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

第6章 给丈母娘磕个头怎么了?

  南国习俗,女子出嫁七日,需回门归宁。

   在沈家被连续煮了几天的李歌,在出嫁第七天的晚上,跟着沈白回宫请安。

   不得不说,被连续煮了七天后,李歌明显发现自己的身体要好了很多,以前白得吓人的脸蛋,如今也泛起了血色,浑身上下的恶疮,都慢满下去了。

   最关键的是,她终于不臭了。

   看着自己的变化,李歌终于相信,“热锅煮”真的是看病。

   临出门前,她坐在梳妆台前刻意的打扮了一番。

   虽然离宫才七天,但对她来说,宫里的生活似乎是上一辈子的事情。

   短短七天,虽然被煮得痛苦,日子和宫里相比,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食物很精致,能吃饱了。

   屋子很暖和,睡得好了。

   要喝茶,有人给拿倒水,端起来温度刚刚好。

   要出屋,有人给掀帘子,前后左右的伺候着。

   府院不大,但却充满着温暖,仆人们看向她的眼光,都是善意的尊敬。就连最不好说话的老郭总管,说起话来,也是一口一个老奴,态度恭敬极了.......

   这一切,都是沈白带给自己的吗?

   看着镜子里渐渐红润起来的脸,李歌此刻很想让母亲亲眼看看自己。

   日头落西,沈家的马车才朝着皇宫走去。

   马车里,沈白发现李歌有些不安,就问她怎么了。

   李歌其实很不想回去,但又想回去,此刻见沈白问起,就有一句没一句的提到了自己的母后。

   前皇后张氏吗?

   沈白虽然不怎么关心皇家的事情,但也知道这位张皇后是个温良贤惠的人,似乎和自己的母亲,还有着一段非常深厚的姐妹情。

   “我娘说过,我出生时,你母后还曾抱过我。”

   “是吗?唉,那她要知道我嫁给了你,一定会很高兴的。”

   “怎么?咱们现在见不到吗?”

   “母后被关在冷宫,谁也见不到。”

   “哦。”

   ......

   今天的皇宫,十分热闹。

   为了招待回门的女儿女婿,皇帝还安排了歌姬。

   李歌自然没有这样的待遇,永安帝是演给沈白看的。

   不管怎么说,卫国公的面子还是要给足的。

   沈白和李歌进宫之后,先给皇帝请了安。

   本以为李歌快要死的永安帝,看到眼前浑身都焕发着生机的女儿,有些不可思议。

   这些天,他倒也听到了一点风声,知道沈白为了给李歌治病,卖掉了一座别院。

   一开始,他还以为沈家是做给自己看,可现在看到李歌,却发现女儿似乎,似乎不会死了......

   眼看着沈白夫妇给自己行了大礼,永安帝刚准备打发李歌去后宫,却不料沈白突然站了出来。

   “父皇,今天小婿前来,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请陛下恩准。”沈白说。

   “何事?”永安帝微笑的问着。

   沈白看了身边的李歌一眼,看得李歌浑身发毛。

   好端端的,有什么不情之请?李歌皱着眉头担心的想。

   “父皇,小婿想带着长风公主,去给长风公主的生母请安。”沈白不紧不慢的说着。

   整个大厅突然一片肃静。

   永安帝脸上的表情非常丰富。

   李歌则感激的看着沈白。

   在皇宫,前皇后张氏是一个忌讳。

   还敢在皇帝面前提?

   也就沈白身份特殊,要不然早就被拉出去砍头了。

   今天负责侍奉皇帝的白毛毛知道,此刻的陛下很不高兴。

   看了一眼站在台下的沈白,唉,这估计也是一位不好说话的主。

   白毛毛刚想打个哈哈,缓解一下气氛,没想到永安帝却突然叹息了一声:“张氏杀人违法,一介罪人,当不起爱婿的礼,待会,去给皇后请安就够了。”

   这已经是皇帝的底线了,真的,要是一般人,估计砍头都不够皇帝泄愤。

   “父皇,沈家家训,忠君爱国,誓死效忠皇家。所以,在小婿眼中,只要是皇家人,就当得起沈家的礼!况且,她是长风公主的生母,于情于理,小婿都要去拜一拜的。”沈白还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可说出来的话,却句句都在理上,让人难以挑出毛病。

   永安帝沉默了。

   他不是在想着如何挑刺,而是在衡量和判断。

   终于,他突然站了起来,语气僵硬的说:“那好吧,你想去,就去拜一拜,不过,李歌不能去,她还需要给皇后请安,礼不可废——沈白,朕今日本来准备了美酒佳肴还有歌姬,本想着我们翁婿好好坐坐,你既然有了主意,那朕这边就不留你了,你待会就直接回去吧,不必再来找朕辞别。”

   抛出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后,永安帝竟然直接离开了。

   快吓破胆的白毛毛赶紧跟了上去,他发誓,敢这样和陛下说话的外臣里,沈白是第一个。

   很明显,皇帝被惹下了。

   不过,沈白的目的达到了。

   回头看看李歌,发现她已泪流满面。

   “对不起,其实,我主要是想让你去看看的。”沈白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