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开局被流放,我要造反

第129章 贾将军因何发笑?

  龙椅之上,永安帝怒目圆睁,仿佛一头发怒的狮子,刀剑一般的锐利目光一一扫过众臣。

   “危难当头,尔等身为重臣,不思如何退敌,反而互相攻讦,简直岂有此理!”

   永安帝愤怒的嘶吼声在殿内回荡着。

   群臣连忙跪地高呼:“臣等知罪”

   但就在这时,殿内突然响起一声极其突兀的笑声。

   “呵呵呵”

   众人跪在地上,寻声望去,却见贾瓒独自一人站在人群之间,垂眸俯瞰众人,脸带不屑之色。

   “贾将军因何发笑?”

   有人看不惯他这般嚣张,出言斥道。

   贾瓒摇摇头,笑道:“我笑内阁无谋,群臣少智。”

   “你……”

   他这话算是开了地图炮,殿内不论文武,皆跳出来要与他对喷。

   但人还未出列,便被各自的老大给死死的拽住。

   你跟他对喷,能喷出个什么结果出来,他可是丝毫不会顾及自己身份的,什么样的粗鄙之语都敢往外说,比那帮勋贵们还不如。

   一方引经据典的驳斥,另一边却不管不顾的骂街,你怎么可能喷的过他。

   贾瓒却懒得理会这些人在想些什么,躬身对永安帝一礼,道:“陛下,长安九关早在多日之前便已经紧锁关隘,此番萧关被破,定然另有隐情。”

   萧关地处要害之地,易守难攻,哪里是这么容易被攻破的。

   这里边若是没有什么事,怕是连鬼都不信。

   “但现在并非是计较这些的时候”贾瓒缓缓道:“既然刚刚得到消息,说明萧关被破时间尚短,大可趁敌立足未稳之际,出奇兵夺回萧关”

   永安地捋着胡须,想了下,问道:“爱卿的意思是,出动折冲军?”

   现在的长安,除了禁军,能出动的也就只有折冲军了。

   “不错”

   “这……”,永安帝有些犹豫。

   京营已经去了山西,折冲军若是也走了,京畿地区一旦出了什么变故可如何是好。

   贾瓒瞧出了他的担心,开口道:“陛下,关中的情况,好过晋地太多,并无叛乱迹象,此时出动折冲军,与大局无碍,更何况,夺回萧关,也不必调动整个折冲军。”

   这时,一直坐在一旁,始终都未出声的忠顺王,突然起身出列。

   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小贾将军所言有理,关中乃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哪怕历经蝗灾,也无多大动乱,更何况还有五军都督府、锦衣府、京兆府的兵丁可以调用,必能确保关中安稳。”

   永安帝听到两人的话,又是一番犹豫,最终还是点头同意。

   相对于晋地,关中的安稳才是更为紧要的,若是放任萧关落入叛军手中,一旦战火从晋地蔓延至关中,大梁天下危矣。

   得到允许,贾瓒不再耽搁,虎符到手后,便告退出宫,直往西郊大营。

   等他走了之后,永安帝扫了一眼殿内群臣,低头思索了一会,忽然嘴角缓缓上扬,徐徐道:“方才有人提议,让朕与太上皇移驾洛阳,朕以为……颇有道理。”

   “陛下!!!”

   “陛下不可!!!”

   水溶和忠顺王大惊失色,连忙出列。

   忠顺王跪地恳求道:“区区叛乱,不成气候,萧关有小贾将军前往,必能轻易夺回,关中目前尚算平稳,陛下若是此时移驾,会极大打击前方将士士气,臣请陛下三思!”

   水溶更是跪地泣声道:“臣敢拿项上人头担保,关中必不会出现动荡,绝不会危及陛下与太上皇,还望陛下三思。”

   现在虽然局势危急,但只要永安帝与太上皇还在长安一天,便能极大的稳定民心、

   可若是永安帝和太上皇跑到了,那关中会发生什么?

   参考北宋靖康之变就能明白。

   金军南下时,宋徽宗紧急禅让给了他儿子,自己跑了。

   就是他这种没有丝毫骨气的行为,使得汴梁守军士气低落,民心散乱,才导致金军轻而易举的攻破了汴梁。

   封建时代,皇帝其实就是一面旗帜,只要这旗还在,不论情况有多紧急,下面的人心里都有底。

   可若是还未打起来,军旗自己跑了,那会让士兵们怎么想?

   皇帝老儿都跑了,那还打个屁,咱们也跑吧。

   哪怕到最后没跑掉,剩下的人也没了打下去的心气儿。

   龙椅之上,望着苦苦哀求的二王,永安帝面无表情,但藏在冕旒之后的眼中,却满是笑意。

   原本就想要跑路的那些大臣,一看皇帝本人都有了这种想法,顿时跃跃欲试。

   正当他们要出列时,便听永安帝道:“两位爱卿所言,朕自然明白,大敌当前,朕岂能临阵退缩?”

   地上跪着的两位王爷,听到他的话,顿时抬起头来,一头雾水的望着他。

   你话前后矛盾的,是要干嘛?

   忽然,忠顺王脑海中闪过一道亮光,顿时惊讶的望着永安帝,嘴角也不由得上扬起来,心中不禁感叹:不愧是你呀皇兄。

   便听永安帝高声道:“朕就在长安,别说被破的是萧关,便是定鼎门被破,朕也不会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