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214章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陛下,晋王和晋王的家眷都死了!”

   “死了?”

   屁股还没有坐热的崇祯听见这个消息惊的瞬间站了起来,急促道:“怎么死的?”

   李若涟将事情经过和猜测描述了一遍,随后又拿出用兽皮包着的晋王的信。

   崇祯准备接的时候,李若涟连忙道:“陛下,鉴于晋王的死,臣觉得陛下还是不要接触这封信的好,臣代为打开!”

   听李若涟这么说,崇祯伸出手的停在了半空中,然后点了点头。

   李若涟将信放在了桌子上,用匕首划开信封,慢慢的挑出里面的信,最后平铺在桌面上。

   “念!”

   “陛下,臣所犯诛九族的大罪,虽贵为藩王也难逃一死,臣有几句话送给陛下,

   蒙古诸部和建奴为何会壮大,以至于敢对我大明动手?真的是我们贩卖违禁物品给了他们支持吗?

   不是,究其原因,还是大明自身出了问题,

   神宗近三十年不上朝,光宗在位仅一月,三案构争,党祸益炽,贪图美色,无才、无德、无骨气;

   熹宗性好木工,委太阿于逆阉,受炀灶于淫姆,天下至崩坏而不可收拾,

   三帝如此,大明百姓对大明还有希望吗?失了民心,这大明就算是完了。

   臣乃一阶藩王,大明对藩王的态度,您是最清楚的,臣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做些准备,

   陛下信也好,不信也罢,反正臣已经死了,哪管得了身后的事,

   惟愿陛下能广开言路……”

   中堂内安静了下来,崇祯背负双手,面色平淡,内心却是有些起伏的。

   这封信算是死前的劝谏了,也对大明整个局势看的很透彻。

   从晋王一系列的操作来看,晋王是一个颇为复杂的人。

   从分析蒙古诸部和大明局势来看,有着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大局观,懂隐忍、城府极深,果敢!

   从曹变蛟的汇报来看,练兵也是颇有一套的。

   此等人物,若是生在普通百姓或者士绅家中,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功名。

   如果用的好,或许也是自己的一大助力,成为历史上雍正和怡亲王胤祥一样配合的存在。

   可惜他生在了这个将藩王当猪养的帝王朱家。

   或许以后藩王策略可以采用历史上满清康熙之后的策略。

   当然具体怎么操作中间还有很多制度需要设计,现在谈起来还是有些早的。

   不管晋王这封信所说真假,都没有意义了,死都死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只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李若涟,将朱求桂和家眷合葬在太原东山晋王墓外围吧!同时清查晋王府家产!”

   “至于晋王府其他人和下辖的宗室,通知督察院和刑部派人前来,协同锦衣卫彻查,按大明律处置!”

   “先把八家拉去游街吧,明日午时行刑!”

   李若涟应声后离去。

   小半个时辰后,庞大的囚车车队在太原城内动了起来。

   “经锦衣卫彻查,介休范家、大同靳家……等八大家族,私通建奴和蒙古诸部,贩卖朝廷禁运物资长达数年,对罪证供认不讳,

   陛下有旨,九族皆抄家,诛八家三族全族,诛其余六族嫡系,余者由督察院、大理寺、锦衣卫彻查……;

   晋王朱求桂为八家提供保护,并豢养私兵数千,意图谋反,今已畏罪自杀,陛下有旨,对晋王府……按大明律处置!”

   几名锦衣卫骑着快马在太原城各街道高喝着,身后的锦衣卫则是每隔一段距离就张贴一张告示。

   刚刚进城的那队百十余辆的囚车车队也开始在太原城内游街。

   百姓闻声,先是错愕和不敢置信,随即议论声响彻整个太原城,群情激愤了起来。

   “狗日的,我以为是得罪了陛下,没想到竟然是卖国。”

   “我就说呢,这八家起步时间也不是太早,怎么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积累了这么庞大的财富,原来是走私,这就不奇怪了!”

   “亏我还以他们为奋斗的目标,现在想想简直就是耻辱!”

   “晋王府也参与了走私?这怎么可能?晋王府虽然也有恶人,但总的来说口碑还不错。”

   “对呀,晋王府这些年没少修路铺桥!这、这……怎么会参与走私,会不会弄错了?”

   “你这话的意思是陛下故意以此为借口搞晋王?”

   “草泥马,你特么的会不会好好说话,我跟你有什么仇什么怨,你这么说要害死我全家的!老子就是死也要拉你垫背!”

   “哼,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老话说的好,花草要看根,交人要看心!”

   “这很好理解的,没有大恶事,修桥铺路,帮助邻里,为的是什么?

   就是赢的一个好的口碑,让我们以为他是贤王,会为百姓着想。

   有朝一日起兵造反,有这个口碑,那响应者云集呀!”

   “嗯,你这么解释似乎很有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叛国、谋逆这等大罪,陛下都没有诛九族,简直是太仁慈了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