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第249章 任性靡费

  “嗯.....”

   听到朱标有此一问,李俨三人相互对视,最终还是姚广孝率先试探说道:“可是国战,平定四夷?”

   “不是。”朱标摇摇头,“自去年三月起,我朝先平北平,后灭海寇,再征吕宋。”

   “今年开年更是肃清高丽不臣,眼下倭国战局也不日将尽。”

   “将士疲累,百姓迟惶,加之临边诸国也算恭敬。”

   “待倭国战罢,若无邻国挑衅,朕不愿再起刀兵,当与民休息。”

   蒋瓛本不打算出声,可想了想还是要表现特殊的价值,也试探性道:“可是肃清吏制?”

   “吏制一直在肃清,可终究还要从长计议!”

   李俨本不想开口。

   可当看到朱标说完,顺势将目光看向自己。

   李俨默默叹了口气,这才出声道:“陛下方才也已明言,眼下我朝当务之急,乃是与民休息。”

   就在朱标欣然点头的瞬间,李俨不等朱标开口,便紧跟着说道:“只是陛下,国库当真经不起任何波折。”

   “眼下大军在外,臣所在户部首要便是保证粮饷供应。”

   “倘若将所有存银存粮尽数拿出,倘若真到用时无能为力,臣身为户部尚书此刻也未谏之过,届时九死不能赎罪!”

   看着李俨极力劝说的模样,朱标非但不觉有什么不妥。

   反而觉得有李俨这个小心谨慎的人主持户部很是妥帖。

   不过朱标自然不是脑门一热便要大耗银钱,所做之事也自然留有后路。

   “李卿所虑极是,国库当有存银,地方上也该有储粮以备不时之需。”

   “只是李卿,三月后便是秋收。”

   “今年秋收之粮只会比去年更多,而且还要多出好几倍甚至十数倍不止。”

   “嗯.....”见李俨还是有所迟疑,朱标耐着性子继续道:“并非朕信口开河。”

   “凤阳粮食去年增产数十倍,三司已将优质谷物发往各地。”

   “去年土税改革也已有成效。”

   “待秋收之时,我大明储量自会多出十数倍不止。”

   “待年终之时,各地上缴税款也定是先前数年之和。”

   “陛下英明神武,臣不能及。”

   即便朱标将话说到这份上,可李俨却依旧不为所动。

   深吸口气后,李俨硬着头皮冲朱标道:“臣坚信陛下之才远胜历朝历代贤君、明君,然臣终究是个迂腐谨慎之人。”

   “身在户部,臣不得不着手实际,臣也不得不守好国库存银、地方存粮,以备不时之需。”

   “倘若陛下执意如此,还请罢免微臣!”

   “嘶~”

   见李俨说完便直接跪在地上,大有一股死谏的架势。

   在场众人都不免有些吃惊。

   特别是李景隆这些勋贵二代。

   在他们看来,朱标好声好气,已然是耐着性子和李俨解释。

   可他们却也想不到这李俨竟如此固执,不管朱标说什么都不赞同朱标拿出国库存银。

   眼下更是以辞官胁迫。

   一时间,在场众人静默无声,不敢多言。

   所有人心中也默默为李俨捏了一把汗。

   可也是此时!

   朱标深吸口气,微微颔首道:“也罢,以未成之事说服李卿,实在是朕考虑不周。”

   “多谢陛下.....”

   “国库存银,地方存粮,朕不尽拿。”

   “然抽出五十万银,一百万石粮,李卿当不会继续固执吧。”

   “陛下!”

   见朱标还在打国库的主意,李俨声嘶力竭,再次出声。

   可不等他说完,一旁的姚广孝忙出声制止道:“尚书大人不可固执!陛下圣明,必有韬略。”

   “尚书大人当思为臣之道!”

   此话一出。

   李俨表情一滞,随即便也没有继续出声。

   反倒是朱标听到姚广孝这话,不免冷冷瞪了他一眼。

   见朱标如此,姚广孝满脸堆笑,甚至有些谄媚冲朱标拱手道:“臣等愚钝,不知陛下远谋。”

   “臣斗胆请陛下拨冗赐教。”

   没好气瞥了眼参姚广孝后,朱标继续道:“以天香阁,以朝廷名义售卖低价粮,不仅是为恩济百姓,更是为天香阁扬名。”

   “一来不仅能让我朝百姓切实得些实惠,二来也能让天香阁扬名,使海外藩商往来交易多至天香阁。”

   闻言至此,在场几人面面相觑,此刻更是一头雾水。

   且不说方才言说低价粮不能切实发到百姓手中的问题尚没解决。

   单是眼下,藩商压根不愿与天香阁中朝廷的店铺交易,这个问题便很是棘手。

   朱标是有雄心壮志,也想为民谋福。

   可这一切在李俨看来就好似是空中楼阁,甚至有点像是朱标的一厢情愿。

   尽管心中如此想,李俨却也不敢直接说出来。

   不过见众人都是面露狐疑,朱标抿了口茶,看向李俨缓缓说道:“诸卿方才所言低价粮不能到寻常百姓手中,的确如此。”

   “朕打算以半月为期,天香阁每次抛售二十万石低价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