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

第216章 外戚擅权,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管做人还是为官,必须得有个态度。

   在朱元璋面前耍那些小心思,属实是班门弄斧,不妨道出心中想法。

   “陛下,您切勿当真,这只是臣的个人想法而已。”

   “不管日后您与太子立谁为太孙,臣都不会有意见。”

   真要立朱允炆作为储君。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相当于把蓝家逼入到了死路上。

   正史上,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为其登基铺好了一条毫无阻碍的道路。

   一众淮西勋贵皆遭清算。

   从时间上算起来,距离蓝玉案爆发,还有两年半的时间。

   可能朱标不会像正史一样死去,可他也照样会有死的那一天。

   到时候,也许会做出和朱元璋同样的举动。

   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如果本分在朝廷中做事,蓝昭自信能在十年内位居一品,蓝玉死后还没名正言顺世袭凉国公。

   朱标死前,照样还是会为朱允炆铺路。

   那该怎么办呢?

   杀权臣!

   综合一切因素来看,蓝昭无论如何都得扶持朱允熥上位。

   在朱元璋面前,自然是不能将想法透露一丝一毫,蓝昭只是表明自身的态度立场而已。

   朱元璋半开玩笑地问道:“允熥这孩子懦弱无刚,立他为太孙的话,怕是难以担得起大明江山这份重责。”

   “不过咱也很好奇啊,你支持允熥,应该不只是出于常氏的原因吧?”

   “是不是还想仗着娘家舅舅的身份,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咯噔!

   蓝昭的心脏情不自禁地猛跳一下,神色上却没有丝毫异常。

   “陛下,到时候臣可就真成了乱臣贼子,天下人不得把我生吃了啊?”

   “再者说了,陛下定下的皇明祖训,若有奸臣作祟,藩王皆可进京清君侧。”

   “臣可万万受不住!”

   蓝昭同样用开玩笑的语气进行回应。

   上书房中,响起了朱元璋的轻笑声。

   “行了,咱知道你和你爹一样,都是咱的忠臣良将,就不拿这件事情逗你了。”

   “不管以后的皇帝是允熥还是允炆,咱是希望你能够好好辅佐。”

   “这样的话,你蓝昭的名字,一样能够随着大明国运流芳百世嘛。”

   这才是真正的笑话。

   朱家人嘴上一套,行为上又是一套,要真吃了他们画出的大饼,非得被活活撑死不可。

   蓝昭对此,只能抬手作揖。

   “臣会谨记陛下教诲,为大明尽忠!”

   朱元璋这时又从书案上抽出一本名册,亲自交到了蓝昭的手中。

   “其实你救下允熥,咱就知道你肯定没什么坏心思。”

   “所以,咱把凉国公府的所有暗卫全部撤掉。”

   “从现在开始,那些暗卫也都交给你来统领,切莫让咱失望!”

   虽然说手中有一本一模一样的册子,但蓝昭毕恭毕敬地接过来时,脸上的表情变得无比震惊。

   甚至,还装出了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

   上书房里的情形,俨然就像是贤臣遇到明主那般和睦,实际上却是心照不宣。

   蓝昭踏出大门的瞬间,脸上的神情骤然转变。

   回到锦衣卫衙门时,独自端坐在指挥使值房当中,脑海中则在思索接下来的对策。

   “很好,已经在老朱那里初步取得了一些信任,也能确定他对朱允熥并不反感。”

   “摆在眼前的阻碍,只有两个,其一是吕妃,其二是朱棣。”

   “解决前者,势必会和太子朱标撕破脸皮。”

   “解决后者,在老朱心里建立的信任基础,也就会彻底崩塌。”

   “两边都是很难办啊。”

   思绪之间,黄骁推门而进,半跪在书案前。

   “属下千户黄骁,拜见指挥使大人!”

   蓝昭淡笑道:“你不是千户了。”

   “啊?属下犯了什么错吗?”黄骁一脸茫然。

   直到看见那份朱批。

   黄骁的表情立马从茫然转变成了惊愕。

   “指挥同知?!”

   这其实没什么好意外的。

   譬如一个知府到地方上任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撤掉一些官员,然后再任用另外一批。

   毛骧当初倒台,蒋瓛接手锦衣卫,不也是这么做的?

   只是对黄骁这种小人物来说,实在是天大的惊喜!

   指挥同知,相当于蓝昭的副手,在整个锦衣卫体系里算是二号人物了。

   明朝锦衣卫官制,指挥同知有两名,另外一人自然就是义兄蓝承阳。

   锦衣卫衙门中的职务变动,不会经过六部进行商议,都是由指挥使报奏朱标或者朱元璋。

   只要他们同意。

   蓝昭都可以把锦衣卫塞满蓝玉的义子。

   话是这么说,事情却不能这么做。

   蓝昭端坐在椅子上,神态没有了往日的轻浮。

   身居高位,就得有个样子。

   “要高兴等下值之后再慢慢乐呵,让你查的事情都查到了吗?”

   黄骁连忙递交上文书,正声道:“回禀大人,情况暂不明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