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316章 北伐军初战告捷,历朝皇帝吐槽这是大清?分明是南明

  琦善见状,心中窃喜。

   好好好,你们都不敢打是吧?

   巧了,本钦差也不敢!

   琦善是谁?

   十几年前那份在历史上臭名昭着的《南京条约》,就是琦善负责和英国人签订的。

   就这样一个家伙,能豁出去和太平天国北伐军打生打死,那才是咄咄怪事。

   琦善见状,不动声色地开口道:

   “看来大家都觉得需要做好万全准备才能出兵剿匪啊。”

   众将立刻就从刚刚雕塑一般的状态中恢复过来,一个个表情变得极为灵动。

   “钦差大人所言极是!”

   “贼寇凶恶,又擅长埋伏,咱们不得不防啊。”

   “出兵还需谨慎,钦差大臣此乃老成谋国之言。”

   琦善露出笑意,道:

   “很好,那本官就这么禀报朝廷了!”

   一条弹幕随之飘过。

   【汉高祖刘邦:这什么大清,这不纯纯南明嘛!】

   【汉武帝刘彻:朕越来越同意那句话了,历史真的就是无尽的循环。】

   【隋文帝杨坚:当年在大明发生的事情,现在还真的就原封不动地还原在了大清身上。】

   【唐太宗李世民:很难想象,琦善这种草包居然和乌兰泰、和春那种猛将是同族。】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江北大营主将琦善贪生怕死,不敢拦截太平军,这也就让北伐军最开始的路程异常顺利。】

   北伐军从扬州出发后,经过仪征西进进攻浦口。

   在浦口,北伐军击溃了来自黑龙江的两千多八旗骑兵,旋即攻克浦口。

   一天后,北伐军趁势攻克安徽滁州。

   旋即又自滁州出发,朝着凤阳府方向前进。

   再过两天,北伐军攻破了临淮关。

   在这里,北伐军得知了一个坏消息。

   “什么,出事了?”

   林凤祥眉头不由皱紧。

   按照原定的计划,北伐军并不只有两万多人。

   太平天国左三检点将军朱锡琨率领着一万多后续兵马,负责从江苏方向进攻,和林凤祥李开芳部在临淮关会合。

   但朱锡琨却麻痹大意,搞出了一个大乌龙。

   在六合一带,有一支清军硬着头皮防守。

   朱锡琨信心满满地扎营,打算第二天就歼灭对面之敌。

   不曾想,半夜突然轰隆一声巨响。

   朱锡琨营地之中的火药库爆炸了!

   对面的清军被爆炸所惊醒,眼看朱锡琨营地中火光冲天,立刻前来进攻。

   朱锡琨由此全军溃散,仅仅带着两千多人狼狈逃离,前来和林凤祥、李开芳会合。

   林凤祥、李开芳两人也颇为无语,但又不能拿朱锡琨怎么样。

   朱锡琨是洪秀全身边的人,相当于监军!

   一番合计之后,林凤祥、李开芳决定继续北上。

   在攻克临淮关仅仅四天后,北伐军又包围并攻克了凤阳府城。

   此时,胡以晃、赖汉英率领的西征军才刚刚从天京出发!

   【凤阳府被北伐军攻陷,顿时又震动了整个华夏。】

   凤阳府无论是地理位置、人口、资源等各方面来说,其实都没有什么特别关键的地方。

   但它是一个人的老家。

   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家!

   凤阳府的光复消息以惊人的速度在华夏大地之中传开。

   与之一起传开的还有另外一个口号。

   “加入太平天国,反清复明!”

   这个口号听起来似乎有些莫名其妙。

   太平天国和大明,名字听起来都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政权。

   但老百姓可不管你这么多。

   这些年随着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再加上黄河决口这样的天灾导致朝廷国库告急不得不各种加重摊派征收。

   整个大清境内的省份,无论有没有天灾人祸,税赋的增加是实打实的,不断上涨的,甚至是翻倍上涨的。

   所有人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更加难过的。

   许多人已经活不下去了,能勉强活着的人们也对如今的现实充满了怨气。

   在这种情况下,激烈的情绪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最先被点燃的,就是近在咫尺的安徽其他地方。

   更巧的是,安徽境内本来就有一支声势规模在全国境内仅次于太平军的起义军。

   捻军!

   就在太平天国北伐军攻克了凤阳府的两天后,捻军盟主张乐行带着数百名亲卫策马赶到,拜见了太平天国北伐军的主帅林凤祥和副帅李开芳。

   “林大人、李大人,我们等你们好久了!”

   张乐行紧紧握住林凤祥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自从捻军正式起事,至今也有差不多两年时间了。

   和太平军越打越强不同,捻军在起事之后接连被官府打击,只能四处流窜,就如同当年李自成、张献忠刚刚起事时一样。

   虽然偶尔也能占据几个县城,但很快就会被闻讯而来的清军击败,狼狈退出逃走。

   对张乐行而言,太平军就是大哥,就是心中的偶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