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第17章 清臣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微微的薇 7139 2025-08-14 08:01

   第 17章 清臣

   又是一年开学日。本文搜:红宝石文学 qdhbs.com 免费阅读

   仙游宽阔的水泥道路上全是各种马车。

   “往边上靠,往边上靠,不能把路堵死了......”

   ";这是哪家的车驾,快快,往前挪一点,往前挪一点......";

   衙役骑着自行车摇着铜铃从南跑到北,然后从北跑到南。

   如今……

   长安和洛阳的衙役以及不良人不骑马了,全部改为骑车。

   不要草料,不用喂养,占地方还小,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评。

   不但衙役如此。

   三省六部的那些小官也都骑上了自行车.

   一到点卯的时候,皇城的城墙根下一排排的自行车。

   长安和万年两县不得不安排出来一个不良人来照看这些车子。

   当官的好面子。

   官职比他低的都骑车了,他就是想骑他也不会买。

   因为他觉得他丢不起这个人。

   有的官员年纪大了,让他蹬车点卯明显不合适。

   而且这自行车也不是专门为官员准备的,还要考虑到那些有钱的员外。

   为了满足这类人的需求,天工院顺势推出了人力三轮车。

   装上棚子,遮风挡雨还有私密性。

   天子有六驾,自行车也可以。

   为了满足各类人群,还有小号的,带辅助轮的。

   这类反而是卖的最好的。

   现在的自行车在长安不说走入千家万户,稍微有点钱的家庭都有。

   只要不是定制的,价格都不高。

   大家能如此便捷,全靠大唐水军。

   自从水军萧大统领从异域把那什么劳什子的橡胶树搞回来以后。

   泉州,漳州,潮州,流虬全都种这玩意。

   橡胶树的出现,间接性地解决了大唐数十万人吃饭的问题。

   采胶的,熬胶的,定型的,制作的,搬运的。

   多山少田的泉州城正朝着一个史书从未记载过的城池在发展。

   泉州的百姓少田,可生活却富足,而且缴纳的赋税还位于各州的前列。

   这一现象,让三省六部五品以上的官员在大明宫整整吵了一天。

   最后李厥一锤定音,给泉州十年,看看十年后是什么样子。

   十年后是什么样子颜白知道,一个半工业化的城市。

   可百姓们不会去想这么多,只要有赚头,只要不比原先的日子苦,他们都愿意去拼一把。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往南边而去。

   大家族开始分家,开始开枝散叶。

   土豆也来了,那模样真是一言难尽,好活是真的好活,但小也是真的小。

   而且皮也不是黄色的,呈现淡淡的紫色。

   土豆已经收了一次了,产量并不高,但毒性很高。

   猪成了试验品,吃了三个,躺了七日。

   (ps:原始土豆种含有龙葵素。安第斯山脉原住民用冷冻法破坏毒素,或是用火山黏土共煮法!)

   木薯产量很高,这个倒是很适合大唐,聪明的大唐人很轻易的就找到了解毒方法。

   至于辣椒,算了吧,大唐就没有几个人敢吃,颜白倒是敢吃,可是吃一次拉一次。

   每次吃,家里人都在哭,以为颜白想不开。

   到最后颜白发现,心心念了一辈子的东西,到头来却是这么一个样子。

   唯一有大用的就是橡胶树,现在东市已经有人在卖更耐穿的胶靴了。

   也是直到这一刻,楼观学才算彻底的花开。

   一直处于吊车尾,被人诟病的天工院走在了各院的前面。

   因为光凭着天工院,就能解决楼观学近两万人吃饭的问题。

   如天工院的官员任免不受三省六部任何官员管辖。

   但其院长的任免必须由三省六部尚书全部点头。

   院长必须出自楼观学且不能和任何世家有勾连。

   祖上四代必须是清流,但如果是清白的寒门子嗣更佳。

   在和大食人的第二战中。

   高侃在面对盟友葛罗禄部的突然背叛,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坚守怛罗斯城。

   完成了五千人破八万的壮举,火器之威震慑西域各国。

   商道匪患消失的无影无踪,来来往往的驼铃声日夜不息,各族使者往来不绝。

   那一战,大唐仅战死三百四十七人。

   西域也好,大食人也好,还是漠北的薛延陀等也罢。

   他们突然发现他们的骑兵,弓箭,娴熟的马术好像不管用。

   才看到大唐军阵,雷声就下来了,自己的战马,儿郎一排排的倒。

   拼死冲到跟前,唐人的盾牌后,一排大唐人站了出来……

   一阵密集的火炮声后,自己这边又倒了一排。

   然后那一排大唐人退下,身后蹲着的人站起身,再来一回。

   三回过后,大唐骑兵开始冲锋,那场面跟痛打落水狗差不多。

   现在,五百大唐人就敢对千人以上的部族发起冲锋了。

   如今,西域各部明知道大唐人少,管不到西域,也愣是没有人敢称王。

   在强大的武力震慑下都自称自己是大唐人,都在努力地学习大唐话。

   如今的天工院在研究活塞,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果。

   他们已经准备把活塞装到自行车上试一试不用脚蹬让车跑起来。

   一旦实现,下一步就装到大船上试一试。

   但这并不代表一切都是好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铁器锻造少不了煤,有煤自然有烟。

   所以长安城的冬日总是雾蒙蒙的。

   开春的第一场雨,从屋檐下落下的雨水都是灰黑色的。

   现在的春雨是真的黑如油,长安外的煤渣铺路越铺越远。

   此时此刻的楼观学热闹极了,颜白望着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已经有些麻木了。

   看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

   “你怎么会是太子呢?你怎么就成了太子呢?”

   可怜的贺知章望着身边的李大郎还是没有回过神来。

   等到科举及第,走入朝堂才发现他骂了八年的李大郎竟然是太子李序。

   是未来的国君。

   那一刻的贺知章连行谢礼都忘了,让礼部的官员提醒了三遍。

   俸禄还没拿到,已经被罚俸一个月了。

   想到在吴中的三年,贺知章真想不到和自己钻林子的竟然是太子。

   此时想起来贺知章还是觉得老天在开玩笑。

   “我父皇在书院是李小二,因为他在家里是第二个出生的孩子。

   我是我家第一个出生的,所以我叫李大郎,有问题么?”

   贺知章深吸了一口,还想说些什么,忽然看到太子在朝远处招手。

   望着张若虚夹着腿慢慢的走来,贺知章笑了,心里也舒坦了。

   张大胆也有今日!

   当初这位可是笑太子的字连鸡爪子爬的都不如。

   还有那个张旭,应该他把也拉过来迎新的,去发笔墨纸砚真是便宜他了。

   “书院弟子张若虚拜见大师兄,臣,拜见太子殿下!”

   李序小声道:“王勃师叔写出《滕王阁》致长安纸贵,洛阳纸贵。

   你这张大才子,去年的科举一甲可不能让他美于人前啊!”

   张若虚苦笑道:“殿下,就别笑我了!”

   “我这哪里是笑你呢,咱们九班的也只有你才可以!”

   “我……”

   贺知章见大门开了,赶紧道:

   “快站好,第二先生来了,脸上带着微笑,他老人家最讨厌做事的时候交头接耳了!”

   李恪从几人身边走过,见李序吊儿郎当的样子鼻孔发出一声冷哼。

   “学谁不好,非得学你外祖父!

   当初他的礼都没学完,站好了,忙完了去看看你外祖父,记住没?”

   “孩儿记住了!”

   李恪朝着颜白长待的草庐走去,几个人见李恪离开不由得松了口气,然后齐齐的望着草庐方向。

   在那里还住着一位老先生。

   但他没有第二先生这么凶。

   颜白现在和当初的李二差不多了,全靠药养着。

   可是药三分毒,一旦这毒身体承受不住了,人也就该走了。

   所以,现在每天一大早都会有孩子来给问安。

   颜白觉得估摸着孩子们是怕自己死在床上。

   现在颜白也终于明白李二当时总喊着他为什么不死的那种孤寂感了。

   自己送走了裴茹,送走了伽罗,也送走了李泰。

   裴行俭这个翩翩少年如今也变成了老翁,如今他也请辞了。

   书院大师兄钟馗成了兵部尚书,接替了他的位置。

   三十二岁成为一名尚书,钟馗让世人知道了什么叫做人不可貌相。

   他这可是实至名归,契丹有异心就是他去处理的。

   现在好像没有契丹这个部族了!

   都在倭奴岛上种大米。

   大唐境内歌舞升平,其实在外面一直都在打。

   异族人教不好的,李厥继位他们乱,政策只要松一点他们也乱。

   这些都是钟馗去处理的,一个文科状元,成了兵部尚书。

   对待这些人,钟馗把这些人全部运到了倭奴岛。

   爱乱是么,在里面随便打。

   没有匠人,没有造船的工匠,如果大唐不派船,他们一辈子都会在这个岛上。

   二囡虽然不服老,一直用黑豆醋制成的膏汁来把白发染成黑发。

   但她染不了日益松弛的皮肤。

   美了一辈子的她还是败给了岁月,讨厌佛法的她也开始在研习佛法。

   她说,她变成了她讨厌的人。

   李恪走到草庐的时候已经气喘如牛了。

   他想不明白颜白为啥非要在山腰上建草庐,搞得现在见一面都这么难。

   上去迈不动腿,下去的时候腿发软。

   望着树荫下打盹的颜白,李恪气不打一处来。

   终于艰难的走完台阶,可面前却出现一群小熊猫。

   望着它们萌萌的小眼睛,李恪无奈道:

   “都看着我做什么啊,我就是一个老头子,身上没有吃的!”

   直到李恪躺下,这群小萌物才排着队离去。

   “墨色,太子昨日找我聊了,他说,他执政以后想把长安所有的坊墙全部拆掉,彻底的废除宵禁制度!”

   颜白睁开了眼,笑道:

   “早都该如此了,没有了坊墙,没有了宵禁,长安的赋税就得再上一个等级,百姓的田赋就能再降一降了!”

   李恪担忧道:“墨色,你觉得这样好么?”

   颜白望着李恪道:“都这个年纪了,为什么你的心还不放开一点?

   好不好不是我们说的算,只有做过之后才知道。”

   李恪笑了笑,无奈道:

   “我这生来就带着原罪,小心翼翼了一辈子,已经成了我的习惯,这一下子怎么改的过来呢?”

   “因为不敢走出那一步,所以你做事就会有顾虑!

   一旦有顾虑,在外人的眼里就是你在思量,你在犹豫!”

   颜白撑着身子坐了起来,直言道:

   “所以,你现在只是大儒,什么时候心无所顾忌了,你才可能成为大宗师!”

   “少了赤子之心对吧!”

   “对!”

   李恪被颜白说得哑口无言。

   论讲这些道理李恪说不过颜白,他总能把自己说的话圆回来。

   所以闭嘴是最好的结果。

   李恪不说话了,颜白也懒得再说。

   现在说话都很累,说多了还喘气,还不如躺着。

   能眯一会儿,时间就感觉过的快一点。

   两个老头晒着太阳,就在两人昏昏欲睡之际,笑谈声由远及近。

   不用睁眼,颜白就知道李序来了。

   小时候最不喜欢颜白的李序现在最喜欢颜白。

   每次来了都有好吃的不说,呆在颜家还极其的自由。

   没有人记录自己的言行,没有说自己的坐姿不对。

   在颜家,言官进不来,李序在这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玩好了,玩累了,再出去,一切都有祖父保驾护航。

   “祖父,祖父~~~”

   听着那长短不一的呼喊声,颜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没好气道:

   “叫魂呢,我还没死呢,我能听到!”

   李序不客气的揪着小熊猫的脖颈,将拦路的它放到了一旁,然后兴冲冲的跑了过来。

   贺知章等人亦步亦趋。

   在懒散的阳光下,老少坐在石榴树下笑声不止。

   老的讲皇帝儿时的趣事,小的讲在南域的所见所闻。

   当懒散的阳光再次照射到两人身上时,曾经的少年已经成了皇帝。

   他的身边却多了一个腼腆的的孩子。

   这是李序的孩子,未来的国君。

   颜白只觉得自己睡了一觉,再睁开眼的时候身后向阳的山坡多了好多小土堆。

   最上面的是老祖宗。

   右边那几个是几位嫂嫂的,裴茹的,伽罗的。

   再往下是大兄,二兄,三兄……

   在四兄的身边还有一个小小的位置。

   这是颜白特意为自己留下的,颜白已经把坑都挖好了。

   李序走了,孩子留下了。

   这个孩子叫李三郎,是李序和独孤氏的女儿所生。

   席君买牵的线,搭的桥。

   这也是继西域,南域之后,朝廷再次选择了关陇。

   李承乾当初的制定的大政策得到了完美的执行。

   关陇足足熬了两代人,在这一代有了喘息的机会。

   等这个孩子长大成人,不出意外,皇后的人选会出现在山东。

   那时候的山东豪族会得到一丝的喘息机会。

   可真等到那时候,山东估计已经没有什么豪族了。

   现在山东各地要职都是寒门学子,已经被钝刀子割肉快割完了。

   再等一代人……

   完蛋了!

   “你怎么还没死!”

   李恪得意道:“我的身体一直比你好,你都不死,我怎么敢死呢!”

   “张嘴!”

   李恪望着颜白,笑道:“一起!”

   两个老人一起张开嘴,岁数加起来都快两百的人,硬是凑不出三颗牙。

   两个人望着彼此,忽然一起大笑了起来。

   笑声让屋子里写作业的几个孩子没了兴致。

   趴着门框伸出了脑袋,想看看祖父为什么笑的这么开心。

   “今日来找我做什么?”

   “你不是说长安坊墙拆了让我来找你么,我这不就来了?”

   颜白一愣,他有点想不起来自己是不是说过这句话。

   但李恪既然来了,那也不能扫兴,去看看也好。

   也顺便看看长安的几个孩子。

   李恪以为颜白不想去,低声道:“大肥最爱的就是长安,他身子不成了,带他去看看吧!”

   颜白望着坐在轮车上给猫梳毛的大肥,重重的点了点头。

   “杲卿?”

   “孩儿在!”

   “你去准备马车,跟我去一趟长安,也顺便看看你的几个弟弟!”

   “好嘞!”

   颜杲卿开心坏了,他现在这个年纪,最喜欢的就是热闹。

   而长安无疑是这天下最热闹的地方。

   马车缓缓进入长安。

   如今的长安城门连个看门的都没有,只有一群群的商贾在眺望着远方。

   长安的变化的确很大,具体有多大,颜白没有细看,只觉得宽敞了很多,没有了那股子灰扑扑的味道。

   颜杲卿把马车一直开到了曲池坊,把颜白安顿好后,他就忙着打扫卫生。

   颜白躺在竹椅子上,望着繁茂的石榴树愣愣出神。

   太阳慢慢的落山了,远处有脚步走来。

   大门开了,门缝里伸出一个小脑袋,随后欣喜的声音传来,让后院子多了一抹亮色。

   “老祖?”

   颜白从怀里掏出一个早都准备好的石榴,朝着小脑袋招了招手:

   “清臣,快来,我特意给你留的!”

   已经老得走不动路的大肥愣愣的看着,他总觉得这一幕他好像见过。

   他发誓,他真的见过。

   (全书完,后续会有人物志,会让一些人物立体一些,如萧与白,颜家姑姑等。)

   (新书,《哈哈哈,大明》,恳请诸位捧场,检查一下错别字,留下您的角色名字,别忘了加一下书架哦!)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