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771章 黄河大灾,妥懽帖睦尔却忙着双修?忽必烈气坏了

  白莲教是一个很特殊的教派。

   早在晋朝时期,白莲教的前身白莲社就已经成立。

   南宋时期,白莲教正式成立。

   这个教派先是信奉佛教中的接引往生的阿弥陀佛,随后在演化中逐渐将信仰之主变成主宰未来的弥勒佛。

   画面中,教主韩山童手里拿着一本《弥勒下生经》,便是白莲教的理论根基。

   按照这本经书所言,弥勒佛在惩恶扬善的时候会变幻成怒目明王的形态,正式称呼是“忿明王”或者“大明王”。

   韩山童作为北方白莲教的本代教主,便自称“明王转世”。

   元朝初年,白莲教是被忽必烈等统治者承认的。

   但后来在萨迦派的劝说下,元廷对白莲教转为打击态度。

   此后白莲教就转入地下,原本全国性的组织制度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散落各地的不同小组织。

   韩山童是河北、山东一带的明教领袖。

   湖广江西一带,如今以彭莹玉为首。

   襄阳一带,以“布王三”王权为首。

   徐州一带则是“芝麻李”李二的地盘。

   这一次韩山童和刘福通来到河南,主要是听说镇守此地的名臣脱脱离开,于是便打算在这里寻找一些机会。

   刘福通环顾四周,叹了一口气。

   “这里的老百姓比起咱们河北那边倒是好不少,教主,这可不好发展信徒啊。”

   但凡能过点安生日子,老百姓都不可能会去加入一个被朝廷严厉打击的白莲教。

   韩山童微微一笑,道:

   “无妨。”

   【说来也巧,韩山童和刘福通来到河南没几个月,一场灾难就爆发了。】

   哗啦!

   镜头切换,一条黄色的大河不断奔涌向东。

   黄河,它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

   但随着上游陕西、山西地区在千百年来人类居住过程中造成的破坏,黄河的水患逐渐成为中原地区最严重的天灾威胁。

   宋朝时期,黄河的河面就已经比大宋都城汴京城墙还要更高。

   到了管理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宋朝的大元,情况可想而知。

   天空正在不断下着暴雨,一名吏员打着雨伞,忧心忡忡地看着面前不断加高,对两边河堤压力越来越大的河面,口中喃喃自语。

   “别再下了,别再下了!”

   这名小吏的愿望显然没有实现。

   在暴雨的加持下,黄河水位疯狂暴涨。

   终于,哗啦一声巨响,一处不堪重负的河岸被冲破了。

   被束缚在狭窄河道中的滔滔大水立刻就找到了发泄的方向,疯狂地从这处缺口之中涌了出去。

   房屋、树木、牲畜、人类甚至是那些低矮的丘陵,都被狂怒的黄河水所淹没。

   河南地区,瞬间变成了千里泽国。

   数以万计的民众直接葬身于洪水之中,几十上百万民众流离失所。

   【至正十一年初,黄河洪灾爆发,震动天下。】

   大都,中书省办公房。

   “什么,河南境内黄河大灾?”

   脱脱听着这个消息,目瞪口呆。

   几个月前他从河南离开时,一切都还好好的。

   怎么才刚走没多久,就一下子决堤淹没了?

   “快,立刻禀报陛下,再找诸多大臣来商议。”

   后宫寝殿。

   “黄河大灾?”妥懽帖睦尔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有点震惊的。

   但紧接着,他身后就传来了一阵阵诱人动听的音乐,以及几名圣女娇柔期盼的嗓音。

   “陛下,快来双修吧——”

   妥懽帖睦尔深吸一口气,对着面前的太监果断开口道:

   “告诉脱脱,此事由他全权召集群臣商议并做出决定,朕相信他!”

   说完,妥懽帖睦尔头也不回地转身进入寝殿之中。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都有些不淡定了。

   【秦始皇嬴政:都什么时候了,还沉迷女色呢?】

   【汉高祖刘邦:这个小老弟玩心太重了吧,那可是中原,是黄河泛滥啊。】

   【唐太宗李世民:疯了吧?别的事情不管就算了,黄河决口能不管的?】

   【宋太祖赵匡胤:难怪会是败家子,这种事情都不管,服了。】

   【魏武帝曹操:朕问一下,有哪位皇帝的朝代中有高僧知道双修秘法的吗?朕愿意出一百万两银子从诸位手中购买这双修秘法!】

   ……

   黄河的重要性,所有观看金幕的皇帝们心中一清二楚。

   黄河泛滥,中原必然失控。

   中原失控,任何一个华夏王朝的统治都会土崩瓦解。

   【元世祖忽必烈:妥懽帖睦尔这个王八蛋败家子,他竟然在这种时候还惦记他那狗屁双修!】

   大元世界中,忽必烈破防大骂,吓得群臣瑟瑟发抖。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为了治理黄河,脱脱找来了大元公认的治水专家贾鲁。】

   贾鲁这名字听着有点异族风格,但其实是正儿八经的汉人。

   贾鲁是河东高平(山西晋城)人,曾两次中举,先后出任过学道、御史等多个职位,并负责编撰过《宋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