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重生学霸:我引领科技狂潮

第139章 “小园,你得去追陈教授呐!”

  转眼,时间来到了寒假。

   假期是一种学生才配拥有的福利,像陈帆到了教授之后,没时间休假的。

   陈帆在联合理学院和郑知青教授聊了一阵子,接下来就准备去改造南方实验室基地了。

   学生们陆陆续续返校,还特地跟跑过来和陈帆打招呼:

   “陈教授,我们先走了。”

   “我假期准备去夏门玩,回头给陈帆教授带特产呀?”

   “陈教授再见!”

   陈帆:“……”

   他感觉这帮家伙好像是故意的。

   陈帆有几年没回临川县里了,时间确实赶不开。无奈,只好安排人给陈姨他们送点东西。

   …………

   向小园也回家了。

   她一个女孩子,独自出门在外读书,又跟着陈帆做了好几年项目,也好久没回过老家了。

   向小园老家在陈帆隔壁,山梅村。

   可控核聚变未公开前是涉密项目,宣布研发成功之前,向小园一个电话都不能给家里打。

   终于放假了,向小园拿着西北实验基地的津贴,在京平的大商场里转了好几圈,采购了一大堆东西。

   给妈妈买了一件防水面料的棉袄;给爸爸买了一件派克服;给大姨买一条羊绒围巾;给二舅拎一箱好酒……

   她从小生活的环境很贫困,老人在家里守着贫瘠的土地种红薯,年轻人背上行囊到周围的县城打工。

   到了她这一辈,才陆陆续续有小辈考上大学,到市里或更远的地方读书。

   她能有今天,第一感谢学校,第二有幸遇到陈帆:

   村里的女孩子,很多读完初中就辍学了,在老家被安排个男人相亲,稀里糊涂就过上了和老一辈一样的日子。

   向小园初中成绩优异,免学费读高中。家里本来觉得女孩子读书没用,但二中包吃包住,家里觉得她现在嫁人太早,再过两年去城里找个好人家更好,索性就让她去高中了。

   向小园知道大山外的世界很精彩,她一直拼命努力读书。

   参加物理竞赛遇到了陈帆,让她鱼跃龙门,通过提前批考试的方式,直接读了大学,后续又参加那么多项目……

   向小园拎着大包小包,下了高铁又乘大巴,倒换了两趟车,才在国道边上的公交站下了车。

   冬天的村里休息和吃饭都早,下午4点多,烟囱上就已经冒起炊烟。

   向小园还是齐耳的短发,一件淡粉色的羽绒服,黑色的直筒款牛仔裤和一双休闲运动鞋。

   向小园长相清秀,却不太会打扮自己。在试验基地的时候,常年穿白大褂和板鞋。这身衣服,还是项目结束后,吕玉林师姐实在看不过去帮她选的。

   这放在大学里平平无奇。

   回到老家就不一样了,村口坐着的大爷大妈们指指点点:

   “哎呦,这是谁家的媳妇呦?怎么穿的这么妖艳?”

   “是不是刘柱找的那个三儿啊?”

   “这个是老向家的女儿吧,说是去城里读书了,有些年没回家了。”

   “女孩子能读什么书?那就是在城里给人当小三,你看看这穿着……”

   “……”

   村里妇人嘴碎,又无所事事,最喜欢嚼舌根。看到什么新鲜事,都要发表发表自己“臆想”的观点。

   向小园最讨厌她们,拖着行李箱,招呼都没打,直奔自家走去。

   再往前走,可以看到一些年轻人了。向小园叫不上他们的名字,但是她们看到向小园,眼睛却亮了:

   “呦,大明星回来了?!”

   向小园懵了,她是内向的性格,被人称呼着大明星指指点点,比被村口的老太婆议论还别扭。

   恰好大姨迎面来了,就问:

   “大姨,她们在说什么大明星啊?你们是不是认错人了?”

   大姨咧着嘴笑:

   “没认错啊。”

   “上个月在电视上一起被采访的不就是你吗?跟你在一起还有个长得俊的小年轻。”

   “新闻说你们一起研发,研发内什么聚变核污染……”

   向小园:“……”

   大姨笑成了一朵花:

   “反正你上电视了就是大明星,有这条件,以后可不愁嫁了。”

   向小园想解释,她不是大明星,那是对科研团队的专访。但她想了想最后还是憋住了。

   大姨连“可控核聚变”这个概念都记不清楚,就更别提搞清楚“西北实验基地”、“科研团队”、“总工程师”这一类的概念了。

   在她的认知里,只要是个女的,功能只有一种:嫁人嫁人嫁人……

   向小园想把羊绒围巾送给大姨,但大姨端着个铝合金大盆,一边洗菜一边和邻居家大娘唠嗑。

   向小园插不上话,只好先回家去。

   大学生放假都在一个时间段,向小园到家不久,大姨家的表哥向小强也到家了。

   向小强学习成绩中游,在一所民办学校读大四。他不想面对就业压力,准备靠考研“逆天改命”,但自制能力太差,学了大半年书只看了几页。

   “小强回来啦?”

   “快回屋去,妈炖了排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