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

第136章 茶楼老板娘

  这一天,六爷和陈二爷、老李、查干又来这个茶楼喝茶,他们坐下来要了一壶茶,几个点心,开始商议,都感觉这样等下去不行 。

   自古以来,谋大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天时地利都基本具备,不占人和。

   即使真的黄河发了大水,何乾元那样的人估计也不一定会去前沿河道治水涉险。

   几人商议了一阵子,最后决定,最好能买通一个何乾元身边的心腹,或者他身边说话有份量的官员。

   一旦黄河决堤,让这个心腹或者官员怂恿何乾元去河道进入险地。

   这是兵法里的套路。间谍,一直是孙子兵法里最看重的计谋,用“间”篇里面写的很详尽如何使用间谍。

   三国演义里面黄盖也算间谍,最后给曹操出了馊主意,结果被火烧赤壁。

   滕州是孙膑的故乡,孙武,孙膑那是用兵之祖。在这里议事,还不用兵法,岂不是儿戏?上兵伐谋。

   《孙子兵法》“用间篇”记载:“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

   这是孙子提出的用“间”三原则:选心腹、用厚赏、严保密。

   事莫密于间,选心腹,是基础。

   因为用间全过程需要高度保密,所以间谍的人选必须是将帅最亲近之人,甘心服从于整体利益,不计个人安危得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选择了对的人,用“间”才有可能成功。

   用厚赏,是必要的。间谍工作带有极大的风险性,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掉脑袋。为了鼓励人们去从事这个充满危险的行当,做到严守秘密、默默奉献,实在有必要在物质上提供给他们最优厚的补偿,于是乎,便有了“赏莫厚于间”。

   还要严于保密,仔细分析孙子的用间三原则会发现,做好用间工作,重中之重在于“事莫密于间”。

   用“间”全过程严格保密,滴水不漏,使得对方根本无法了解我方动态、掌握我方用间规律,这样此时有可能成功。

   据说,中国最早的间谍是个女子,名叫女艾。

   女艾的主人叫少康,是夏朝的第五代王。当他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他的父亲、夏朝的第四代王姒相被叛军逼迫自杀。

   母亲顾不得失去丈夫的悲痛和王后的尊严,从狗洞里爬出去,逃回娘家有仍氏部落,生下少康。

   少康在姥姥家长大,立志为父报仇,夺回天下。岁月流转,他逐渐有了自己的军队和根据地,不少部落也归顺于他。

   但他清楚,凭借手中的这点力量,想要报仇难度很大。思来想去,他想到了使用间谍。

   他把想法对忠心耿耿的仆人女艾说了,智勇双全的女艾欣然领命。

   她来到叛军首领的大儿子浇统治的地方,取得了浇的信任,从此源源不断地把浇的情况报告给少康,并与少康拟定了灭浇的计划,一举消灭了浇。

   少康乘胜出击,收复了叛军的其他统治区,诛杀叛军首领,夺回王位,恢复了夏朝。

   在他的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复兴,史称少康中兴。

   滕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出过孟尝君,孙膑,孟子,班固,杜甫……

   孟尝君这个历史人物,他是春秋时期滕国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提倡仁政,反对暴政,主张以德治国。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首、齐国的相国,孟尝君田文因好客、仁义而闻名于天下,门下曾豢养过三千食客,天下士人无论贤与不肖都对他倾心敬慕。

   当然,他也很有手段。

   他在滕国施行仁政,使国家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而孙膑也是战国时期滕州人,是兵圣孙武的后代,他继承和发扬了孙武的兵法,创作了《孙膑兵法》。

   孙膑辅佐齐国君主,多次打败敌国,为齐国的繁荣富强立下了赫赫战功。

   六爷几人都深懂兵法,他们商量对策,有了主意,认为要用间谍才能更有胜算。

   于是,决定让陈二爷和梁风先行出发,去曹州府花重金找衙门关系,买通何乾元的身边官僚,决堤之时,让这个官僚怂恿何乾元坐船去黄河巡查灾情。

   老李说道:“山东我是很熟的,朋友很多,我跟着去!何乾元刚来山东不久,那些官员未必都听他的,我们这时候活动正是好时机。

   我们多给点钱,一旦黄河决堤,让这些官员就怂恿何乾元去河道巡查灾情,我们就有机会下手除掉他。

   我和四哥、梁风水性都很好,把他的坐船凿漏,神不知,鬼不觉。沉船了,元朝那个小明王不就是被朱元璋这样干死的么?”

   六爷感觉老李说得对,而且老李是本地人,他一起去可能真的好办事。

   于是,陈二爷和老李、梁风去了曹州府。

   其余大家继续在滕州暂住。

   六爷没事的时候就和查干来这个茶楼喝茶,这个茶楼叫鑫田茶楼。

   六爷五行缺金,他喜欢这个店铺名字里的鑫字多金,他属马,他喜欢田野有草吃,所以,他很喜欢来这个茶楼喝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