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第506章 明君朱佑樘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皇爷 2157 2024-05-27 20:30

  朱佑樘的话语如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不仅是在场的众人,就连太子朱佑极也被他的言辞所震撼,微微张开的嘴巴似乎还未来得及合上。

   他瞪大了眼睛,望着这位朱佑樘。

   “三弟呀,你这番历史的见解,真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呀!”

   朱佑极忍不住叹道。

   朱佑樘轻轻一笑,目光却落在了梁芳的身上。

   他似乎在寻找着某种支撑,然后坚定地说道:

   “大哥,我所言非虚。记得你上次承诺,要将这些宦官驱逐出宫,发配至边关。

   但至今未见行动。

   难道你要失信于我吗?”

   朱佑极的眉头微皱,显然他并未料到朱佑樘会如此追问。

   他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一声,解释道:

   “哦,这件事啊,确实是本宫疏忽了。

   下次,下次一定。

   只是,本宫有一事不解。

   三弟你为何如此痛恨宦官和武将呢?”

   朱佑樘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整理着自己的思绪。

   他缓缓说道:

   “因为他们是对君王不忠的祸国奸臣!

   他们往往心怀叵测,只顾个人利益。

   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朱佑极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朱佑极忍不住问道:“难道所有的宦官和武将都是不忠的祸国奸臣?

   他们当中,就没有一个是忠心的吗?”

   朱佑樘摸了摸下巴,似乎在思考着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当然,也并非全然如此。

   比如我身边的李广,他就是一个忠心的宦官。

   但这样的人,毕竟只是少数。

   大部分的宦官武将,都是不可信的。”

   朱佑极缓缓说道:

   “三弟,那你能否给本宫举个例子。

   说明一下为何你认为宦官和武将都不可信呢?”

   朱佑樘点了点头,开始娓娓道来。他提到了兵部右侍郎刘大夏,这位曾多次前来与他交流。

   朱佑樘说:“刘大夏曾对我说过,宦官多为穷苦百姓出身,一旦得势便会贪婪成性,毫无顾忌。

   汉唐两朝的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

   而武将呢,他们一旦掌握了兵权,就很容易产生野心,进而造反。

   汉末、唐末的动乱,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朱佑极忍不住继续追问:“哦,那如果换你是监国太子,你会怎么做呢?”

   朱佑樘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如果我是太子,我必定重用文人、防范武将、贬斥宦官!”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朱佑极强压下心中的怒火,继续问道:

   “那就请三弟详细说说。

   如果你是太子,你会怎么做?”

   朱佑樘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详细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

   朱佑樘说道:“首先,我会大修佛道的金身和道观,祈求上天,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朱佑极此时想到历史上的弘治一朝的铺张浪费十分严重,朱佑樘好佛道之事,并且愿意为佛道之事付出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

   比如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皇帝命令御用监王瑞斋送玄武神像去武当山,为此居然动用黄围快船八十余艘。

   吏部尚书倪岳兵部尚书马文升二人竭力阻止,但孝宗却说:“卿等所言,俱见忠爱,但事既举行,难以中止!”

   礼部在弘治九年上书也劝说朱佑樘“皇上曩因左都御史马文升之言,停十年一度之例。

   后因本部之请,复有预止来京之禁乃者,谓自初元以来,未经开度方兴允给之念,即有过滥之戒,仁义并行,虽古之圣帝明王曷能远过伏望,仍鉴累朝禁约。

   敕旨今次所度名数特赐裁抑或俯从臣等之请,定为经久之计,自后或二十年二十五年一次开度,当度之年,照例施行。

   庶僧道可渐复额内之制,而百姓不胥为缁黄之归矣”可见当时僧侣已经泛滥成灾。

   朱佑极点了点头:“三弟继续说!”

   朱佑樘受到鼓舞,继续说道:“自古历朝历代,皆有皇亲国戚,文武官员一时犯错贪污,皇弟这里也有办法解决。

   贪污其实就是欲求不满,所以皇弟决定多修宫殿,赐予皇亲和百官。

   他们欲望满足了,自然京城就可以稳定,天下也稳定了,这就是皇弟的第二步!”

   朱佑极眼睛睁大如铜铃,简直不敢置信的问道:“如果,百姓和民夫不够修宫殿,你又将如何?”

   朱佑樘一脸自信道:“这简单,如今京城不是有几十万精锐么?

   现在四下并无战事,可以让他们去修宫殿,这样不但可以如期竣工,还可以锻炼他们如何土木,岂不是一举双得?”

   历史上,弘治一朝对文人可以说好到没边,贪污罪可以用银子来抵。

   但还是屡见大兴土木的记录,弘治十年左都御史马文升曾说“京营乃朝廷自将之兵,居重驭轻,所系甚大。

   往时有旨,不许奏讨团营军赴工,近修万春宫已役万余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