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860章 陈友谅喜获内应,历朝皇帝感觉有问题!

  在刘邦面前正饮宴的群臣闻言,也是忍俊不禁。

   曹参笑着举杯调侃了一句。

   “陛下或许忘了,大元开国之祖忽必烈也有一个别名是‘刘必烈’呢。”

   众人听到这里,彻底绷不住了,纷纷大笑出声。

   刘恒赶忙打圆场:

   “父皇息怒。之所以这么多个政权用大汉,不正说明大汉深入人心,纵然在千百年之后也是华夏图腾吗?”

   刘邦顿时转怒为喜,频频点头。

   “还是朕的恒儿会说话,就是这个道理嘛!”

   刘邦拿起酒杯,得意洋洋地举起。

   “各位,敬所有的汉人!”

   顿了顿,他又补充一句。

   “不包括陈友谅这个大汉!”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采石矶码头,陈友谅旗舰“混江龙”。

   在成百上千艘战船中,这艘巨舰依旧是最为醒目的。

   远远看去,如同一栋小型宫殿在水面上漂浮。

   走近一看,更是会被它的巨大所震惊。

   楼船内部宽阔的船舱中,刚刚自封汉王的陈友谅正大宴群臣。

   他身材魁梧,面容粗犷,一双鹰目透着狠厉。

   头顶皇冠和身上龙袍颇有大宋帝王风格,说话时声音低沉。

   “各位,大汉取代天完只是第一步。”

   “拿下集庆,便是第二步!”

   作为一个篡位者,陈友谅不想在曾经天完政权的根据地湖北武昌定都。

   应天府这座多朝古都,才是陈友谅心中的最佳选择。

   便在此时,一名亲兵快步而入。

   “大王,这有一封密信!”

   陈友谅心中顿时一紧,暗想:

   “难道巴蜀的明玉珍造反了?”

   明玉珍一直以来都是忠心于徐寿辉的。

   此次陈友谅之所以要特地把徐寿辉带到朱元璋眼皮子底下的采石矶再杀掉,就是为了让明玉珍等人来不及捣乱。

   否则,前方和朱元璋交战,后方明玉珍从巴蜀突袭武昌抢走徐寿辉自立,那陈友谅就真要崩盘了。

   等陈友谅攻克了应天,明玉珍再怎么胡搞瞎搞,也阻碍不了陈友谅的大局。

   陈友谅颇为担忧地拆开信,看着看着,脸上的表情却逐渐舒展开来,露出笑容。

   “各位,真是天助我也!”

   “你们都来看看这封信,朱葛麾下的康茂才愿为内应,引我军入秦淮河!”

   秦淮河,就在应天府城墙旁边。

   一旦让陈友谅的诸多巨舰驶入秦淮河,用战舰上的大炮轰击应天城墙……

   陈友谅眉飞色舞地开口:

   “最多三天时间,应天就是我们的了!”

   众人闻言先是惊愕,随后也都大喜。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小小朱葛,如何能跟大王的大汉相提并论呢?”

   “大王才是真正能一统天下的人啊。”

   但也有人感觉不对。

   坐在旁边的陈友谅心腹谋士张必先就皱起眉头。

   这种感觉……

   张必先思考了一会,还是忍不住开口。

   “大王,朱葛诡计多端,须谨防此事有诈。”

   陈友谅摆了摆手,打断了张必先。

   “康茂才此人我是知道的,他当年多次和朱葛交战,若非元廷始终不给他调派援军,朱葛早就被他剿灭了。”

   “他也是实在没办法才投降的朱葛,如今本王携六十万大军而来,他背叛朱葛是理所当然。”

   “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按信中约定,直取龙湾!”

   一条弹幕便在此刻飘过。

   【汉高祖刘邦:哦豁,这难道是朱元璋的计策?】

   【汉武帝刘彻:看着很像是假投降啊。】

   【唐太宗李世民:康茂才这个人的资料没有出现在金幕视频中,不太好判断,但朕也倾向于是假投降。】

   【宋太祖赵匡胤:陈友谅不会这么简单就上当吧?】

   【元世祖忽必烈:陈友谅有没有在这一次上当,朕不知道。但朕知道他死定了。】

   大明世界。

   朱棣看了一眼朱元璋,发现朱元璋表情很是严肃地看着金幕,忍不住道:

   “父皇,陈友谅一个手下败将,您轻松点嘛。”

   朱元璋愣了一下,随后表情明显放松不少,微笑道:

   “朕也是回忆起当年,有点代入了。”

   朱棣见状,越发好奇。

   “父皇,您对陈友谅为何如此重视呢?”

   “就因为他的疆域最大,实力最强吗?”

   朱元璋心情还算不错,对朱棣的语气也温和不少。

   “朕问你,建立一个国家,最需要的是什么?”

   朱棣不假思索地开口。

   “足够完整的制度!”

   作为史书有名的明君,朱棣当然不可能连这点常识都没有。

   朱元璋嗯了一声,语速缓慢地开口。

   “在当时的天下,刘福通、张士诚、方国珍等人所建立的政权压根就没有制度可言。”

   “唯有陈友谅,他的大汉及其前身天完国,却有一套真正意义上的治国制度!”

   天完政权最高行政机构为莲台省,也就是大元中书省改名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