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截胡太子,我称帝

第39章 历史的重合

  “罢了,看在他们送来那些银两的份上,多多体谅吧,毕竟他们都是我大汉的功臣。”

   秦狄短暂沉吟后,觉得现在时机未到,主要还是他们手握大军,自己无法抗衡。

   隐忍,是他目前唯一的选择。

   “陛下万万不可贪图眼前蝇头小利。我大汉地大物博,切不可被些许银两冲昏头脑。各位藩王此举乃是大不敬,其心可诛。”

   一名年纪五十来岁的男人,留着几缕胡须,手握象牙护板,从最后一排站了出来。

   其实面前这些人,秦狄并不是很熟悉。他是根据靖远帝遗留下来的名单,第一次将他们召集到一起。

   “你是谁?”

   秦狄皱眉,未免太不把自己这个皇帝当回事了。竟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当众指责,顿时觉得脸上无光。

   “微臣,宫中编纂,魏征。”

   “你一个小小的...你叫什么?”

   秦狄顿时瞪大眼睛,盯着干瘦老头,再次询问。

   “微臣魏征,见过陛下。”

   “魏征?你叫魏征?”

   秦狄一反常态,喃喃自语。

   魏征,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至少在秦狄的前世,是这样。

   前世今生,都有一个魏征出现。这是巧合,还是天意?

   秦狄直勾勾的盯着魏征打量。可惜他前世只知道魏征的存在,只知道魏征是名臣。但魏征具体长相如何,他却不知道。

   至少前世的魏征,绝对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为了大唐的繁荣昌盛,殚精竭虑。只是不知道面前的魏征,是否也会像另一个魏征一样。

   “魏爱卿,依你之见,此事应如何处置?”

   秦狄深知,面前这帮人,一个个全都是思想守旧的老顽固。适时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刷一刷他们的存在感,有时候很重要。

   “陛下,微臣之见,应即刻下旨,斥责各藩王,并命其火速进京。”

   魏征的话倒也直白,秦狄缓缓点头。

   “爱卿可曾想过,如若朕的旨意下达,他们依旧不为所动,到时又该如何?”

   “身为人臣,岂可抗旨不遵。此乃对先帝,对陛下,对朝廷的大不敬,理应处斩。”

   秦狄暗暗苦笑,杀他们还用你说,只要他们敢来一人,朕就敢砍一个。关键是他们不来,怎么斩。

   “不知魏大人可曾想过,他们不来京都的原因?”

   陈松侧头,看向身后的魏征,不等他回答,便继续说道:

   “六位藩王早有不臣之心,据下派官员传回的密报。各地藩王都在扩充大军,整备军务。如今先帝驾崩,却不敢亲赴京都,这便是他们的谋反之心。”

   “若当真如此,更应速速召藩王进京,问清缘由,好做决断。”

   魏征对于陈松的打压,倒是没有丝毫惧怕之意,反倒是迈步上前,与其理论起来。

   “魏大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即便陛下传旨,各藩王依旧置若罔闻,无动于衷。”

   “陛下,微臣请旨。亲自前往封地,督促各藩王进京。”

   “你...你这是去送死,不知死活的老匹夫。”

   陈松闻听此言,没好气的瞪着魏征。但是他的心里,对于魏征绝对没有任何偏见。

   只要忠于陛下,忠于大汉,这种争执,陈松倒也喜闻乐见。

   肯争论,那就证明,至少对方还在为大汉的繁荣而努力。

   “哼,若是能用老朽这副皮囊换来藩王的忠心,老朽情愿一死。”

   “你也太高看自己了,秩不过四品,食邑百户。你到了那里,人家都不一定见你。”

   “好了,二位不要争辩了。”

   秦狄见魏征面红耳赤,便开口将两人的争论制止了下来。

   “魏爱卿也是为我大汉操劳,其忠心可嘉。即日起,朕封你为谏大夫。”

   听到秦狄的话,众人都是一愣。

   相互对视一眼,最后还是魏征上前一步,跪倒在地。

   “臣魏征,叩谢陛下天恩。只是陛下,恕微臣愚鲁。我大汉似乎并没有谏大夫这一官职,还望陛下明示,臣该做些什么?”

   魏征的话,令秦狄反应了过来。在官职的划分上,这个世界,似乎真的没有这个官职。

   “呃...谏大夫没有的话,可以设立,对吧。”

   秦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沉吟片刻,继续说道:

   “谏大夫的职责,便是向朕谏言。比如爱卿觉得满朝文武谁出错,谁做的不好,亦或者何人能力出众,为官清廉。你这个官职都可以直接向朕进言,来提醒朕。”

   “当然,要有理有据,不得胡编乱造。一旦朕查实你捏造事实,那便是欺君之罪。”

   “陛下委以重任,老臣感激涕零,定不负陛下重托。”

   魏征神情庄重,对着秦狄深深一拜。

   “众位爱卿,你们都是朕的股肱之臣,是先帝留给朕最为可信之人,这便是我大汉最大的财富。今日你我之间,可畅所欲言,不必拘泥于君臣礼节。”

   说话的时候,秦狄眼睛在众人脸上扫过。说是众人,其实也只有九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