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从1987开始

第2178章 颠覆认知

从1987开始 海冰玉 3594 2025-08-04 01:26

   第2178章 颠覆认知

   八九年的元月二十七日,农历腊月二十晚上。

   云临酒店201包房。

   向应北举起酒杯,“敬小易总、赵老师,在临东三个多月的时间,我和史朝东、李万军可以说受益非浅,来的时候,陈总说让我们把万运通讯公司的技术转让给飞来电子公司,来了以后才发现,飞来电子公司在通讯技术方面远超万运,倒是让我和史朝东、李万军大开眼界,我这次回去后,定会向陈总详细汇报,两家公司展开更广泛的合作。”

   他和史朝东、李万军明天就要回港城了。

   易飞和赵丽丽特意设宴为他们送行。

   刚来的时候。

   易飞说不耽误他们回港城过年,果然没有食言。

   如今要回港城了。

   向应北到是真的有点不舍得。

   在这差不多四个月的时间,太多的东西颠覆了他的认知。

   来临东的这段时间,除了刚来时在临东转了一天,参观了丽飞公司各个工厂一天,其它的时间都呆在那个神秘的小院。

   并不是易飞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他们可以随便出入。

   是每个人都觉得时间太紧迫,没有功夫去做别的事。

   说真的。

   刚来的时候,陈总让把万运公司的技术与飞来电子公司共享,他多少是有些意见的。

   万运的技术虽然谈不上多么领先。

   也是公司将近二十年的心血。

   陈总这么交待,他也只有照做。

   本来他想着得在临东起码呆上一年,他才能完成任务。

   哪怕有杨安贵、李余新、聂继成在。

   毕竟他们的并没有专业生产制造过通讯设备。

   陈总的讲得很明白,并不是把一堆图纸扔给飞来电子公司就算完事,而是让飞来电子的研发人员领悟贯通,能迅速生产制造出国产设备。

   万运有好几种设备呢。

   真正做到领悟贯通,起码需要一年时间吧。

   这还是因为杨安贵他们在。

   事实上,他错了。

   和他学习通讯设备的主要人员并不是杨安贵他们,而是陈武文、周安、张健和李红霞。

   陈武文就不说了。

   看他的履历就知道他是属于顶尖的人才。

   可领悟能力最强的是周安。

   一项技术,讲一遍,他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尤其是看着还像个小女孩的赵丽丽。

   她对每项技术都能提出建设性的提议,可以说困扰万运多少年的技术问题,她都能快速解决。

   向应北觉得他们不是来教的,而是来学的。

   赵丽丽对万运的每种技术都理了一遍,把所有的技术升级了一遍。

   通过近三个月的交流。

   万运的技术前进了一大截。

   可以这样说。

   飞来电子公司明年开始生产通讯设备的话,能迅速在通讯设备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他都说不清陈总是来技术共享的。

   倒底是谁共享给谁。

   他这次来临东,似乎受益最大的是万运电讯公司。

   因为就是没有万运。

   飞来电子进军通讯设备领域,几乎没有任何障碍。

   甚至都不用杨安贵他们,有赵丽丽、陈武文和周安,加上非常努力勤奋的张健、李红霞组成一个研发团体就足够了。

   向应北敢保证。

   不出三年,飞来电子公司的通讯设备这块就远超万运。

   说不定能挤身全界电讯设备生产厂商的前排。

   向应北其实也有些困惑。

   如果陈总把技术共享是因为易飞治好了陈乐宁,深得陈家老爷子喜欢,陈家在内地的支持对陈总下一步的发展至关重要,陈总的主要业务是地产、矿业、酒店,电子通讯并不是重要的业务,他向飞来电子提供电子技术是可以理解的。

   陈总向来就是个很善于利用人脉的人。

   把自己不太关注,不是重点发展方向的技术转让给易飞,是符合陈总的利益的。

   易飞无论在港城还是内地都有很强的人脉关系。

   但飞来电子公司似乎也没有把先进技术相瞒的意思,这就让向应北有些不解。

   陈总不关注电子通讯市场。

   易飞可不同。

   他名下的企业虽然有些五花八门。

   但明显电子公司在他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没有求助于陈总的。

   为什么把更先进的技术与万运共享。

   而且不仅仅是万运的技术。

   向应北和史朝东、李万军同样可以参加赵丽丽每天一个多小时关于芯片设计的讲课。

   这不是普通的培训。

   她是以她自创的,她称做Flyer的一种芯片架构为基础,对各种芯片设计的讲解,讲得极具前瞻性。

   可以说,已经涉及到飞来电子的核心技术。

   向应北也知道了飞来电子公司的胃口有多大。

   易飞把杨安贵他们从港集结到临东,是为几个项目而来,独创的芯片架构,Cmo图像传感器、高度集成的寻呼机芯片、有知识产权的EDA软件。

   而这些,无论是易飞和赵丽丽却没有一点相瞒的意思。

   甚至赵丽丽在一楼搞的锂离子电池研发也可以去参观。

   这让向应北有些胆战心惊。

   他有一种会被杀人灭口的感觉。

   哪个项目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可以震惊全世界。

   向应北向陈总打电话汇报。

   陈总的意思是让他把自己当成飞来电子公司的一员即可,没必要分得那么清楚。

   不是他想分。

   他也不想分那么清楚。

   可是创新的芯片架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高度集成的寻呼机芯片,三个月完成的这三项技术颠覆了他的认知。

   这三项几乎都是易飞和赵丽丽两人完成的。

   包括杨安贵他们其实和他一样就是来学习的。

   最为关键的是,赵丽丽每天只有一上午的时间从事和电子、通讯相关的事情。

   下午和晚上她要研发锂离子电池。

   而且就在前些天已经做出了实验品。

   锂离子电池,向应北知道的不是很多,但他知道,这也是个新东西,至少市面上还买不到,也就是说,该电池还没有商品化。

   研发中心后面新建的那个工厂就是量产锂离子电池的。

   EDA软件开发也进展迅速。

   港城来的二十多个人加上临东大学二十多个大四的学生和两名研究生。

   五十来人写程序。

   估计再过几个月,软件就可以进行整体测试了。

   只所以这么快。

   是因为赵丽丽把整个软件的框架给设计好了。

   甚至框架里的内容都给填好了。

   其它人只需要用计算机程序把这些内容实现出来。

   所有的人都认为。

   赵丽丽绝不是普通人,她是神,否则根本没法解释,她是如何做到无师自通这些的。

   向应北自然对这次学习机会非常珍惜。

   可以说了在这里学到了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然而,这也让他有些不安。

   杨安贵他们都是飞来电子公司的员工。

   港城飞来电子公司已经注册完成,他们知道公司的机密自然没问题。

   可自己算什么?

   他想学东西,可是真的不想知道飞来电子太多的秘密。

   陈总一句话,把自己当成飞来电子公司的员工就成。

   这是啥意思?

   允许自己跳槽到飞来电子公司?

   他倒是有这个想法,可是陈总对自己有大恩,总不能说走就走吧。

   万一飞来电子公司的秘密泄露了。

   自己才叫有嘴也说不清。

   别看易飞整天笑呵呵的,对谁都客气。

   向应北在临东呆了几个月,他也听说了,这位少年老总是临东有名的恶霸,而且胆大包天,他要是想对付自己,就是跑到港城都没有用。

   前不久。

   他拥有了港城永久居住权,他是苗惠昕的儿子,拿到港城身份轻而易举。

   别说易飞。

   就是苗惠昕想到港城对付自己,抛开易飞和陈总的关系,陈总想保自己也保不了。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