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

第15章 阳谋要钱

  龙椅上,秦老三看着满朝文武,心里冷笑。

   “天天奏折要钱,这下看谁先掏钱”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窃窃私语。

   张昭目光则是看向了两位皇子。

   仿佛再说,你们作为儿子的还不带头表率?

   大皇子和三皇子被张昭看的实在受不了了。

   “儿臣愿意把所有俸禄都拿出来,解救秦国百姓于水火”

   “儿臣也愿意”

   两位皇子一带头,亲近他们的官员自然也只能跟着了。

   随后,张昭也表了态,又带动了不少官员。

   剩下的人一看,一多半都表态了,他们也不能干挺着啊,只好同意了。

   “好,众爱卿都是我秦国的栋梁啊,众爱卿放心,此事,寡人会昭告天下,让百姓好好记住爱卿们的功德,让百姓知道,咱们秦国的官都是好官”

   官员们一听,这叫自愿?

   这要是拿的少了,还不被骂死?

   “臣等,愿为陛下分忧”

   “好,众爱卿也不用苦恼,银子,金子,陶瓷等等皆可,爱卿自己兑换成银两也可”

   “臣等遵旨~”

   本来这帮大臣们还想着哭哭穷,大家拿个差不多。

   可现在,他们不出血都不行了。

   拿都拿了,谁不想自己能被铭记?

   “好了,既然如此,三天后的早朝,寡人亲自记录,彰显众爱卿爱民如子的高风亮节,退朝~”

   退朝之后的秦老三,来到了御花园。

   身后跟着夏侯惇和张昭,脸上全是笑容。

   “元让,边关那边可有异动?”

   “启禀陛下,最新消息来看,并无异动”

   “好,告诉边关将士,一旦有异动,就固守城池,现如今不宜开战”

   “臣,遵旨”

   “子布,你觉得这事该如何昭告天下?”

   “陛下,您是君,百官是臣,自然是您在前,百官在后,陛下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群官纷纷效仿,愿秦国百姓安居乐业”

   “那子布可想过如何杜绝贪腐问题?”

   “陛下,这个,臣无办法,眼下情况,可信之人太少”

   秦老三笑了笑。

   “监督者百姓也”

   “陛下,如此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才能可行,如今怕是来不及”

   “制度可以慢慢完善,一旦有百姓举报粮食并无发放到手,查证属实之下,轻则罢官流放,重者抄家砍头,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是要钱还是要命”

   “陛下圣明”

   一个个大臣回到家,连忙集合小团体开始商量对策。

   毕竟,单干容易误伤自己人。

   “诸位大人,咱们都是站在大皇子这边的,一不能宣兵夺主,二不能丢了颜面”

   “可咱们不知道其他人会出多少啊”

   “无妨,只要向大皇子看齐即可,三皇子拿多少,大皇子肯定知道”

   “皇子那边还要劳烦张大人通个气才行啊”

   “嗯,回头我就去,到时候有了消息我通知大家”

   “好”

   这样的一幕,在其他团体中也同步进行着。

   他们这一商量,倒是更加超过秦老三的预期了。

   在他看来就是单纯的敲诈官员们的钱。

   可在太子看来就不同了,谁出的多,谁的风头就大。

   这可是一个露大脸的机会,万一让秦老三开心了,封个太子还不是妥妥的?

   他们可是皇子,平时孝敬他们的东西可不少。

   现在这个时候,他们都不吝啬。

   他们一比,下面的群臣咬牙含泪也得跟上。

   毕竟,他们都有自己的立场,跟着大皇子的人,如果输了,他们丢人一起丢人。

   所以,说什么也得顶上。

   而那些没有支持皇子的侯爵勋贵们想偷奸耍滑也不行了。

   如果是其他事少一点,不给都没事,可现在不同了。

   因为秦国以前的窝囊,都没打过仗,这帮文官一直都看不起武将。

   不打仗,武将不就成了吃干饭的了?

   本来文武是一家,现在截然相反。

   这帮武将要是给的少了,还不被那帮文臣踩在地上摩擦?

   这以后还有啥话语权?

   绝对不能被文官比下去,于是,各显其能。

   三天后的早朝。

   “上朝~”

   “参见陛下~”

   “好,众爱卿平身,事情进展如何?”

   这时候大皇子站了出来。

   “儿臣已经列好了清单,请父皇过目”

   老太监把清单接过去交给了秦老三。

   接着三皇子,以及其他人也纷纷都把自己的清单交了上去。

   他们可不傻,自己拿着东西去卖值几个钱?

   这要是兑换给西域,绝对值钱,因为那边没有啊,所以,大部分人就是有钱也有宝贝。

   这样一张清单交上去,看上去也好看,就一个字,多。

   秦老三一张一张的看着,心里不由得感慨。

   “我嘞个去,这帮家伙这么有钱?”

   最少的综合下来也有几百两。

   单靠他们的俸禄一辈子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啊。

   “合着这满朝文武都是贪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