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从1987开始

第1684章 任柏源

从1987开始 海冰玉 3789 2025-08-04 01:26

   一直到晚上七点钟。

   李来西和任伯源才来到。

   送他们来的是秋城贸易公司的一名司机。

   易飞让服务把司机吃住安排下,才到来到202包房。

   四人分宾主住下。

   李来西说道:“我和赵总很熟了,和小易总也不能算第一次见面。”

   易飞说道:“李署长见过我?”

   不可能吧。

   他怎么一点印象没有。

   自己现在的记忆力可不是吹的,不能说过目不忘吧,但不可能见过面认不出来,尤其时间不太长的话。

   自己也很少去省城。

   “赵副府长结婚的那天,我也去了的。”

   李来西说道:“小易总和赵老师风采,我正时那时候见识到的。”

   可以说。

   他和赵丽丽的风采完全碾压了新郎新娘。

   尤其唱的那首歌,更是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眼球。

   也就是从那时候。

   省城的一些人士知道了易飞和赵丽丽,知道丽飞公司的老板原来是这么年轻的两个人。

   当然,也都知道赵丽丽是赵副总督的侄女。

   对突然冒出来的丽飞公司也就不那么稀奇了。

   说的也是。

   普通百姓,谁能有这么大本事。

   易飞说道:“李署长客气了,你们一路辛苦了,本应该去省城拜访两位的,事情实在太多,一时半会走不开,只好劳两位大驾。”

   参加赵雪城婚礼的有几百人。

   他当然不会注意到一个署长。

   以前又不认识。

   他也不想和客套。

   直奔主题吧。

   今天晚上得把事谈好,要么只能到明天晚上了。

   易飞给李来西和任伯源倒上茶,“赵总和我想在稀土行业发展,两位领导是这方面的专家,还请多指教。”

   说起来,他是第二次见任伯源了。

   第一次见是在二十年多年后,或者说十多年前。

   那时候的他已经六十多岁。

   现在显得年轻多了。

   只是脸上的高傲比当年可是一点也不少。

   眼角那淡淡的不屑,还是那么令人不舒服。

   易飞对任伯源的感觉并不太好,甚至可以说厌恶。

   此人确实有些本事,不是后来那种靠哗众取宠混上来的专家。

   人家手里是真的有料。

   只是任伯源这个人太过傲慢。

   或者说自负。

   仿佛这天下,他敢称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

   其实。

   周书文说过,任伯源没有他吹的那么邪乎,国内在稀土行业比他有造诣的不止一两个,只是别人都非常低调罢了。

   这就是包装问题了。

   任伯源是个很善于包装自己的人。

   往后的二三十年,他一直混得如鱼得水。

   易飞也知道至少另外两名专家,水平不比任伯源差。

   可人家目前老老实实的在科研单位不出山,愿意干的只有任伯源。

   任伯源在生产工艺上确实有一手。

   后期他确实帮着建了不少稀土厂,倒卖稀土也赚了些钱。

   周书文眼中也就那么回事。

   当然。

   他比起后来总身家数十亿的周书文,确实也就那么回事。

   易飞对任伯源不感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初他陪着周书文见这位专家时。

   易飞刚对他开出的价格提出异议。

   周书文又不是一点不了解稀土价格。

   他当时开的价格比市场价低了近两成。

   易飞知道他只是中间商,但有半成的润的不少了。

   不就是打个电话联系上吗?

   寻个时候,又不愁卖不出去。

   任伯源便用一种轻蔑的口气说,易先生一表人才,但在生意上的事就不要插嘴了。

   言外之意就是说他是吃软饭的。

   吃软饭的就得有觉悟,瞎插什么嘴。

   这让易飞尴尬不已。

   周书文脸上也不好看。

   李来西说道:“我可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任主任才是。”

   说起来,他根本不是搞地质的。

   他是搞政工出身的。

   稀土的十五个元素是啥,他都还没弄清楚了。

   任伯源淡淡地说:“专家谈不上,但有一点我可以保证,我建的稀土分离厂,工艺绝对是国内一流的。”

   这是他最骄傲的。

   很多所谓的学者都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他已经有充分的经验。

   搞学问,只坐在办公室里搞不行,要走出去,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他至少已经完成了一家小型分离厂的建设。

   效果非常棒。

   易飞点头笑道:“任主任建分离厂,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已经证明过的,这个和我赵总还是非常佩服的。”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任伯源这种人就爱奉承话。

   他现在建过厂没有不知道,就当建过吧。

   任伯源说道:“小易总听说过我?”

   稀土行业毕竟是个冷门行业。

   不是专业人士连十五种稀土元素都不知道是啥。

   能说出三种,算是有见识的。

   听说过他的人还真不多。

   任伯源不由得看了易飞一眼。

   在路上的时候,李来西给他讲了丽飞公司和易飞的传奇。

   任伯源只是一笑了之。

   一个少年,哪怕再神奇又能神奇到哪去?

   多半是当地政府的吹嘘。

   不过。

   他现在是东江行省副总督的侄女婿,还有一个港城的富豪妈妈却是事实。

   这样的身世、背景,创造点奇迹也不稀奇。

   人为的奇迹多了去了。

   他们这次来主要是找赵秋城的。

   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知道什么是稀土。

   可赵秋城除了来时说了几句客套话,基本上不再吭声,都是易飞在说话。

   总不能想投资的是这位少年吧。

   易飞给任伯源续上茶,“任主任名满华夏,听说过您不是很平常吗?”

   这句话看咋理解了。

   在稀土这个圈子里,确实没有不知道任伯源的。

   但出了这个圈。

   没人知道他是谁。

   他又不是大众人物。

   任伯源笑道:“小易总客气了,我也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大家做点事,为国家稀土事业的发展做些贡献。”

   他明知道易飞是在奉承他。

   可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甭管咋说,这少年身份在那摆着呢。

   易飞说道:“我也是这个想法,这样,我们就有了合作的基础,很多事情就好谈了。”

   他们现在的做法是不是为国家稀土事业做出贡献。

   还真的不好说。

   现在。

   很多人还认识不到稀土是国家的战略资源。

   开采出来的稀土矿经过分离后,大量出口。

   未来二十年是国家稀土流失最严重的时候。

   是华夏的储量大幅下降。

   直到二十年后,国家开始对稀土管控。

   然而。

   经过二十年的沉淀和发展,稀土工业技术在三十年后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

   国外只能把他们矿石拿到华夏加工。

   利弊各有吧。

   易飞想投资稀土工业,看重的是几次价格的沉浮,便宜的时候真是白菜价,贵的时候又贵的离谱。

   他是想利用这信息差来赚大钱。

   另外就是稀土工业链中的下游产品。

   并不是稀土加工厂本身。

   他就是只成立个稀土贸易公司也不是不行。

   任伯源点点头,“赵总、小易总想投资多大规模的一个厂?我说句实话,如果只想投两三百万,能建不?能建,但真的没啥意思。”

   分离厂的生产线还是很值钱的。

   很多材料都得用进口产品。

   真要按建厂的标准,两三百万连一台好的检测仪器都买不起。

   当然这种估摸的小厂也不会去买检测设备。

   最多把产品交给第三方检测。

   这种规模的小厂,他是赚不了什么钱。

   要股份?没意思。

   要钱?这样的小厂能给他多少钱?

   易飞笑了,“任主任,两三百万自然是不多的,如果我说我可以投两三千万呢?甚至更多。”

   两三百万?

   他不说自己也知道两三百万建不了像样的稀土分离厂。

   弄几台机械去挖矿还差不多。.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