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820章 刘弗陵成年礼,秦始皇道破权力对人心的掌控

  东汉世界中,刘秀看到这里微微点头,皇冠上垂落的旈珠随之一阵晃动。

   “霍光说的其实并没有错,大汉当时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

   作为亲手终结了王莽新朝混乱,重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秀对这方面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刘庄有些不解:

   “不对吧父皇,那武帝后期再乱,也不可能比王莽伪朝的时候更乱啊。”

   王莽的新朝那可是正儿八经的战火延绵,席卷了整个北方。

   也就长江以南的南方稍微好一点,可当时的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恐怕都没有超过三成,基本上没什么参考性。

   刘秀笑了笑,看向丞相宋弘。

   宋弘会意,开口解释道:

   “太子殿下,武帝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死人,而是在于大家太穷了。”

   “所谓穷则思变,当全天下的人都穷,而且还穷了整整五十年,危机的爆发也就是一瞬之间。”

   邓禹赞同地开口道:

   “谁说不是呢?霍光接手的大汉其实就是满地柴薪,只需要一点火星就能立刻点燃,蔓延全国。”

   “此时别说是开战了,哪怕是匈奴入侵也必须要小心应对,尽量不征召大军迎击。”

   耿弇嘿了一声,开口反驳道:

   “老邓,你这话我就不同意了。天底下哪里有被入侵还能不召集大军反击的道理?”

   “大汉的老百姓不至于怂到这种地步!”

   邓禹笑而不语。

   刘秀笑道:

   “主要还是李广利的两次失败,对大汉的国力折损太严重了。 ”

   “唉,葬送在李广利手中的大汉精锐可是超过了十万人!”

   十万兵马,对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忽略掉的数字。

   刘彻一朝出征,单一一路兵马的最大数字也就十三万人。

   刘庄点头,有些庆幸地开口道:

   “还好这个时候的匈奴也陷入了内乱争斗之中,若是再来个乌师庐之类的单于,恐怕大汉就有大麻烦了。”

   刘秀哈哈一笑,道:

   “那也不至于。匈奴内乱是结果,导致匈奴内乱结果的本身就是大汉数十年如一日的战略攻势。”

   “匈奴国力原本就不如大汉,还需要耗费资源来应对和大汉之间的战争,拖了这么多代单于才爆发内部矛盾,已经是相当难得的事情了。”

   卫青和霍去病在世的时候,大汉属于用军队直接杀戮匈奴人。

   等卫霍去世后,大汉则是靠着一次次战争来消耗匈奴为数不多的资源。

   资源没了,内部矛盾自然就多了。

   偏偏大汉的战争还在继续,资源还越来越少,内部矛盾自然也就越来越激烈。

   内乱不爆发才怪了。

   刘庄闻言,心中突然有些震撼。

   即便是站在刘庄现在这条东汉世界线来看,匈奴都是有史以来人类最为强大的草原帝国。

   但就是这样的强悍帝国,竟然也被大汉用一次次的战争,活生生地拖垮了。

   考虑到国情制度和地理条件的不同,大汉每次发动战争耗费的资源都必然比匈奴更多。

   可以想象,大汉要做到这一点,究竟得投入多么巨大的资源!

   刘秀突然笑道:

   “还好汉武大帝毕竟还是有点良心,没有给老百姓打欠条。”

   “不然的话,朕怀疑他能把欠条打到三十年之后去!”

   刘庄不由无言。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霍光推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让汉朝的国力得以从刘彻时代连续数十年的穷兵黩武中逐渐恢复过来。】

   画面中,霍光一如既往带着群臣议事。

   “陛下,臣等已经形成决议,还请陛下圣裁。”

   霍光的礼节和语气也一如既往的恭敬。

   刘弗陵迟疑片刻,突然开口道:

   “此事是否值得商榷?”

   霍光身体稍微停顿了一下,恭敬道:

   “陛下说要再商量,那臣等继续商量便是。”

   又过一会,另外一名大臣站了起来。

   “陛下,臣等皆认为,方才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没有别的可能性比这个方案更好了。”

   刘弗陵沉默片刻,身体微微颤抖。

   但最终,这位少年皇帝还是带着几分无奈的语气点头。

   “明白了,就按照这个方案去做吧。”

   霍光恭敬弯腰:

   “老臣遵旨。”

   散朝之后,刘弗陵脸色难看地回到了后宫。

   “这个霍光,这个霍光!”

   “表面恭恭敬敬,但从来就不肯听朕的任何意见。”

   “还以为朕是一个黄口小儿吗?”

   刘弗陵愤恨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皇帝刘弗陵很快发现,在缺乏其他人牵制霍光的前提下,尚未亲政的自己对朝政大事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整个大汉朝廷都在霍光的控制之下运转。】

   【必须要指出来的是,霍光控制之下的朝廷其实相当高效而有序,但这显然并非刘弗陵愿意看到的结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