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读心术:锦鲤崽崽带剧本拯救全家

第24章 没人说锦鲤要念书啊!

  余家小辈里六个男孩,最大的是长房的余徊和二房的余枫,都是七岁,只是月份不同。

   余徊比余枫大几个月。

   然后是二房的余泽和三房的余兴一样大,都是五岁,也是差月份。

   余泽要大一点。

   最后是长房的余亮四岁,三房的余兴两岁。

   如今还要再加上二房的佑佑,如今才不到两个月。

   余徊的话让在场的人都心酸了一把。

   自己想念书识字,但怕给家里增加负担,就藏着不说。

   老爷子等人越想越觉得亏欠这孩子。

   王翠花心里燃起一点儿希冀:“那我们能不能找泽哥儿……”

   老爷子脸色一沉:“那不是胡闹吗?泽哥儿才多大,哪里有精力教别人?二房帮我们够多了,不能再麻烦人家。”

   老爷子一句话,将所有人的希望都堵住了。

   两个儿子儿媳说不出反驳的话。

   两个孙儿眼睛里的光也瞬间暗了下去。

   老爷子心里也不好受,但他又能怎么办?

   不能去火坑。

   也不该去再麻烦二房。

   余家三房这边也是一家人坐在堂屋,久久沉默着。

   “我就你这么一个儿子,管家的事也早该交给你们两口子了,我年龄大了,以后你们说了算。”

   “方才那些话,你们自己看着办,能行就行,不行别强求,人家不欠咱们的,知道么?”

   余亮和周琳点点头。

   一夜无话。

   第二天大房和三房借了牛车。

   余粮同余泽说了会话,然后才进城。

   先去买了粮食,又去济仁堂看了枫哥儿。

   还去学堂附近打听了一圈。

   最后余粮鼓起勇气,踏进了桃李书肆。

   余田余地惊讶的看着他买了孩童的启蒙书籍,和一套笔墨纸砚。

   两人心里突突跳着,该不会是自己想的那样吧?

   余田试探性的问道:“你打算将兴哥儿送去学堂?”

   余粮摇摇头。

   余地接着问道:“那是打算找泽哥儿?”

   余粮紧绷着脸,点点头:“不晓得能不能成,但孩子念书识字是必须的,不论用什么法子,都不能落下了,所以我想试试。”

   余田余地心里突然一震,对啊,念书识字才是头等大事。

   即便不麻烦二房,也应该想别的办法解决。

   而不是就此放弃啊!

   想到这里,兄弟两个打算违背父亲的话,为自己的儿子努力一把。

   于是,桃李书肆今天迎来了三波买启蒙书籍的。

   桃李书肆的小二想到学子闹事的那日,不由得发出疑问:“现在这年头,孩子读书都这么舍得吗?”

   “启蒙书籍,成套成套的买?”

   ——

   余家村。

   佑佑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午饭后了,她听见院子里传来朗朗读书声。

   「是二哥!二哥在念书了!」

   「我的二哥就是聪明!才五岁就能自学了!」

   「唉,现在城里的学堂不能上了,只能辛苦二哥了。」

   张氏给她边穿衣服,边听她絮叨。

   「那其他几房的哥哥们,估计也不会被送去学堂了吧?」

   「除非叔伯婶婶们脑子不好使。」

   张氏心道:你操心的还怪多?

   “最近都有太阳,中午也挺暖和的,娘给你穿厚点,戴个帽子,给你放院子里,听你二哥念书。”

   “看你听听能不能学会。”

   佑佑直接一个震惊,小小的脸上露出不可置信。

   她听到了什么?

   「念书?」

   「我的娘啊,你叫我一个不到两个月的小朋友跟着念书?」

   「这未免太欺负人了吧?」

   「我还是个小宝宝啊!!」

   张氏忍住笑意,面上不露痕迹:“我们佑佑呀,可是个聪明的女娃娃!”

   女儿人小鬼大,操心这操心那的,让张氏忍不住想逗她。

   佑佑皱着一张小胖脸,只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当锦鲤的时候,也没人告诉她是要念书的呀?

   「呜呜呜,我不想……」

   「我还是个宝宝……」

   余林在给兔子重新挪窝,一个冬天过去,两只兔子成功变成八只。

   这会不够住了,余林和余木打算重新换块地方。

   闺女伤心的声音,听的余林差点没控制住笑出声。

   前两天还叨叨着要长大,这会倒记起来自己是个宝宝了。

   他闺女就是可爱!

   余木茫然的抬起头:“二哥,你笑啥?”

   余林咳咳两声:“没有,只是想着这兔子一月一窝,一窝最少六七个,有点开心罢了。”

   余木点点头:“确实,这要养的多了,也是一笔进项。”

   末了余木又问道:“二哥今年真不打算出去了?”

   余林认真道:“嗯!不出门了!”

   “佑佑还小,带着出门不方便,放在家里你嫂子也舍不得。”

   “况且这么多年在外面,也没啥收获,娘年纪大了,我和你二嫂都不想让她担心。”

   年前回来,余林两口子本来就打算不再出门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