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第503章 行刺

   “可取之处?”

   听到朱棡对周横如此评价,老朱若有所思看向朱棡,转而又看向了一旁的汤和。?a.b\c_w+x·w+..c¢o_m*

   “上位。”

   也是明白老朱的意思,汤和等到朱棣、朱棡二人说完后,这才慢悠悠道。

   “上位,那周横与草原部族之间,的确关系亲密了些。”

   “不过料想也不是什么大事。”

   “毕竟草原三省暂由北平管辖,先前草原诸部之间若起嫌隙,都是周横从中调和。”

   “如此周横与草原诸部之间有些私交,也算的是情有可原。”

   汤和所言老朱岂能不知。

   只不过他在意的是,左固木这些个部族首领怎的就能打心底里认为周横为他们着想的更多。

   虽说眼下草原三省乃大明行省,草原百姓乃草原子民。

   可周横身为北平布政使,乃毋庸置疑的封疆大吏。

   他与草原部族关系匪浅,终究还是会引得他人猜疑。

   “传旨,周横处事有功,赏黄金台十两金。”

   “其事录册,送至皇都。”

   待侍卫下去宣旨,汤和琢磨片刻上前两步道。

   “上位莫不是要.....”

   “嗯。”

   不等汤和说完,老朱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见此情形,汤和愈发确定心中所想,当即便也明白了过来。

   这几年黄金台已被文官视作极高的赏赐,而且不少文臣已把得到黄金台赏赐视作进入内阁的必要条件。

   因此!

   老朱身在北平,却以黄金台赏赐周横,并将其言行记录成册上报朝廷。

   朱标何等聪慧,哪里会不知道老朱这是暗示将周横调往北平。

   而且汤和也不觉得老朱小题大做。

   倘若周横亲近草原诸部当真有其他别的心意,那听到自己要被调往京城自然是喜不胜收,高兴的不能自已。

   可若他真有旁的心思,周横自然也是不愿离开北平,因此近些日子也势必要弄出些幺蛾子出来。

   老朱这法子高明就高明在试探的润物无声。

   一切都是顺理成章,若周横没有诡谲心思,那此举便是对他这个能臣的拔擢。

   可若他有歪心思,那此事便是对他的一次试探。

   几人正说着,龙骧卫千户左兆成大步走了进来。

   “属下拜见太上皇。”

   “查的怎么样!”

   “太上皇圣明,北平百姓劫掠草原商队,确有人从中挑拨。”

   “啊?”

   此话一出。

   殿内朱棣不由惊呼出声,而同时朱棡、汤和也满是诧异,齐刷刷看向左兆成。·E′Z′小?说·网. .免+费-阅,读-

   “有人从中挑拨?”

   “正是。”

   左兆成转向朱棣微微拱手。

   “属下带人遍访当时的一众百姓,据围观百姓说,当时有人率先拿石块朝那些草原商人砸去。”

   “草原商人情急之下,骤然拔刀。”

   “也是见到这些草原商人拔刀,周围的北平百姓这才心生不悦,一拥而上殴打那些草原商人。”

   “而且!”

   左兆成继续冲老朱禀道:“属下去看了那些草原商人的伤势,发现他们身上的伤势绝不是用手抛出石块便能砸出来的。”

   “力道甚大,目标精准,应是弹弓之类的器具打出来的。”

   “而且属下也去北平布政司大牢审问过那三名案犯,用石块砸那些草原商人并非他们所为。”

   “他们身上也没有查出有类似弹弓的器具。”

   “果不其然。”

   相较于朱棡、朱棣好似听到惊悚秘闻一般,很是吃惊不同。

   老朱却似早有预料般,很是平静的点了点头。

   “何人从中作梗,可已查明?”

   “属下无能。”

   左兆成拱手请罪道,“这些个挑事的贼子还算机敏,并未留下蛛丝马迹。”

   “属下确实没有查到踪迹。”

   “继续查!”

   老朱语调严肃,当即令道:“既确定有人故意搬弄是非,那这伙人便不会没有动静。”

   “将龙骧卫散出去,好好盯着。”

   “倘若这伙贼人再有异动,尽数捕拿。”

   “属下领命!”

   待左兆成领命告退,老朱这才看向面前的朱棡三人。

   “先前在太原时咱就发现不对劲儿。”

   “怎的原本相安无事的太原府,咱刚到那里便起了民怨。”

   “先前咱只当是百姓对朝廷恩旨有所非议,可眼下看来,的确是有人从中作梗。”

   “您是说,这伙贼人从太原就一直跟着您,甚至还跟来了北平?”朱棡有些难以置信的看向老朱。

   “恐怕是咱刚出应天,他们便一直跟着。”

   多年来征战沙场让老朱感觉此次出行与以往大不相同。

   先前巡视地方,若非老朱主动挑事,教训那些个贪官恶绅,一路上不会起半分波澜。

   若是没有将圣驾亲临的消息告诉当地官员,当地官员则更愿意装作不知道。

   毕竟迎接太上皇对地方官员本就不是什么美差。

   不仅要照顾天家起居不说,还要肩负护卫之责。

   所以但凡没有圣旨,地方官员更愿意当做不知道天家驾临。¨c¨m/s^x′s′.¢n_e*t~

   当然,一些个想在老朱跟前表现的佞臣自然另当别论。

   然而这一次。

   老朱感觉起的诸多琐事并非他主动挑起,反倒是有人故意裹乱。

   而且老朱一早便感觉自己一行的后面,带着条尾巴。

   “那这伙人,究竟是谁派来的。”

   “其目的是什么!”

   见朱棡绞尽脑汁也想不到,老朱同样苦笑了一声。

   莫说朱棡, 即便是他也想不通究竟谁敢对自己这个太上皇使坏。

   胡惟庸案一过,如今朝中还真没能有官员敢与天家较劲。

   甚至老朱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一直认为有人故意使坏只是他的错觉。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朱在太原时没有追查贼人的原因。

   不过现在也是不晚。

   “待捉到贼人后,一切自然水落石出。”

   “那爹,眼下应当增加王府护卫!”朱棣快步上前,紧跟着道。“您既派遣龙骧卫将士全城稽查盗贼,也该增派王府护卫,提防贼人鱼死网破!”

   “他们还敢冲到咱跟前不成?”

   “不可不防啊!”

   看着满不在乎的老朱,朱棣表情愈发焦急。

   “那些贼子万一脑袋一热,当真做出这等狂悖之事.....”

   正当老朱冷笑一声,随意挥手打断之时。

   汤和也上前一步,看向老朱正色道。

   “上位,燕王殿下所言极是。”

   “这些贼子虽旨在挑拨北平百姓与草原百姓之间的仇恨,可说到底还是要看我朝大乱。”

   “可还有什么能比上位遇刺更能让我朝动乱的!”

   “嗯.....”

   伴随汤和声音落下,原本还全然不放在心上的老朱,当即也不免一怔。

   “你是说.....”

   “此次暗中使坏的贼人并非咱大明的人?”

   “啊?”朱棣轻呼一声,满是诧异的看向汤和。

   而汤和却目光坚决,似有似无点了点头。

   见此情形,老朱当下便也明白了过来。

   现下朝中并无权臣,皇权稳固非历朝历代能比。

   朝中大员,叵测贼子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该搅乱朝廷安抚草原部族。

   甚至老朱想不到有草原部族与朝廷反目对谁能有好处。

   所以!

   从中作梗的,必然是他国贼人。

   爪哇、安南、占城,要么便是高丽遗民。

   大明一乱,对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好处。

   同样,想要大明内乱,行刺他这个太上皇自然是再好不过的办法。

   无论是否行刺成功,朝廷接下来的重心必当是追查叛逆贼子。

   这样一来,对临边诸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若果真是他国贼人作祟,那这帮蠢货还真有可能行刺咱!”

   “传咱旨意!”

   不等汤和几人出声,老朱说着立时站起身子。

   “将燕王三卫并入龙骧卫,入城稽查贼凶。”

   “爹....”

   “上位.....”

   “嘿嘿!”

   汤和、朱棡、朱棣刚准备说些什么之时。

   却见老朱默默起身走到一旁剑架跟前,一把握住面前长剑。

   “若果真是他国贼子,挑拨汉异矛盾便不是他们的目的。”

   “行刺咱才是他们最终的打算。”

   “与其四处稽查,忙前忙后逮耗子。倒不如摆放香油,等着这群老鼠自投罗网。”

   “......”

   看着眼前眉飞色舞,眼中甚至绽放着别样光芒的老朱。

   朱棡、朱棣二人彻底傻眼了。

   自家老爹都多大年纪了,竟然还能如此......如此少年意气。

   堂堂太上皇作那香饵,这伙贼人的面子未免太大了一些。

   不过此刻的汤和却很清楚,老朱才不是觉得这伙贼人如何要紧。

   相反。

   老朱打心底里瞧不起这些只会暗中挑拨百姓的贼众。

   之所以想要自己作饵,实在是这种临阵之际热血沸腾的感觉对老朱来说当真是阔别许久。

   军武韬略,破阵杀敌,老朱不输现如今的任何一个武将。

   可碍于天子身份,老朱只能困在深宫之中。饶是先前征倭之战,老朱也是坐镇中军,一心只想训练年轻后辈。

   反观当下。

   当听到有人竟妄图行刺,老朱整个人更是别样的兴奋。

   就好像当年临阵冲锋之时,眸中满是亮光。

   也是明白老朱这是铁了心要重持刀剑,汤和沉吟数秒后便也不做阻拦。

   “上位既将燕王三卫放至城中,那末将愿带几名兵士肩负护卫之责。”

   “不必.....”

   “上位!”汤和眸光同样热烈,语气也十分坚决。“先前末将便曾担任过上位的护卫,如今也算是重操旧业。”

   “烦请上位允准!”

   见汤和同样也是按捺不住的兴奋。

   老朱沉吟数秒,旋即也点了点头。

   另一边。

   北平城西南角的一处屋舍。

   李正和其他几名安南人聚在一起。

   “大人,我等一路从应天跟到太原,又从太原赶到北平。”

   “难不成咱们还要跟着前往西安,再返回应天?”

   “若是如此的话,咱们究竟是要刺杀朱元璋还是一路护卫他平安! ”

   听着众人的牢骚声,李正眉头紧皱,同样有些不耐烦。

   “话虽如此,可当下绝不是动手的时机。”

   “可是李大人,若在拖延些时日,恐怕我军将士便要被明军尽数剿灭。”

   “如今在我朝土地上,我安南勇士正被大明还有诸多兵士围剿。”

   “咱们早一天刺杀朱元璋,大明早一天内乱,咱们的安南勇士也能少死一些....”

   “我岂能不知!”

   李正被催的有些急躁,当即怒声斥道。

   “你所言我岂能不知。”

   “此时你我身上肩负的,乃是我安南兴衰。”

   “可刺杀朱元璋弹劾容易。”

   “那老东西整日宿在燕王府中,原以为北平百姓打劫草原商队,那老东西会亲自出面。”

   “咱们弟兄也都埋伏在沿路。”

   “可朱元璋那老小子竟当了缩头乌龟,说什么都不离开燕王府半步。”

   “那咱们便杀入燕王府!”

   此言一出,李正非但没有半分怒意,反而就跟看傻子一般看向说话那人。

   “你可知燕王府有多少护卫?”

   “你可知朱元璋身旁有多少亲卫?”

   就在众人相互对视,不知如何应答之时。

   李正横了那人一眼,没好气道。

   “依照大明律例,燕王府有左中右三卫,每卫一千五百人,个个都是军中老手。”

   “龙骧卫披甲三千,个个久经战阵。”

   “不需说燕王府不愿有那王弼率领的数万兵卒。”

   “就凭咱们几个,你和我说说如何杀入燕王府,如何刺杀朱元璋!”

   “这.....”

   被这么一说,方才说话那人左右看了眼身旁几人。

   他也觉得自己方才提议太过可笑了些。

   即便将他们所有人手聚集起来,也不过百十号人。

   凭他们这百十号人,如何能与数万久经战阵的明军护卫相抗衡。

   可话说回来.....

   迟疑数秒后,那人语气愤愤极不甘心道。

   “那咱们总不能再跟着朱元璋前往太原吧!”

   “那咱们这伙人真成护卫朱元璋的随从了!”

   “我自然明白。”

   看着同他一路跋涉,偷偷混入大明的一众安南将士都面露颓然。

   李正深吸口气,为众人鼓劲儿打气道。

   “弟兄们,咱们既然领了这份差事,长途跋涉前来大明行刺朱元璋。”

   “我自清楚弟兄们都已心怀死志。”

   “可我身为此事主事,却不能让诸位弟兄白白送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