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2008章 曹魏的被动,张飞劝说刘备入局

  李渊这一拍桌子,立刻就让他面前正在读书的诸多皇子皇孙们吓了一大跳。

   几秒钟后,李渊回过神来,对众人淡淡道:

   “你们继续读书,不用管。”

   众人:“……”

   您这动不动就一惊一乍,勃然大怒喊着要杀人,大家能好好读书吗?

   外面传来声音。

   “陛下驾到!”

   李世民走了进来,有些意外地看着李渊。

   “父皇怎么会想到来学堂的?”

   李渊哼了一声,吹胡子瞪眼睛地指着金幕。

   “你没看到这李儇都已经窝囊废成什么样子了吗?”

   “朕必须要好好抓一抓这个教育问题,不能让大唐将来的龙子龙孙们和李儇一样废物!”

   几秒钟后,李渊对着李世民露出一丝笑容。

   “世民,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如今的李渊面对李世民还真没啥心理优势。

   毕竟李世民的强悍众所周知,在大唐中李渊那些老臣们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李世民想了想,认真点头。

   “父皇能来教导这些子孙,那是他们的运气。”

   说着,李世民板起脸,对着面前诸多皇子皇孙道:

   “尔等若是有人不听从太上皇的旨意,那就滚去边疆喝西北风吧!”

   此时,金幕中诸多弹幕正在不断飘过。

   【汉武帝刘彻:你们还真别说,这黄巢运气挺好的。】

   【秦始皇嬴政:不都说高门子弟很有风骨吗?这崔璆直接就投降黄巢了,风骨何存?】

   【唐太宗李世民:呵呵,这些个世家门阀之中各种腌臜事情可多得很,崔璆能做出这种事情来也不奇怪。】

   【光武帝刘秀:说得没错,世家子弟竞争压力巨大,只要有一个出头的机会,他们肯定是不择手段往上爬的。】

   很多人都以为世家子弟就是舒舒服服享受一辈子。

   但事实上越是高门子弟,竞争就越激烈。

   谁当了家主,谁就能享受到家族内部更多的资源。

   若是躺平摆烂,那不但会被父母兄弟嫌弃,还会被整个家族中人瞧不起。

   甚至外人都会吐槽:“身为高门子弟却毫无政绩,白瞎这么好的投胎了!”

   周围的环境每个人都在努力往上爬,那自己又如何能独善其身呢?

   崔璆既然已经被俘虏,效忠黄巢也就成为了仅剩下的选择。

   自杀反而是最蠢的。

   崔璆不死,清河崔氏还可以将崔璆当成一个放在黄巢身边的投资棋子。

   崔璆若是死了,他的家人对清河崔氏就没有任何用处,只能被抛弃。

   就在金幕中皇帝们进行着讨论之时,三国世界中的三名皇帝则都投入了紧张的谋划之中。

   孙权站在建康城头,紧张地注视着江面上的激战。

   轰轰轰!

   双方多艘战船不断来回于江面,猛烈轰击着对方。

   时不时就有战舰被打得四分五裂沉入江水之中,但更多的战舰紧接着就会加入战场。

   双方岸边的火炮在此刻反而陷入沉寂。

   主要是两边战舰挨得都很近,一个瞄准不好,很容易把自家的战舰给误炸了。

   两边火炮都仅仅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水平,还远远做不到指哪打哪。

   看着看着,孙权脸上也露出了极为震惊的表情。

   “这个曹阿瞒究竟是哪里来的这么多内河战船?”

   东吴当然很清楚这些年来曹魏一直在建造远洋水师,打算和东吴在西太平洋一较高下。

   可内河战船和远洋水师压根就不是一回事,从船体构造、火力配置等各方面来说都大有不同。

   曹魏突然拿出了这么一支足以和东吴内河水师抗衡的舰队,实在是让东吴君臣震惊!

   在孙权身边的诸葛恪见状深吸一口气,道:

   “陛下,不如将咱们的内河水师撤回,先用岸防炮来负责拦截就行。”

   孙权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便下令道:

   “先撤军!”

   很快,江面上的东吴水师战舰纷纷撤回港口。

   长江北岸,曹仁和张辽看到这一幕,都露出了笑容。

   曹仁开口道:

   “文远,咱们大魏的内河水师战舰的确和东吴有一战之力!”

   张辽也是颇为兴奋地开口道:

   “如此一来,就能有机会一雪赤壁之耻了!”

   赤壁之战,绝对是曹魏每一名大将心中最难以忘记的耻辱时刻。

   百万大军,投鞭断流。

   却在赤壁折戟沉沙,大败而归。

   除了后世的淝水之战,再没有哪一场南征战役输得这么惨过。

   曹仁微微一笑,道:

   “孙权将水师撤回,应该是不清楚咱们的虚实,打算用岸防炮来消耗一下咱们。”

   “验证完咱们水师的威力,接下来就可以开始了!”

   镜头一转,到了魏国皇宫之中。

   “什么,琅琊被吴军攻克?”曹操听到这个消息之时,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过了好几秒,这位曹魏皇帝才气急败坏地怒吼起来。

   “琅琊也是有一支强悍兵马在的,怎么如此轻易地就被攻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