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荣耀大秦

第127章 黄家不缺这三瓜两枣

荣耀大秦 战五渣 2137 2024-05-27 20:30

  李斯虽为左相,上边还多了一位右相,并非是百官之首。

   但实际上国策大多出自于李斯,是压过右相冯去疾一头的。

   亲自出城迎接也罢了,还极为亲密的并肩而行。

   甚至是丝毫不掩饰对这个半胡儿的喜爱之情,都是亦师亦长辈的言辞。

   赵高的中车府令的官职同样不算高,但却还兼着一个符玺令事。

   掌管始皇帝出行的车驾,又帮着始皇帝掌管玉玺。

   那是天天伴着始皇帝的近臣,有些时候说句话丝毫不亚于左右两相。

   不过平日里赵高表现的极为谦卑,从不多言多语。

   虽说是奉命前来赐宅,可却把半胡儿与王昂都给拉上了车驾,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回。

   而两位大秦最为显赫的重臣同时表现出如此青睐,可见始皇帝对这个半胡儿该有多看重。

   今后这个半胡儿,不可能再是一个边地的小小都尉,进入朝堂那是必然之事。

   能在咸阳为官为吏的人,大多都是情商极高的人。

   风向已经如此明显,怎么可能不先与之结个善缘。

   跟在李斯后边的那些官吏,快步跟着赶回咸阳城时,纷纷顺路安排人回家。

   告知家里准备礼品,或以庆贺入驻府邸,或是以补上大婚贺礼的名义,送往始皇帝赐予的城东原武安君的府邸。

   而跟着李斯一同过来的,又不单是丞相府下边的九卿各府,还有太尉府的一些将尉,御史大夫下边的侍御史和监御史。

   三府相加达到了数百人,加上回到府署后又将消息传给了其他的官吏。

   整座咸阳城不但没能因为黄品的入宫而归于平静,反而更加沸腾了起来。

   不下千辆装着贺礼的车驾全都涌向城东的东大道。

   使得东西南北四条大道的交汇处,直接陷入了拥挤与瘫痪之中。

   这样的壮观的景象,则又吸引了不少普通人的围观。

   而给刚入都城的都尉品送贺礼的消息也自然流传了出去。

   能在咸阳城中居住的普通人,其实又能有哪个是真普通的。

   要么是从原六国迁徙来的大商富户,要么是秦国与原六国的贵族精英。

   这些人不管对黄品打心里是个什么态度与看法。

   但眼下黄品绝对是大秦的一个传奇人物,即便不与之结交,也要看看这个半胡儿长什么模样。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本就拥挤的道路更是人满为患,成了咸阳城罕见的一道景观。

   白玉出生时,白起在咸阳城的府邸早就被收回去了。

   对于城东的宅院是何样,只在小时候听年长的族亲讲过。

   对于这座府邸,只是有些好奇,而没什么感情。

   而执意一同随行而来的白婴则不同。

   他少年时光都是在城东府邸里度过。

   当得知赏赐的府邸是这里时,脑海中的记忆闸门瞬间打开。

   儿时与少年时的一幕幕再次涌向心头的同时,也生出一股近乡情怯之感。

   既激动而又紧张,甚至一路上都不敢抬头四处去看。

   可沿路或是入城或是拐入路口,心中又不自觉的盘算着离着宅邸还有多远,大概还要走上多少步。

   直到来到府邸的大门口,这股拧巴的心绪才彻底消失不见,完全由难以抑制的激动所取代。

   当看到上了新漆的门楣依旧是无比熟悉的样子,白婴再控制不住下马后立刻扑向大门嚎啕大哭起来。

   “叔翁,知你情切,但一路太过疲累,莫要喜伤了身子。”

   白玉虽然对府邸没什么感情,但他能理解白婴的心情。

   轻轻劝了一句后,扫了一眼门内恭敬站立着的二十几个看守府邸之人,伸手搀扶住了白婴,压低声音道:“还有外人看着,再者府邸毕竟是赏赐给夫君的。

   即便都知道陛下是何意,白家也不能太过显眼。”

   白玉这句劝说,让白婴立刻收了哭声。

   末支被封为太原侯,那是为了震慑赵地宵小。

   而将当年的府邸赏赐给黄品,这意味着白家与郿县的老秦人将彻底摆脱之前的桎梏,在边地可以再无顾忌的放手做事。

   可如果初时便显得太过张扬,很容易被人再次诟病,甚至有可能还将黄品给搭里。

   不但得不偿失,错失这次机会,白家算是彻底再无崛起之日。

   连忙抬起衣袖擦了擦脸上的眼泪,白婴用力对白玉点点头,“你说得没错,如今这是黄家的宅邸,我这个白家外亲不该是这个样子。”

   深呼吸了几下,白婴刚抬手打算招呼随行的众人将马匹赶入院内,突然从道路的西边传来一阵车轮声与沸沸扬扬的叫喊声。

   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白婴立刻惊得张大了嘴巴。

   整条道上都挤满了车驾,而且还一眼望不到头。

   看这个架势很明显都是过来拜访的。

   惊愕过后,白婴的眼圈再次一红。

   这样的盛况还是他少年时,大父还在之时经历过。

   而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快四十年。

   “全都收心全都快些入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