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439章 叶名琛的反击,历朝皇帝龙颜大悦

  夜幕下,英国人的舰队主力暂时撤回了香港岛,只留下一小部分战舰继续执行对广州海面的封锁任务。

   包令怒气冲冲地登船回到了自己的香港总督府,找来几名侍女狠狠地发泄了一番,然后沉沉睡去。

   翌日清晨,还在睡梦中的包令被部下叫醒。

   “总督大人,出事了!”

   包令揉着惺忪睡眼,极为不爽地开口道:

   “什么事?”

   部下语气急促,拿出了一张布告:

   “刚刚得到的消息,中国人宣布断绝对整个香港的所有物资供应!”

   “什么?”包令身体一震,睡意顿时消散无踪。

   接过部下手中的布告,包令看到了上面的内容。

   “新安县衙门奉大清两广总督衙门谕令,即日起断绝和香港岛内一切物资、商业、人口来往。”

   在下面,是密密麻麻一连串的签名。

   这些签名都是来自于新安县的士绅,以陈桂籍为首,但凡有点名气的该县士绅全部都位列其中。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包令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们,怎么敢!”

   假如仅仅是大清政府衙门发出了布告,包令最多当个屁就放了。

   大英帝国最擅长干啥?

   走私啊!

   以香港这种三面环海,英国又拥有制海权的情况,清政府是没有这个能力限制走私的。

   但走私的前提,是在内地有人配合!

   谁?

   那就是这些在布告上密密麻麻们签名的当地士绅!

   大清,是出了名的“皇权不下乡”。

   在广大的乡村地区,这些士绅老爷们就是真正的土皇帝。

   当整个新安县的士绅都拒绝和英国人交易物资之后,那就真的没有任何物资能进入香港岛了!

   如今的香港岛内包括英军舰队士兵、水手、各种后勤人员以及民夫在内,可是超过了三万人。

   这么多人每天吃喝,靠一座小小的香港岛来支撑是根本不可能的。

   断粮危机已经摆在了包令的面前!

   还没等包令回过神来,突然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响起,似乎就在他的耳边。

   包令吓了一大跳,险些躲到门后。

   “怎么回事?”

   部下慌忙出去,紧接着很快回来禀报。

   “是那些该死的中国人民工,刚刚有人引爆了火药,想要炸死我们的人!”

   “什么?”包令瞪大了眼睛。

   坏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

   在香港岛内,各种各样的刺杀事件不断发生。

   一名英国士兵正坐在椅子上,注视着身后的理发师傅给自己修剪头发。

   按照师傅的建议,他悠然地闭上眼睛,等待着一会出现在镜子中的全新发型。

   但就在此时,身后这名师傅却冷冷一笑,举起手中的剃刀,狠狠地刺入了英军士兵的脖颈!

   一声惨叫顿时从理发店中传出。

   一队就在附近的印度警察紧急赶来,可等他们冲进理发店里时,除了看到满地的血泊和已经断气的英军士兵之外,再无其他人的踪迹。

   阴影之下的香港岛,许多道身影正在交头接耳。

   “总督大人说了,让我们不需要有任何顾忌,动用所有手段。”

   “只要能杀掉一个英国人,就能去总督府领取三十银元!”

   在这个时代,三十银元可是一笔巨款!

   【叶名琛并非毫无防备,坐等英国人开战。】

   【早在几年前还是广东巡抚的时候,他就已经利用自己的权力秘密在香港岛内布局。】

   作为殖民者,英国人不可能事必躬亲。

   像什么煮饭、洗衣服、修房子、搬运货物等打杂的工作,都是在隔壁的大清新安县招募劳动力来做的。

   叶名琛有意识地暗中派出了大量间谍,以各种劳工的身份混入了香港岛中。

   这些间谍不但成功地刺探了大量英军的调动情况、装备水平,同时还在岛内散布各种谣言,进行刺杀活动。

   短短三天时间内,香港岛上就有过百名英国人被刺杀。

   包令气得跳脚大骂。

   “这些该死的印度人,我就知道让他们来当警察是错误的!”

   “告诉所有人,夜晚如果没有必要不许出门,白天出门也不要单独一个人,否则死了别来找我!”

   这无疑是非常讽刺的一幕。

   大英帝国骄傲的绅士们,在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上却不敢公然出现,只能躲躲藏藏在屋里,当起了缩头乌龟!

   但这就能躲过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这股暗杀的风潮,在七天后达到了最高点。

   这一天,包令正在总督府内对着香港舰队司令西马糜厘、广州监督巴夏礼等人指手画脚。

   “法国人的舰队已经到了,我们在海上的实力如今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这几天清国的火力也明显减弱了,他们支撑不了多久。”

   “三天,只需要三天时间,我们就能攻破广州城,将该死的叶给捉拿,然后……”

   砰的一声,房门被猛地推开,包令的管家一脸惊惧地冲进来大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