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

第203章 胭脂泪,相留醉

  天刚亮,六爷起的很早,他喜欢爬山,自己爬到了山顶。

   站在山顶上,他长长的呼吸一口新鲜空气……

   六爷是北方人,但是喜欢江南,喜欢广西的山清水秀。

   这两天要出海了,去东南亚打捞沉船。

   昨天在古墓里折腾一天,大家都很累,都在睡觉。

   他醒的早,起来爬山。

   看着半年来,女儿和张文龙感情很好,他心里很知足,即使自己有着不圆满的婚姻,还是替女儿高兴……

   六爷想起很多往事。

   他记得要离开金陵的时候,自己去了秦淮河的锦香楼……

   六爷第一次去锦香楼,六爷和查干截然相反,他不喜欢勾栏酒肆这些风月场所。

   这次,六爷踏进了锦香楼的楼梯,木头楼梯很窄,老鸨看他仪表不凡,把六爷请进了雅间。

   六爷看着这雅间布置典雅,古香古色,一番江南味道,并不像一般烟花院的脂粉味儿……

   本来这个锦香楼来的客人,也是金陵府很有档次的人,包括陈三爷都是这里常客。

   他们这些人喜欢附庸风雅,来听曲喝茶,看看秦淮河的繁华,这里女子卖艺不卖身。

   六爷要了一壶茶,点了那个头牌 。

   头牌歌妓袅袅婷婷的进来,弯腰对着六爷施了个礼……

   六爷看她确实很有姿色,难怪查干被她迷的神魂颠倒,这个女子坐下问道:“大爷,想听什么曲子?”

   六爷说道:“柳永的雨霖铃吧……”

   歌姬顿了一下,说道:“以前一个客人也总喜欢听这个曲子。”

   歌姬说完,她摘下了手腕上的一个大号金钏……

   六爷没有做声,他看着歌姬的一举一动,看着这个大号金钏,知道这是查干送她的……

   歌姬轻轻的把金钏放在琴桌上,弹起了杨柳岸,晓风残月……

   六爷不懂音律,他也听不出曲子弹奏的好坏。

   他只是记得词谱,因为在金陵珍珠泉的那个院子里,查干每天都背诵几句这词……

   一曲弹罢,歌姬给六爷又施礼一下,示意已经弹完。

   六爷发现这个歌妓好像不开心,她弹完之后,默默的看着放在琴桌上金钏,好像想起了什么……

   不过发呆是瞬间的事,歌妓说道:“大爷还想听什么曲子?”

   六爷说道:“弹一首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吧……”

   歌妓调了一下琴弦,弹了一曲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琴声凄婉,有无尽遗憾和忧伤……

   姹紫嫣红的花儿转眼已经凋谢,春光未免太匆忙。

   也是无可奈何啊……

   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着雨的林花娇艳欲滴好似那美人的胭脂泪。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

   人生令人遗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六爷沉浸在曲子的悲凉之中,他想起了查干和这个歌妓镜花水月的感情,想起自己半生和妻子若即若离的情缘……

   《相见欢》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

   这首词以细腻而深沉的笔触,将人生失意带来的无尽怅恨,巧妙地寄托于对暮春残景的生动描绘之中。

   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只是在感伤春天的消逝以及离别的哀愁,但实际上却是在抒发那如江水般滔滔不绝、绵延向东的人生长恨之悲慨。

   这种悲慨并非仅仅局限于作者个人一时一地的失意与愁苦,而是具有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内涵。

   它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生命中的种种缺憾与不完美。

   无论是时光的匆匆流逝、美好事物的短暂易逝,还是理想与现实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都在这悲慨之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可以说,这种悲慨是一种凝聚了无数人痛苦经历和深沉叹息的人生感悟。

   它犹如一声沉重的长叹,回响在历史的长河之上,触动着每一个曾经或正在经历挫折与失落的心灵。

   人间事,多少爱而不得,多少生离死别,多少擦肩而过,多少意难平……

   六爷看她弹完,说道:“弹的很好,我一个朋友很喜欢雨霖铃,而我喜欢相见欢。姑娘的金钏好像不太相符?”

   歌妓一笑说道:“这是一个朋友送的……”

   “哦,朋友?不是客人?”

   “是客人,也是朋友……”

   “他对你很好……”

   “他送完我,再也没有来过,他让我跟他去草原。

   可是,我喜欢江南……”

   “草原也很好啊?再说去了草原,也照样可以经常回江南……”

   “如果他坚持一下,我也许真的去了,可是,他再也没有来……”

   六爷沉默不语。

   他喝完杯里的茶,拿出两块光绪龙洋,放在桌子上,付了茶钱和听曲的小费。

   老鸨很开心的过来收起银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