太妃猛地眼前一亮,一把握住盼儿的手紧张说道。

   “盼儿,当下你可愿救齐王、潭王?”

   被定太妃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有些发懵。

   盼儿稳定心神后,赶忙点头道:“奴婢追随娘娘多时,一切皆听娘娘吩咐。”

   “好!”

   “本宫命你设法潜入敬事房,询问邵平私兵现在何处。”

   “啊?”

   此言一出。

   原本信誓旦旦,忠心耿耿的宫女盼儿,当下也不免一脸惊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