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2568章 宣太后去世,历朝皇帝道出后宫干政本质

  很快,秦韩联军和魏赵联军就在韩国华阳城爆发了战争。

   秦国副将胡阳毕恭毕敬地对着白起开口道:

   “武安君,咱们应该怎么打?”

   已经四十多岁的白起脸上表情依旧平静,淡淡地开口道:

   “该怎么打就怎么打,正常打便是了。”

   “胡阳将军,你来负责指挥。”

   胡阳顿时愕然,不敢置信地看着白起。

   “武安君,这……”

   白起平静地开口道:

   “廉颇没来,这些人不够格让老夫亲自出手,你来便是。”

   “若有问题,老夫自会开口。”

   胡阳深吸一口气,沉声点头。

   “末将领命!”

   此刻,这位被嬴稷提拔起来的客卿心中充满斗志。

   他要让全世界都知道,大秦可不只有武安君一位!

   胡阳成功了。

   一番血战之后,秦军在正面凭借着更强悍的战斗力,率先击溃了魏军。

   而另外一边,赵军却并未能够击败由暴鸢率领,负责进行牵制的韩军。

   秦军转而移动阵型,会合韩军一起对付赵军。

   两侧夹击之下,赵军无力抵挡,只能选择撤退。

   白起此刻终于说出了开战以来的第一句话。

   “追击,不许停!”

   秦韩联军随即奋力追击,一路将赵魏联军逼到了黄河岸边。

   赵魏联军虽然也准备了一些船只,但很显然,这些船只并不足以一次性将所有兵马运送过宽阔的黄河。

   当秦韩联军紧追而来时,赵魏联军被压制到极限,许多人纷纷跳河求生。

   宽阔的黄河随即将他们吞没。

   赵军主将贾偃见状眼睛都红了,大吼道:

   “用最快的速度抢渡将士们,我亲自领兵断后。”

   贾偃率领一万赵国精锐断后掩护友军撤退。

   白起得知情况后,依旧还是古井不波的一句话。

   “击溃他们。”

   秦韩联军随即发起了一波波攻势。

   激战两个时辰后,贾偃所部一万赵军全部覆没。

   就连作为主将的贾偃本人也在最后撤退时被冷箭命中,当场阵亡。

   剩余的数万赵军残部则顺利逃过黄河,随后马不停蹄地撤回赵国境内。

   白起和胡阳站在黄河岸边,看着面前密密麻麻的赵魏联军尸体,露出一丝轻蔑笑意。

   “廉颇都不派出来,还敢和老夫斗?”

   【华阳之战,赵魏联军折戟沉沙。其中赵军被歼灭两万兵卒,魏军损失数量不详,但绝对更胜于赵军。】

   【秦赵两大强国之间的第一次决战,以秦军完胜告终。】

   大梁城,魏国王宫。

   “什么,输了,还是惨败?”

   魏圉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身体一颤,头顶王冠都被吓到差点落地。

   几秒钟后他回过神来,怒吼道:

   “怎么会是惨败!?”

   “寡人明明都已经派出最精锐的部队了!”

   大殿中一片死寂,群臣无言以对。

   再精锐的部队,能比人家秦国武安君白起的军队更加精锐?

   相邦魏齐无奈地苦笑一声,对魏圉道:

   “大王,事到如今,只能议和了。”

   魏圉:“……”

   虽然很不愿意,但他也只能接受这个建议。

   赵国人都跑路了,不议和还能怎么办?

   【华阳之战后,魏国不得不归还之前攻克的所有韩国领土,并对秦国割地求和。】

   【武安君白起这个名字,又一次地响遍天下每一个角落。】

   邯郸,赵王宫。

   赵何脸上的表情很是难看。

   “怎么会输的?”

   蔺相如和廉颇面带羞愧,跪在地上。

   “臣等有罪,请大王责罚!”

   平原君赵胜和平阳君赵豹在震惊之余,不免幸灾乐祸。

   赵胜冷冷地开口道:

   “我之前就说过赵奢将军才是最适合的人选,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

   赵豹更是直接:

   “有些人把仗想得太简单了,真以为什么人都能去和秦国武安君白起抗衡!”

   蔺相如和廉颇脸庞火辣辣的,但也没办法说些什么。

   赵何也发现了蔺相如和廉颇的短板。

   这两位一个擅长外交,一个擅长领兵打仗。

   但在识人用人这方面,两人其实都不咋地。

   赵何沉默良久,叹了一口气。

   “寡人也有责任,把秦国想得太不堪了。”

   “这一次就算了吧,大家吸取教训,好生休养生息,寻找机会再来!”

   赵何最终并未选择处罚蔺相如和廉颇。

   论根基,蔺相如、廉颇这些士人派本就远不如赵胜、赵豹这些赵国王子。

   一旦处罚两人,恐怕会引发赵国内部政坛的失衡。

   两万兵马的损失对赵国并非不能接受,而且这一次赵国也没有丢失任何国土。

   综合考虑,赵何打算再给这两位大臣一次机会。

   【华阳之战一方面挫败了赵国挑战秦国的野心,另外一方面也让韩国更加坚定地充当秦国附庸。】

   【对秦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继续东出中原的好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