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2406章 司马道子被历朝皇帝痛骂,刘禅戏耍司马懿三父子

  一封急报被送到建康朝廷中。

   “桓冲死了?”纵然以谢安之淡然,看到这封急报时依旧不由露出愕然表情。

   在半年时间的整备后,东晋北伐刚刚揭开序幕。

   按照原先的计划,东线谢玄负责收复山东、河北、中原,西线桓冲负责收复蜀地、汉中、关中。

   在这种时候,桓冲居然死了!

   很快,谢安就被急召到皇宫中。

   皇帝司马曜和琅琊王司马道子两人都在。

   司马道子年轻气盛,一上来就立刻开口道:

   “谢大人,本王觉得桓家诸子过于年轻没有能力,不能让他们继续接替桓冲的职位了。”

   “应该由朝廷派出皇室成员来接替桓冲执掌荆州,你觉得如何?”

   谢安沉默片刻,缓慢摇头。

   “桓温、桓冲执掌荆州三十年,若朝廷仓促派不是桓家之人接管,恐怕会引发当年王敦之祸。”

   坐在龙椅上的司马曜闻言大吃一惊,连声道:

   “好好好,那就不派别人接管,让桓家人自己管吧。”

   司马曜亲眼见证过桓温领兵入建康废帝,他是真不想自己成为这种主角人物。

   司马道子意见被驳回,心中极为不满地开口道:

   “不把荆州从桓家手里拿回来,将来你怎么确保不会出现下一个桓温?”

   “谢大人,你难道忘了当年在桓温面前你同样也是战战兢兢,生怕活不到明天吗?”

   这句话说得就很难听了。

   谢安眼皮跳了一下,淡淡道:

   “琅琊王此言差矣,当年桓温大人威震天下,又有谁敢在他面前造次呢,难道琅琊王敢吗?”

   司马道子嘴硬道:

   “那时本王还年幼,否则的话定要狠狠教训桓温这无君无父之人!”

   谢安摇了摇头,懒得理会这小子,转而对皇位上的司马曜说道:

   “臣认为,可以让桓石虔接任荆州刺史。他并非桓冲之子,由他来镇守荆州,朝廷无需担心桓冲一脉继续做大。”

   “至于桓冲之子桓嗣则可以接任江州刺史,也能体现出朝廷并未忘记桓冲的功劳。”

   “桓温指定的继承人南郡公桓玄今年已经十五岁,再过五年就成年,朝廷可以接着任命桓玄回荆州去。”

   “如此一来,荆州内部就有桓石虔、桓嗣、桓玄三派内斗,桓家再也不可能如桓温、桓冲时期那般势力强大了。”

   司马曜听得眼睛发亮,忍不住赞扬道:

   “谢大人果然不愧是谢大人,就这么办吧!”

   等谢安离开后,司马曜又对司马道子道:

   “道子啊,你还是太年轻了,思考事情的角度不如谢安大人成熟。”

   “今后你要多学习他,这样才能更好的给朕和大晋出力!”

   司马道子的脸色立刻就如同死了爹一般难看。

   作为一个刚刚二十岁的年轻人,司马道子什么都可以丢,就是不能丢脸。

   偏偏今天却被谢安在自己皇兄面前啪啪打脸。

   这种朝堂大事还很快就会传遍整个朝廷,也就是说司马道子即将丢脸到整个朝廷所有人耳中,甚至是全天下所有人耳中。

   一想到这里,司马道子就恨不得带兵冲进谢家,把谢安全家统统都杀掉。

   但他很快就意识到扬州的兵力都在谢安、谢玄这对叔侄手里,他这个录尚书事只是名义上的,光杆司令一个。

   离开御书房后,司马道子咬牙切齿地开口。

   “就你谢家厉害?”

   “你不是北伐吗?本王这一次就不给你足够的军需粮草,我倒要看看你谢玄能北伐到哪里去!”

   司马道子说完这句话后好像瞬间打通了任督二脉,嘿嘿地冷笑起来。

   “没错,本王可是录尚书六条事,今后你谢玄,不,所有谢家将军麾下的军队都别想有足够的粮草、军需和人员补充了,哈哈哈!”

   司马道子放声大笑,得意洋洋地离开了。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顿时无语。

   【秦始皇嬴政:这司马道子是个弱智吗?】

   【汉武帝刘彻:北伐这种国家大计都能被司马道子用来当成政治斗争的工具?】

   【光武帝刘秀:司马道子是不是忘了,谢玄北伐收复的就是他们司马氏的江山?】

   【魏武帝曹操:现在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吧,司马氏建立的王朝无论以多么离谱的方式灭亡都是活该!】

   历朝皇帝感觉曹操说的很对,纷纷表示赞同。

   季汉世界中,刘禅发出感慨。

   “可惜司马懿老狗已经死了,否则的话他看到历朝皇帝对他的鄙夷,说不定就活活气死了,哈哈哈!”

   赵云坐在一旁,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

   “陛下覆灭司马氏晋国,让五胡乱华再也不可能发生,这才是对华夏真正的幸事。”

   “司马氏能作为大汉三度光复的垫脚石,也算是他们对华夏的一点小小贡献了。”

   刘禅点了点头,敲了敲面前一颗死不瞑目的脑袋,笑道:

   “司马老狗,听到了吧?”

   这颗和王莽一样被炮制过的司马懿脑袋发出几声闷响,静静地看着刘禅也不说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