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2483章 赵雍只为争一口气,刘邦直呼经典画面来了

  这句话立刻就引起了秦始皇嬴政的不满。

   里面可是有秦始皇的祖先秦惠文王!

   【秦始皇嬴政:大争之世,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说得好像大秦有这种情况时其他国家不会趁火打劫一样。】

   【宋太祖赵匡胤:礼崩乐坏的年代,还真是没有下限啊。】

   【秦始皇嬴政:你在说什么东西,下限再低还能有你五代十国低吗?之前的盘点视频白看了?】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别的不说,你秦国趁火打劫没问题吧?】

   【秦始皇嬴政:别的不说,你野猪皮满清丧尽天良没毛病吧?】

   ……

   大秦世界中,秦始皇冷笑连连。

   “这些混账东西,敢说朕的先人?”

   “真以为朕不会喷人是吗?”

   扶苏瞪大眼睛,看着自家父皇“舌战群雄”,心中也是颇为震撼。

   原来自家父皇竟然还有这么一面……

   想了想,他立刻凑到秦始皇身旁。

   “父皇,儿臣觉得您刚刚骂人的时候还是太文雅了一些,或许儿臣可以给你出出主意。”

   秦始皇看了一眼扶苏,表情古怪。

   “你,给朕出骂人的主意?”

   扶苏将胸脯拍得砰砰作响。

   “父皇,儿臣之前在和刘邦项羽两位西征的过程中可是学习了不少呢!”

   听到这句话,项羽表情产生变化,看了一眼刘邦。

   刘邦表情悠然地看着金幕,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金幕中,少年国君赵雍看向肥义。

   “现在应该怎么办?”

   肥义沉吟片刻,道:

   “有人提议,可以出让一定土地给诸侯,换取他们的退兵。”

   赵雍顿时怒了,冷冷地开口道:

   “这些趁火打劫的混账东西,寡人怎么可能会对他们让步!”

   “寡人要召集国内所有兵力死守邯郸,和他们拼了!”

   说这句话时,少年国君一脸生死看淡。

   前朝老臣肥义深深地看了一眼赵雍,露出欣慰的笑容。

   “君上虽年轻,将来必能振兴赵国!”

   翌日。

   五国使者进入赵国宫殿,求见赵雍。

   少年赵雍英勇无畏,坐在宝座上,掷地有声地对着面前五名使者开口。

   “寡人知道你们想灭掉赵国。”

   “当年下宫之难灭不掉赵氏,智瑶水淹晋阳灭不掉赵氏,庞涓围攻邯郸还是灭不掉赵氏。”

   “寡人虽尚未成年,但也会领倾国军民死守邯郸,绝不让赵氏宗庙社稷亡于我手!”

   五国使者闻言,对视一眼。

   魏国使者冷笑连连,一脸看将死白痴的表情。

   燕国使者脸上露出赞赏。

   秦国使者脸色平静,看不出心理活动。

   楚国使者左顾右盼,似乎想要煽风点火,但扫了一眼秦国使者后又闭上嘴巴。

   等五国使者假模假样地祭拜完赵肃侯后,刚离开宫殿,齐国使者就淡淡地开口道:

   “大齐的军队今日班师,接下来你们爱怎么搞就怎么搞吧。”

   燕国使者见状立刻道:

   “我们大王也发来命令,北方东胡蠢蠢欲动,我军明日也将撤回国内防备边疆。”

   原本五国瓜分赵国的联盟,一下子就只剩下三国。

   下一秒钟,楚国使者懒洋洋地开口道:

   “人都走了,没有热闹看,我还留在这里干嘛?”

   “我们大楚明日也撤军了。”

   楚国使者刚刚转身离去,秦国使者也平静地开口。

   “既然人都走了,那我也走了。”

   “否则若是楚国趁机偷袭我们大秦,我不好和我国君上交代。”

   魏国使者:“……”

   这一次的五国覆赵行动,发起者就是魏国。

   事情搞到这地步,魏国人心中的挫败感可想而知。

   他终于按捺不住心中怒火,疯狂地咒骂起来。

   “都是没胆的废物,居然被一个未成年的小子几句话都吓住了!”

   此刻马蹄声响起,一名来自大梁的信使飞速到来。

   “大梁急报,请您立刻撤兵!”

   “为何?”魏国使者极为不满。

   就算灭不了赵国,顺便攻下两座城池也行啊。

   一边吐槽一边展开来自魏国国君魏罃的旨意。

   随后,这位魏国使者表情凝固。

   “韩国和卫国选择跟赵国结盟,从东西两侧夹击大魏?”

   “这些该死的东西!”

   魏国使者一边破口大骂,一边火速回到魏国军营。

   “立刻收拾行装,明日班师!”

   邯郸城头,赵雍、肥义君臣并肩而立,注视着五国军队纷纷离开,如释重负。

   赵雍感激地对肥义道:

   “若非卿家之计,寡人和大赵还不知道要受多少劫难。”

   肥义长出一口气,郑重对着赵雍开口:

   “君上,老臣确实是有一点圆滑手段来解决这些事情,但这是治标不治本。”

   “归根结底,还得咱们大赵强大起来,才能让未来大赵的后人不再经历类似的事情。”

   赵雍点了点头,沉声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