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371章 八皇子进进出出,胤禛气疯了

  康熙目光在大殿之中游移着,想要找到弘历的身影。

   但,找不到!

   康熙皇帝缓缓开口:

   “弘历呢?”

   胤禛当然能听出康熙话语之中的怒意,一时间头皮发麻,尴尬地开口:

   “父皇,那个孽畜这些天都和富察氏在一起呢。”

   康熙深吸一口气,冷冷开口。

   “把弘历找来。”

   很快,弘历就急匆匆地来到了大殿中。

   “孙臣见过皇爷爷。”

   康熙面无表情地看着弘历:

   “朕不敢当你的皇爷爷。”

   弘历身体一震,当场傻眼。

   还没等康熙继续开口,胤禛已经快步走上前来。

   “弘历,你这孽畜!”

   胤禛一声怒吼,紧接着就是一巴掌甩在了弘历的脸上。

   啪!

   耳光清脆。

   弘历脑袋一歪,五个鲜红的手指印出现在脸颊上。

   康熙平静地看着这一幕,没有开口阻止。

   于是胤禛的耳光又继续落了下去。

   啪啪啪!

   几记耳光下来,弘历终于回过神,伸手护住脸庞。

   胤禛又气又急,直接上脚猛踹,把弘历踹得在大殿中滚来滚去。

   弘历忍不住大叫道:

   “皇爷爷,救孙臣一命!”

   康熙脸颊颤抖了一下,又等弘历被踹了几脚,这才开口:

   “好了,还不够丢人吗!”

   胤禛这才停下来,转身甩了一下衣袖和袍子下摆,朝着康熙下跪:

   “儿臣教子无方,请皇阿玛降罪!”

   大殿中,一片寂静无声。

   黑压压的群臣人头耸动,却连呼吸声都能听得清楚。

   许多大臣表面非常淡定,心中也非常淡定。

   毕竟这种情形,在最近这段时间里确实是上演了太多次。

   当然,也有表面很害怕,心中也很害怕的。

   这些人主要是最近从八皇子胤禩这边叛离,投靠胤禛的大臣。

   本以为胤禛当了太子,投靠过来就高枕无忧了。

   没想到这视频里面的地雷是一个接一个,弘历的种种表现直接让胤禛这个父亲的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动摇。

   这还能好吗?

   康熙盯着胤禛和战战兢兢的弘历,没有说话。

   金幕之中,嘲讽的弹幕还在一条条的飘过。

   【汉高祖刘邦:@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怎么没声了,是不是被你的好大孙给气死了?】

   【明太祖朱元璋:朕现在是非常之疑惑,你说大明的末代皇帝得蠢到什么地步,才能把江山拱手让给了这满清?】

   【秦始皇嬴政:作为开国,不,开创王朝之君,朕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们,那些末代君王的愚蠢是你们完全想象不到的。】

   【唐太宗李世民:此言有理,朕帮父皇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得知隋炀帝的种种事迹也是惊掉下巴。】

   【吴大帝孙权:若是按照这种说法,乾隆岂不是又一个李隆基了?】

   【秦始皇嬴政:不会。】

   【宋太祖赵匡胤:不可能。】

   【汉武帝刘彻:想多了。】

   【吴大帝孙权:咦,你们为何如此肯定?】

   【宋太祖赵匡胤:因为乾隆的国库有钱。】

   【秦始皇嬴政:国库有钱就代表着军饷不缺,代表着军队的忠诚始终能够保证。】

   【汉武帝刘彻:纵然有地方性的叛乱,起兵的无非就是一群泥腿子,怎么可能打得过军饷充足的朝廷正规军?】

   【明太祖朱元璋:言之有理。大宋是朕所知农民起义最多的朝代,但没有任何一次农民起义能成功,就是因为大宋太有钱了,军队再怎么草包也能把农民起义镇压下去。】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你也是农民起义军出身啊,你怎么就成功了?】

   【明太祖朱元璋:@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朕起兵的时候,大元的财政危机已经连正常赈灾都无法做到,拖欠军饷更是家常便饭,你说呢?】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微微有些出神。

   弘历不是亡国之君吗……

   老皇帝心中一番心理斗争后,做出决定。

   “十四皇子胤祯,为国平定青海有功,即日起署理兵部事务。”

   胤祯大喜过望,立刻出列下跪:

   “儿臣谢皇阿玛恩典!”

   听到康熙这道旨意,在场群臣心中都是一震。

   兵部,这可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职位啊。

   眼下大清还有准噶尔汗国这个劲敌,十四皇子执掌兵部,代表着他极有可能成为将来讨伐准噶尔汗国的主帅。

   一旦十四皇子灭掉了准噶尔汗国,凭借着巨大的军功和威望,挑战四皇子胤禛就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了。

   但康熙皇帝的旨意还没有结束。

   “八阿哥胤禩在家反省的时间也不短了,是时候该放出来了。”

   “嗯,等他放出来之后,就负责工部事务吧。”

   听到这里,众人的心中又是一跳,不少人表情都控制不住了。

   八皇子胤禩,前些天才刚刚被第二次关了禁闭,当时大家都以为他彻底完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