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761章 刘彻的猜疑,伴君如伴虎

  刘邦惊讶地看了一眼刘恒。

   “说得对啊,朕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一条弹幕随即出现。

   【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你说说,你究竟是怎么想的?李陵和路博德勾结的证据在哪?】

   另外一个西汉世界中,刘彻揉了揉太阳穴,无可奈何地回复了一条弹幕。

   【汉武帝刘彻:老祖宗,朕这条世界线和金幕历史完全不同,朕也不知道啊。】

   发完这条弹幕后,汉武帝视线在大殿中移动着,锁定路博德和李陵。

   “你们两个知道怎么回事吗?”

   路博德和李陵整齐摇头。

   现在的路博德已经是九卿级别的高官,李陵也早就实现了封侯的愿望,成为大汉新崛起的名将之一。

   他们看着金幕中的视频,也挺懵逼的。

   在历史上,自己竟然是这样子的吗?

   路博德想了想,试探性地开口道:

   “或许,是金幕中的陛下有一些常人无法得知的渠道?”

   汉武帝揉了揉太阳穴。

   刘据目光闪烁,似乎明白了什么。

   帝王心术?

   按照金幕里的情况分析的话,路博德属于是老将,李陵属于人脉很广的将三代。

   对了,李陵之前还是侍中!

   在金幕中刘彻改制之后,侍中其实就是文官中最有权势的。

   单纯的武将或者文官,刘彻是不怕的。

   可李陵如果以侍中之身立下大功,又得到路博德这种老将的支持,再加上李陵自己以及李广、李敢留下来的人脉。

   那问题就大了!

   文武双全的李陵,拥有了成为权臣的本质。

   这一点,是卫青和霍去病都做不到的。

   卫青霍去病都是刘彻的外戚,属于刘彻半个自家人。

   李陵不是。

   卫青霍去病当年都是纯粹的武将,不像李陵和文官集团有很深的交集。

   不,应该说,李陵就是比较擅长打仗的文官!

   甚至,因为李广和李敢的死,李陵心中可能对刘彻乃至大汉皇族都有怨气。

   李陵甚至还有另外一个优势,年轻!

   今年李陵才三十来岁。

   当年卫青霍去病威名远播时,刘彻也正在壮年,完全可以压制。

   现在,刘彻五十八岁,马上六十,随时都可能会死。

   刘彻一死,李陵有军功,有路博德这些宿将的支持,有当侍中时候认识的一群文官,有李广李敢留下来的人脉。

   偏偏刘彻的太子刘据,又不是那种强势的、能镇住场面的人。

   这越想,就越危险啊。

   刘据想到这里,突然又多想了一层。

   按照这种思维,恐怕金幕中的刘彻命令李陵单独出击,已经不是什么惩罚李陵的问题了。

   恐怕,刘彻就是希望李陵死在匈奴且鞮侯单于主力的攻击下!

   这样,就能消除一个大汉朝将来的隐患。

   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金幕中的刘彻为什么会让更熟悉地形的路博德按兵不动,只让李陵带着五千步卒前往浚稽山了。

   刘据直接出了一身冷汗。

   路博德一封言辞中肯,从战争的角度来说绝对正确的奏章。

   却让金幕中的刘彻下定决心,要置随侍宫中多年,三代人效忠大汉的李陵于死地!

   这,就是帝王心术吗?

   换一个昏君皇帝来,看到路博德这个奏章绝对不会想这么多。

   但,那是汉武大帝刘彻啊!

   以刘彻的才智,别说是多想这一两层,甚至多想个四五层都毫不稀奇。

   李陵和路博德,两名忠心耿耿,一心只想要杀匈奴的将军,也是因为刘彻想得太多了,反而落到这种下场。

   刘据浑身已经被冷汗湿透。

   这一刻,他深切地明白了一句话。

   伴君如伴虎!

   自己这个太子,名义上是储君,但实际上还是臣子。

   自己就真的安全吗?

   刘据想起前些天自己没事顶撞刘彻的那句话,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

   没事找事!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李广利带着三万骑兵在河西走廊飞驰,朝着天山而去。

   抵达今日的宿营地后,上官桀前来禀报了一个消息。

   “长安那边传来的情报,李陵这两日就会从居延城北上,前往浚稽山处故布疑阵,吸引匈奴王庭主力的注意力。”

   李广利嗯了一声,突然有些疑惑。

   “之前不是说路博德和李陵一起会师北上吗?”

   “就李陵那小子一个人,能行?”

   李广利看不起李陵,也看不起李陵的祖父李广,即便两人的名字就差一个字。

   李广这种渣渣,凭什么和西域大捷的贰师将军李广利相提并论?

   上官桀答道:

   “这就不清楚了,路博德可能是在后面压阵,随时准备接应李陵吧?”

   李广利哦了一声,淡淡道:

   “行,只要他们能拖住单于主力就行。”

   “不过本侯还是有点不太放心,从明天开始,尽量加快速度吧。”

   李广利说话时,有点遗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