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喜唐

第17章 清臣

喜唐 微微的薇 2186 2025-09-08 17:27

  

第 17章 清臣

   又是一年开学日。

   仙游宽阔的水泥道路上全是各种马车。

   “往边上靠,往边上靠,不能把路堵死了......”

   ";这是哪家的车驾,快快,往前挪一点,往前挪一点......";

   衙役骑着自行车摇着铜铃从南跑到北,然后从北跑到南。

   如今……

   长安和洛阳的衙役以及不良人不骑马了,全部改为骑车。

   不要草料,不用喂养,占地方还小,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评。

   不但衙役如此。

   三省六部的那些小官也都骑上了自行车.

   一到点卯的时候,皇城的城墙根下一排排的自行车。

   长安和万年两县不得不安排出来一个不良人来照看这些车子。

   当官的好面子。

   官职比他低的都骑车了,他就是想骑他也不会买。

   因为他觉得他丢不起这个人。

   有的官员年纪大了,让他蹬车点卯明显不合适。

   而且这自行车也不是专门为官员准备的,还要考虑到那些有钱的员外。

   为了满足这类人的需求,天工院顺势推出了人力三轮车。

   装上棚子,遮风挡雨还有私密性。

   天子有六驾,自行车也可以。

   为了满足各类人群,还有小号的,带辅助轮的。

   这类反而是卖的最好的。

   现在的自行车在长安不说走入千家万户,稍微有点钱的家庭都有。

   只要不是定制的,价格都不高。

   大家能如此便捷,全靠大唐水军。

   自从水军萧大统领从异域把那什么劳什子的橡胶树搞回来以后。

   泉州,漳州,潮州,流虬全都种这玩意。

   橡胶树的出现,间接性地解决了大唐数十万人吃饭的问题。

   采胶的,熬胶的,定型的,制作的,搬运的。

   多山少田的泉州城正朝着一个史书从未记载过的城池在发展。

   泉州的百姓少田,可生活却富足,而且缴纳的赋税还位于各州的前列。

   这一现象,让三省六部五品以上的官员在大明宫整整吵了一天。

   最后李厥一锤定音,给泉州十年,看看十年后是什么样子。

   十年后是什么样子颜白知道,一个半工业化的城市。

   可百姓们不会去想这么多,只要有赚头,只要不比原先的日子苦,他们都愿意去拼一把。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往南边而去。

   大家族开始分家,开始开枝散叶。

   土豆也来了,那模样真是一言难尽,好活是真的好活,但小也是真的小。

   而且皮也不是黄色的,呈现淡淡的紫色。

   土豆已经收了一次了,产量并不高,但毒性很高。

   猪成了试验品,吃了三个,躺了七日。

   (ps:原始土豆种含有龙葵素。安第斯山脉原住民用冷冻法破坏毒素,或是用火山黏土共煮法!)

   木薯产量很高,这个倒是很适合大唐,聪明的大唐人很轻易的就找到了解毒方法。

   至于辣椒,算了吧,大唐就没有几个人敢吃,颜白倒是敢吃,可是吃一次拉一次。

   每次吃,家里人都在哭,以为颜白想不开。

   到最后颜白发现,心心念了一辈子的东西,到头来却是这么一个样子。

   唯一有大用的就是橡胶树,现在东市已经有人在卖更耐穿的胶靴了。

   也是直到这一刻,楼观学才算彻底的花开。

   一直处于吊车尾,被人诟病的天工院走在了各院的前面。

   因为光凭着天工院,就能解决楼观学近两万人吃饭的问题。

   如天工院的官员任免不受三省六部任何官员管辖。

   但其院长的任免必须由三省六部尚书全部点头。

   院长必须出自楼观学且不能和任何世家有勾连。

   祖上四代必须是清流,但如果是清白的寒门子嗣更佳。

   在和大食人的第二战中。

   高侃在面对盟友葛罗禄部的突然背叛,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坚守怛罗斯城。

   完成了五千人破八万的壮举,火器之威震慑西域各国。

   商道匪患消失的无影无踪,来来往往的驼铃声日夜不息,各族使者往来不绝。

   那一战,大唐仅战死三百四十七人。

   西域也好,大食人也好,还是漠北的薛延陀等也罢。

   他们突然发现他们的骑兵,弓箭,娴熟的马术好像不管用。

   才看到大唐军阵,雷声就下来了,自己的战马,儿郎一排排的倒。

   拼死冲到跟前,唐人的盾牌后,一排大唐人站了出来……

   一阵密集的火炮声后,自己这边又倒了一排。

   然后那一排大唐人退下,身后蹲着的人站起身,再来一回。

   三回过后,大唐骑兵开始冲锋,那场面跟痛打落水狗差不多。

   现在,五百大唐人就敢对千人以上的部族发起冲锋了。

   如今,西域各部明知道大唐人少,管不到西域,也愣是没有人敢称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