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第512章 什么叫老牌投降国啊

  郑国对于晋国的恐惧空前浓烈,一切只因为晋国去年出动四个军团与楚军爆发旷世大战,历经内乱的晋国又在今年再次出动三个军团,觉得晋国君臣疯了的同时,惊诧晋国的底蕴还真是深厚且舍得。

   没搞懂状况?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国家可能势力范围广袤,人口也是众多,不一定能够将人口与资源利用起来;一个有着众多人口且不缺资源的国家,能够将人口与资源利用起来,即便是屡战屡败也是一个令人害怕的国家。

   晋国可没有屡战屡败,他们甚至时不时就爆发一场内乱,结果还能一次次派遣大军出征,怎么可能不令人感到畏惧。

   “楚国一样疆域广袤且人口众多,看似对一次次的损失不甚在乎,却是不像晋国表现出来的执行力。”

   “楚国答应出兵救援,从答应下来已经过去三个月,征召命令却是没有下达。”

   “晋国去年又是大战又是内乱,今年春播结束就有十余万大军南下。”

   “从晋国与楚国的执行力来看,在争霸的决心方面,显然是晋国君臣的决心更大!”

   讲那些话的人是郑国的公孙侨。

   对公孙侨这个名字感到陌生,可以称呼子产。

   只不过,子产是公孙侨的“字”,不是像楚国重臣会有一个以“子”为前缀的“号”。

   看子产的前缀能够知晓其人的出身,他的祖父正是郑穆公,父亲是公子发。

   今年,子产不过才九岁。

   公子发看着年幼的儿子侃侃而谈,讲得话还听起来非常有道理,由于早已经习惯的关系,倒是没有感到多么震惊,有得只是高兴后继有人。

   “十余万晋军南下,抵达都城之前未历经一战,兵临城下也不着急作战。你觉得他们愿意大打吗?”公子发会经常询问子产的意见,儿子有这种才能,问起来没有觉得羞耻。

   子产苦笑说道:“他们是来复仇啊。”

   去年,郑国趁晋国内乱实施入侵。

   当时的子产就觉得庙堂的老爷们一定是脑子被门夹了!

   晋国很强!

   楚国也很强。

   郑国为了生存一直在晋国与楚国来回投降。

   结果怎么回事?郑国竟然敢主动侵略晋国!

   脑子没有被门给夹坏,能在实力完全不如人的时候,干出入侵强国的事情?尤其还是用偷袭的方式,并且是趁着对方内乱去偷袭。

   简直是太遭人恨了啊!

   是的,去年郑国没有对晋国宣战,出兵偷袭了晋国的“虚”和“滑②”两个地方。

   到现在,子产面对公子发的提问,脑子里想的是:“父亲看起来也不太聪明的样子。”

   讲事实就是,郑国这数十年来干了太多令人窒息的操作,一看就是庙堂皆尽蠢货。

   拿一件最简单的事情来评价,一个国家一点都不在乎自己的信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当权才能干出这种事情?偏偏郑国不是一代人两代人那样干,足足三四代人那样操作了。

   结果是什么?郑国拿投降成为习惯之后,不止得不到晋国和楚国的丝毫信任,搞得当今天下没有诸侯瞧得上郑国。

   偏偏郑国欺负不敢动真格的宋国能够打赢,搞得郑国君臣还以为自己起码欺负晋国和楚国之外的国家没有问题。

   其实,那是楚国给予宋国极大的压力,宋国常年拿出七成以上的兵力在应对楚国,从来没有认真应对过郑国。

   郑国因为总是能够从宋国占便宜,导致郑国君臣真心觉得自己不弱。

   很矛盾的地方在于,觉得自己不弱的郑国,他们每一次面对晋军或是楚军又总是会被摁在地上摩擦。

   “去年,齐国、鲁国等诸侯,他们坐视晋国与楚国大战。”公子发说道。

   子产知道公子发什么意思,无非就是怀疑晋国无法镇压诸侯。

   现在知道子产为什么会觉得郑国大臣素质堪忧了吧?

   晋国与楚国在“赭丘”一战,晋军取得大胜。

   然后,郑国君臣以为晋国内乱了一次,并且晋国的内乱持续不到一年,认为晋国要不行了。

   晋国频繁发生内乱,暂时没有因为内乱而无法对外用兵,甚至内乱之后对外用兵得更凶。

   “去年,诸侯并未坐视。”子产说道。

   晋军与楚军在“赭丘”大战的时候,晋国阵营的诸侯联军正在帮助宋国抵御楚军的入侵,哪能够算是坐视。

   别说晋国在“赭丘之战”获得大胜,正是对诸侯最有威胁力的阶段,一个人脑回路正常的话,怎么会出现晋国不行了的错觉。

   父子俩正聊着,有家臣前来禀告,说是晋军正在抵近。

   “去看看。”公子发提议。

   子产自然跟上。

   公子发当然是郑国的公族,只是他本人没有太大的权势,家族实力也只能算一般般。

   他们随大流上了城墙,对外看去已经看到列阵静立的晋军。

   城外不止有晋军。

   不是到了迫不得已的窘境,没有守军会在进行城池保卫战的时候,将所有部队缩回城内,一定会在城外保留相当数量的部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