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

第66章 大战落幕

  赵奎见到这么多百姓冲了过来,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如果赵国百姓也能如此护主,他何苦沦落至此。

   “秦国陛下,当真是逆天手段啊”

   以前的秦国,他太清楚了,可如今,要不是亲眼所见,打死他都不信。

   百姓不畏生死的冲进战场,这得是多拥护这位君主?

   可之前秦国陛下窝窝囊囊大半辈子,这眼见要入土了,竟然短短几年之内成了明君。

   百姓战力虽然不咋地,可场中的战士早就疲惫不堪了。

   而且,百姓也太多了,后面一直源源不断的有百姓往战场里冲。

   妥妥的碾压了啊。。。

   赵奎见此已经有了溜走的想法,可看了看还在战斗的王猛等人,他颓然一叹。

   赵国已经没了,他能去哪?

   去其他国能做什么?

   只要不傻,恐怕没人会救一个亡国之君吧?

   最后结果嘛。

   赵奎死的挺惨的,被老百姓群殴死的。

   之后,秦老三又率军把吕蒙救了出来。

   万人队伍,只剩下了区区百人。

   这场战斗是胜了,可却是惨胜,要不是有百姓,恐怕惨胜都没有。

   “还能战的人,把边境城池守好,以防被趁虚而入,还有百姓。。。。”

   秦老三话还没说完,直接就昏死了过去。

   “陛下~”

   “快,回秦都”

   还有战斗力的人都留了下来,伤势过重的全部和秦老三一起朝着秦都而去。

   韩信和吕蒙带着一部分兵力守着齐国边境城池。

   王猛等人也分成了两拨,一拨守着燕国边境,一拨驻扎在了原来的韩国的城池,以防楚国突然发兵。

   城池内,秦老三等人的伤势只做了一些简单的处理。

   大军慢慢赶回秦都,秦老三则被马车带着朝秦都赶。

   幸好是修了主路,速度快的很,也平稳。

   要不然,非得死在路上不可。

   皇宫内,诸葛亮把所有太医都给叫了过来给秦老三治疗。

   “王太医,陛下情况如何?”

   “伤势倒不致命,只是,陛下失血过多,我们只能给陛下补血,慢慢调理,可陛下年龄在这放着呢,又不可大补”

   “那陛下何时能醒来?”

   “总理,这个属下真的无法保证,只能全力救治”

   “好,辛苦你们了”

   诸葛亮送走了太医们,西施,王昭君,郑旦三女看着躺在床上毫无动静的秦老三一个个抹着眼中泪花。

   “三位娘娘,陛下这里靠你们照顾了,现在秦国内忧外患,臣要去做一些安排”

   “辛苦诸葛总理了”

   “这是臣该做的,那臣就先告退了”

   诸葛亮知道,这一战虽然胜利了,可也因此,危机更大了。

   楚国一直作壁上观,恐怕快要按耐不住了。

   而这次大战至少损失了秦国近八成的兵力。

   休养生息的同时,还要防止外患,压力山大。

   贾诩得知战争结果之后,就把皇甫嵩和王镇恶叫到了一起。

   把战争的情况说了一遍。

   “两位将军,你们觉得楚国会不会出兵?”

   皇甫嵩和王镇恶对视了一眼,看到了同一种答案。

   “如果我们是楚霸天,我们会动手”

   “那你们觉得他们会从何处动手?”

   “这就要看这楚霸天豁不豁的出去了,若是举全国之力攻打边境,我们扛不住,不过,这个还真说不好”

   “皇甫说的可是燕国和齐国?”

   “不错,三国联军虽然败了,可燕国和齐国还在,尤其是燕国,损失还在可承受范围,我们军事兵力虽然损失不少,可百姓出现在战场,也能让对方有所忌惮”

   这一点还真是,如果楚国每进攻一座城池,全民皆兵的话,楚国多少人恐怕也没办法把秦国全部拿下。

   加上燕国和齐国还在那摆着呢,最后得利者还说不好是谁呢。

   “若是我们主动开战呢?”

   “贾大人是想给楚国造成一种我们还有再战之力的假象?”

   贾诩毫不避讳的点了点头。

   “你们以为如何?”

   王镇恶却摇了摇头。

   “贾大人,我觉得如此有些多此一举了,我们只需要把他们想要进攻的队伍打退,就能达到效果,如果主动发动进攻,反而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这话也不是无的放矢,以他们这点兵力,别说很难打下一座城池,即便打下了,用什么守?

   你只打,不守,不就摆明了告诉别人你秦国没人吗?

   而且,攻城还要损失不少,现在秦国最缺的就是兵,根本损失不起。

   “还是王将军想的周到,可我担心的是,万一秦国的目标放在了齐国那边,我们鞭长莫及啊”

   “齐国边境是韩信大将军在镇守,如果齐国真大军进攻,大不了舍弃齐国边境,退守我们秦国城池,兵力在有限,两边和一处守卫一座城池我觉得问题不大”

   “齐国边境一旦让出去,赵国和燕国边境就没了保障”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城池丢了以后再打回来就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