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2351章 谢安被当面质疑,自爆理论引发刘邦兴趣

  太子符丕迟疑了一下,忍不住开口道:

   “父皇,将士们才刚刚打完凉国,此刻若是再出动的话恐怕不妥。”

   “而且国库为了供应灭亡凉国的战争也支出了大量物资,不如等明年再征讨代国吧。”

   作为前秦太子,符丕从小就由王猛亲自教授,深受王猛理念影响。

   若王猛还活着,肯定也是不同意苻坚这么干的。

   其他几名大臣也纷纷开口。

   “陛下,臣觉得太子之言有理,大秦一年内连续发动两场战争还是过于勉强了。”

   “陛下,等明年或者后年再出击也来得及。”

   听着众人的劝阻,苻坚脸色变得阴沉。

   砰一声,他直接拍桌。

   “够了!”

   “朕问你们,区区一个拓跋鲜卑的代国到底有什么好怕的?”

   “拓拔什翼犍都已经老到掉牙了,朕随随便便就能踏平他。”

   “都别废话了,朕说要灭掉代国,那就一定要灭掉他!”

   【在苻坚的坚持下,刚刚于八月份灭亡前凉的前秦经过一番短暂准备,于十月份发起了对代国的战争。】

   这一次,领兵的主帅是前秦皇族,幽州刺史、行唐公符洛。

   邓羌、俱难、赵迁、李柔等诸多前秦将领率领北方各州兵马加入到符洛麾下,参与到这场战争中。

   臣服于前秦,在河套地游牧,和代国拓跋鲜卑是多年死敌的前秦匈奴首领刘卫辰则率领所部两万匈奴骑兵作为先锋、向导。

   秋天的草原光秃秃的,邓羌策马前进,正在听着身旁的尚书赵迁开口。

   “邓大人,我总感觉这一次大秦出兵太勉强了。哎,国库都要耗尽了。”

   邓羌哼了一声,有些不太相信地开口:

   “王猛大人去世才一年,国库就耗尽了?”

   赵迁摆了摆手道:

   “你想想咱们大秦这些年吞并了多少地方?前两年才刚刚吞掉了蜀地,还要常年维持五万大军镇守,防止晋军反攻。”

   “今年打前凉出动十万人,现在打代国又出动十万人。”

   “长安有五万留守之兵,荆州五万,淮北又五万,仔细一算今年咱们需要维持四十万大军的后勤,你说这国库怎么可能顶得住?”

   “四十万?”邓羌也不由吃了一惊,“这是有点多了。”

   赵迁忧心忡忡地开口。

   “太子殿下都劝说过陛下了,可陛下还是执意出征。”

   “我真担心陛下接下来会变得越发穷兵黩武,让咱们这个大秦重蹈秦始皇那个大秦的覆辙啊。”

   邓羌呵了一声,不以为然地开口道:

   “你想多了,咱们的大秦绝对是历史上最强的大秦,不是嬴政那个大秦能比的!”

   大秦世界中,坐在龙椅上的秦始皇重重地冷笑一声。

   “这个邓羌还挺飘的,居然都能嘲讽朕了。”

   扶苏也是颇为不高兴地开口。

   “苻坚如此穷兵黩武,怎么好意思说咱们大秦……呃。”

   扶苏突然顿住,表情变得微妙。

   说起穷兵黩武这方面,秦始皇的大秦在历史上可是相当权威的。

   秦始皇明显也想到这一点,突然变得沉默。

   金幕上已经有诸多弹幕飘过。

   【汉高祖刘邦:朕有一种预感,苻坚这小子估计是个杨广类型的。】

   【隋文帝杨坚:……忘了杨广吧,咱们提点别的朝代败家子不行吗?】

   【光武帝刘秀:一年打两场灭国之战,这也太急了。】

   【汉武帝刘彻:朕比较好奇的是,东晋那边就没有一点反应吗?】

   金幕中画面改变,正好出现了东晋皇宫大殿。

   王坦之忧心忡忡地开口道:

   “秦国灭掉了凉国,现在又进攻代国,大晋真的不想办法救一下吗?”

   众人目光落在谢安身上。

   谢安正在气定神闲地喝茶。

   吹了吹滚烫的茶汤,在众人焦急的等待中,谢安一口,一口,又一口地喝完了。

   放下茶杯,他这才气定神闲地开口。

   “秦国一年两度开战,穷兵黩武,必然导致国库空虚民怨沸腾,这是好事。”

   “既然对大晋来说是好事,那大晋为什么要去改变呢?”

   王坦之皱眉,语气不善地开口道:

   “谢大人,你在想什么呢?秦国地盘越来越大,灭掉代国之后整个北方都归它了,难道我们不需要阻止?”

   谢安笑呵呵地点头道:

   “对,不需要啊。”

   众人:“……”

   也没听说过喝茶喝多了脑子会不正常啊。

   难道谢安偷偷地在茶汤里加了魏晋名士们最喜欢的迷幻药五石散?

   谢安气定神闲地继续开口道:

   “秦国的根基是氐人而不是汉人,它越是扩张,氐人占整个国家之人口比例就越小。”

   “以少数胡族而统治其他大部分的汉人和诸胡,怎么可能不出问题呢?”

   “所以啊,秦国的地盘越大,它将来崩坏的速度就会越快。”

   “这不是好事又是什么?”

   王坦之沉默良久,无语地摇了摇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