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从1987开始

第1878章 就是这个意思

从1987开始 海冰玉 3465 2025-08-04 01:26

   易飞再次有些无语。

   就凭小哥和电缆厂有合作,就断定自己对铜业有兴趣。

   不知道是说他武断呢,还是说他思维慎密。

   但他说对了。

   自己对铜业确实有兴趣。

   只是没想介入这么早。

   既然顾文提出来了,那买下来也可以,慢慢发展呗。

   现在在江城投资,可以拿到特优惠的条件,几年后,汇率调整,大批外企涌入华夏,条件自然就没有现在好。

   早买下来,早一步熟悉市场也是好的。

   易飞说道:“顾厂长,那你觉得拿下江城铜材厂需要多少钱呢?”

   他也不知道铜材产的具体情况。

   焦运胜一次能向临东电缆厂出三百多万的铜电缆用线。

   规模应该不小。

   按现在的铜价,大约三四百吨呢。

   “小易总知道,前些年的镇办企业规模都不是很大。”

   顾文说道:“一个镇,哪里有那么多钱,他们具体投资多少钱我也不知道,一两百万了不起了,还得靠贷款,集资都集不来,那时候谁有钱啊,能拿出一千块钱的家庭绝对算是有钱人家,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也还不错,有啥说啥,焦运胜承包这几年,效益还是不错的,年产值也有一千多万,交交承包费,其它费用,也能赚两三百万吧,但帐上肯定是不赚钱的,所以要想买下来,具体多少钱得看市府态度,尤其工厂之类的,一百万也行,五百万也行,我不敢下结论,得看小易总和市府谈的情况。”

   鞋厂的情况,他还了解。

   铜材厂不好说啊。

   这东西估价的水份的太大了。

   易飞说道:“才那么点销售额?”

   一千多万?

   铜不是大宗商品吗?

   临东电缆厂今年需要买的原材料都不止这么多吧?

   江城铜材厂能一次提供三百多万的货,而且先货后钱,还以为一年怎么着也有五千万的产值,所以当初觉得焦运胜特没品,三百多万墨迹个几天。

   原来自己一下子要去了他一年多的纯利润。

   易飞不知道的是,焦运胜只所有先货后钱,是在谋取临东电缆厂。

   和汪家强先打好关系。

   下一步就是和他商谈承包的事。

   焦运胜实际上是想在铜业有所作为的,他有铜矿、有冶炼厂、有铜材厂,如果承包了临东电缆厂,那将是整个一条龙啊。

   结果被自己打断了,断了他承包电缆厂的希望。

   顾文又从他手里抢来铜材厂,可以说把他在铜业中的抱负掐断了。

   这家伙也够倒霉的。

   “少吗?”

   顾文说道:“小易总,你不能总以丽飞公司的经营规模和速度来看,这世上只有一个易飞,在焦运胜承包之前,这小厂的产值连五百万都到不了。”

   几个从工厂退休的老头,一群街上的混混。

   能把厂做好才怪。

   焦运胜承包后,是用了张国增,铜材厂的产值才上去的。

   赵秋城听完顾文的话都笑了。

   这家伙倒是会说话,净捡好听的说。

   不过,说话倒是有头有绪,有理有据的,也是个人才。

   顾文说道:“小易总,我倒有个办法能让你花很少的钱拿下这个厂。”

   易飞笑道:“顾厂长请明言。”

   他大约能知道顾文的办法。

   无外乎向市府画饼。

   这种事在未来的十年多的是。

   云州的投资事件,不就是画了一个大饼吗?

   那饼大的造成云州房价都上涨了好几十倍。

   最后直接、间接损失几十亿,这年头的几十亿啊。

   市府都把盖好的办公楼上了出去,为了这投资还专门建造了一个港口。

   厉害不。

   顾文说道:“小易总可以向市府提出,三年投资三千万把江城铜材厂打造成现代化工厂,或者再多点,这个看市府的态度,市府急于引进外资,学习外企的先进经验,肯定同意经很低的价格把厂子卖给您,或干脆说三年后产值达到多少,只要你能让市府相信,一切都好谈了,江城铜材厂虽然年产值才一千多万不到两千万,但丽飞公司接手后,以丽飞的生产效率和小易总高超的销售技巧,年产值达到五六千万没问题。这样三年后,帮里的利润咋得也能达到两三千万,就算全投进去,也基本等于小易总白得了这个厂,三年后厂子还是你的,投入两三千万,那时候的规模年产值说不定能上亿甚至更多。市里了没有亏,产值上去了,利税也上去,解决了更多的就业人口,您不用有任何占了市府光的压力,实际上,您是为江城的经济发展做了大贡献的。”

   真达不到?

   真达不到也没问题。

   只要比现在强都行。

   易飞在临工的工厂都死赚,没道理在江城就不赚钱了。

   他是肖振光的儿子。

   市府更加容易相信他。

   说不定真的能就把镇上投资的钱出了就能得到江城铜材厂。

   邹府长和刘副府长和肖振光的关系可都好着呢。

   易飞看向赵秋城,“小哥,我回去得找关副府长,青江镇得到的钱得全部拿出来修路,我亏大了啊。”

   这个方法不是他想不出来。

   当初都准备把青江镇的企业弄成半死不活再收了,何况这个方法。

   易飞只是在临东不想留下诟病。

   实在是自己想的太多了啊。

   顾文说得对,不用有占市府光的压力,实际是为江城的经济做了大贡献。

   放在临东市也合适啊。

   今年光在临东市交税都交了多少?

   抵上十个机械厂了吧。

   按顾文的说法,青江镇的五个企业,最多拿一千多万。

   赵秋城笑道:“临东和江城还是不一样的。”

   临东毕竟是家。

   再说了,青江水泥厂和清江化肥厂都算大型企业了。

   当初建厂的时候,花费也大得多。

   顾文不知道两人说的什么意思,有点疑惑的问,“我说的不对吗?”

   他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双赢的结果。

   哪怕花再多的钱去购买工厂,最后钱到哪里,被怎么花出去就不知道而知了,不如省下来钱进行工厂的建设。

   易飞说道:“不,顾厂长说的很对,祥和鞋厂和江城铜材厂两项目我觉得由你和市府谈判,你放心,我肯定对两个厂加大投资,我也和市府先打好招呼。”

   临东自己有能力让市府按自己的思路重建青江镇。

   在江城自己可没有这个本事。

   那能省就省点,又不牵涉到个人。

   不像飞灵玻璃厂,自己主动给一百万。

   顾文说道:“我能行吗?”

   自己还不是丽飞公司的员工呢,自己的投名状还没讲完呢,把这么重要的任务就交给自己了?

   “你行?”

   易飞笑道:“顾厂长,你太行了,和江城市府的谈判你比我或者赵总去谈好。”

   别管是曲副总督还是刘副府长。

   自己谈真不好谈。

   他们提出要求,自己也不好意拒绝啊。

   他们和父亲的关系都非常好,可以说是过命的交情,和曲副总督还是亲戚。

   顾文说道:“我明白了,和市府谈判,确实不能赵总和小易总直接出马,如果一旦谈崩了,那就没有回旋的余地,我没关系啊,要是谈崩,我一句做了不主就可以了,然后再有赵总或小易总出马,至少能试出市府的底线。”

   易飞果然厉害。

   有胆魄,把收购两家工厂的事直接交给自己这个才认识一个小时的人。

   而且直接道出了谈判的关键。

   自己出的那点主意,他早就想到了。

   易飞说道:“我就是这个意思,我准备让你以……”

   顾文打断易飞的话,“小易总,我的投名状还没说完呢。”

   还有最重要的没说呢。

   无论收购鞋厂和铜材厂都是丽飞公司收购集体企业。

   说实在自己最多算出个主意。

   和自己的关系并不是太大。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