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第713章 踏上归途

  齐君环是不想招惹晋国吗?那肯定不是。

   齐国一直认为晋国偷走了他们的霸主宝座,稍有实力就想将晋国掀翻在地。

   另一层因素,周王室与齐国血浓于水,两者愈走愈远是近二三十年才出现的趋势。

   周王室一直对晋国高举“尊王攘夷”大旗很不舒服,哪怕晋国对周王室表现得再恭敬,周王室仍旧是无法接受的心态。

   为什么周王室对晋国会是那样态度?可以说是有太多的原因了。

   要论起来,周王室对晋国最大的不爽,莫过于捏着鼻子认下“曲沃代翼”的事实。

   小宗代大宗这种事情,确确实实是对周王室制定的秩序破坏性最大,乃至于可以说是到了动摇周王室统治根基的地步。

   晋国先发生“曲沃代翼”事件,后面又取代齐国成为新任霸主,两件事情算是捅了周王室的肺管子。

   可以说,但凡周王室有实力,不可能让晋国完成那两件事情。

   偏偏周王室就是没有了实力,无法进行阻止与否认,也没有那种胆子,只能暗戳戳一直给晋国的霸业捣乱了。

   有明确迹象显示的次数,周王室就给了齐国四次指示,要求齐国挑战晋国的地位。

   无一例外的情况,齐国一次次被晋国摁在地上捶。

   而周王室每一次看到齐国挨打,一概就是一声不吭。

   明晃晃的就四次,不为人知还不知道多少次。

   齐国固然是想将霸主宝座抢回去,经不住一直被周王室当枪使,到齐顷公当政时期,齐国就不怎么爱搭理周王室了。

   齐君环决定不给晋国捣乱,跟他亲眼看到发生在“临淄”城外的大战有关。

   当时,齐国把郤锜恶心坏了,闹到郤锜搞出私仇公报的操作,晋军就在“临淄”城外近乎全歼了出战的齐军。

   因为楼令在那一战干出“俘将夺旗”的战绩,所以齐君环对楼令的印象无比深刻。

   后面,齐君环一再收集猛将,只能说不是在瞎胡闹,真的想要找到像楼令那般勇猛的人,复刻楼令那种神奇的表现。

   而齐国之君收集勇士的事情在齐惠公当政时期便在做,到齐顷公是为了缓解国内治安问题在做,轮到齐君环……,不是楼令出来给齐君环强烈印象,只能说历史上的“灵公”谥号并没有给错。

   为什么齐君环会同意楼氏求娶齐国翁主,除了楼氏是晋国的卿位家族之一,以及齐国需要来自楼氏说服晋国君臣同意对莱国动武,跟齐君环本来交好楼氏的意愿极强脱不开关系。

   在之前,齐君环明确知道齐国打不过晋国,选择了猥琐发育。

   所谓的猥琐发育不止是默默耕耘,包括了吞并莱国的这一个目标。

   现在?看上去就是晋国处在举世无敌的强大阶段,齐君环脑子又没有什么大病,更没有与晋国争锋的心思。

   所以了,齐君环历史上获得“灵”这个谥号,真不是因为他在处理国家大事上犯了多大的错,其实就是他喜欢折腾自己的大臣而已。

   齐国君臣从楼令这里再一次得到答案,既晋国并不会阻止齐国对莱国动武。

   楼令的用词没有模糊的地方,明确表示不会阻止。

   等齐国攻打莱国且实施吞并?齐国又没有向晋国征求吞并莱国,更没有获得晋国的允许,届时要是晋国介入,摆明就是属于两码子事情,绝对不算楼令说话当放屁。

   认真来讲,齐国君臣脑子没有坏,他们哪敢明晃晃告知晋国要将莱国吞并呢?

   这种事情,一般就是先干了再说,后面的事情等后面再处理。

   现阶段的齐国君臣就一种心态,真要是晋国介入,大不了就启动贿赂大法,不相信以贪婪着称的晋国卿大夫无法买动。

   齐国吞并莱国之后,晋国想要干什么,属于是齐国君臣见招拆招的阶段了。

   在事先,齐国君臣不也是多做一手准备吗?他们正在加强与楼氏的关系。

   姻亲也是亲戚,楼氏刚娶了齐国的翁主,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因为齐国君臣明确知道当前阶段打不过晋国的关系,他们更加需要拉拢楼氏,最后哪怕晋国讨伐齐国,通过楼氏向晋国有条件投降,比如吞并莱国的事实不变。

   两国之间存不存在可以帮忙转圜的人物,区别简直是大到天与地。

   晋国与楚国好几次因为争夺霸主宝座,搞到近乎步入不死不休的格局,一次次都是有人转圜才让战争保持常规化。

   如果没有人转圜?以为进行了数十年争霸战争的晋国和楚国,双方还能保持适可而止的交战方式吗?

   看看郤锜就任晋国中军将之后,出现的格局变化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以前华元是晋国中军将栾书与楚国令尹子重的共同朋友,两国有华元这个人可以充当沟通的桥梁。

   现在,不管郤锜是不听劝,亦或是没有人能够劝得动,反正就是跟楚国的默契已经变得不存在了。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因为郤锜担任晋国的中军将,没有搭理试图进行转圜的华元,闹到战争蔓延到楚国的本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