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640章 大手笔,百姓议论

  “陛下,臣也有本奏!”

   工部尚书范景文也出班了:“陛下,据报,黄河上游的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地降雨少,预计今年的黄河枯水期会延长,

   5-7月的枯水期是这几省农忙之时,可能无法治河,但到了七月份后就有两个月空闲期,可以组织百姓运送石料等等;

   到了年底十二月份道次年二月份的枯水期时,可以组织百姓清淤固堤,

   臣以为,可以从这几地藩王府中再提出三百万两白银存于各布政司,以待年底,

   如此既可以减少来回运输的麻烦,也能提前做好清淤规划,力求最短的时间完成清淤工作。”

   “可以!”

   群臣又是一惊,年初的时候,各部做预算,皇帝已经给工部三百万两银子治河了,现在又给五百万两。

   一年的费用抵的上自此之前的十年的了,真是大手笔。

   崇祯盯着范景文:“范爱卿,黄河的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在大明还无法腾出手来大力治河,但也不能拆东墙补西墙,

   有些地方没办法解决,诸如开封府的那一段地上悬河,那就只能持续的清淤,

   而有些地方能一次性到位的就直接一次性到位,诸如河口地区防洪堤等等,

   能修多厚就修多厚,别洪水来了就冲毁了,走了又继续修,一年修不完那就是修十年、百年。

   朕还是那句话,要银子给银子,要人给人,若是还有人在中间搞事情,那就被怪朕大开杀戒了。

   朕的意思,你可明白?”

   “臣明白!”

   “另外,再拨一百万两银子到河道,将几条漕运的几条河都清理一遍,确保河道的畅通,此事工部务必要重点监察!”

   “臣遵旨!”

   工部尚书范景文、户部尚书毕自严同时回应。

   又嘱咐了几句后,崇祯下了平台,一声退朝声响起,让群臣愣住了。

   等他们想看清是谁时,平台之上已经人影全无了。

   “什么情况,刚刚喊退朝的不是王中官吧?”

   “好像是司礼监的掌印高时明,这位怎么会客串王中官的活儿?”

   “昨天上午我还看见王中官了呀,难道生病了吗?”

   ……

   群臣小声议论着,不得不说能进上早朝的人基本都是人精,瞬间察觉到了不同寻常。

   群臣们在小声聊着,可藩王们背部的冷汗齐刷刷的就冒了出来,脸色再次发白。

   王承恩怎么回事,没有比他们这些当事人更清楚了。

   “福王殿下,去礼部坐坐,下官给您讲讲宗人府的……”

   站在福王身边正说着话的礼部尚书刘宗周的话说到一半就停住了,满是好奇道:“咦,福王殿下,您这是怎么了,额头怎么这么多汗珠,是不是不舒服?要不咱们改日?”

   福王一个激灵,连忙道:“不、不、不用改日,咱们现在就去,陛下交代了,要尽快!”

   “秦王、代王……走吧!”

   “好、好,现在就走!”

   几名藩王说完直冲冲的冲出了皇极殿,仿佛这皇极殿内有什么可怕的事情一样。

   看的群臣有些莫名其妙,也都陆陆续续的跟了上去。

   东暖阁内,崇祯看着李若涟:“查抄各宗室,锦衣卫全程监察,敢伸手的直接剁了!

   另外,明日大明日报出来的时候,你们就可以收网了,朕倒是要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煽风点火。”

   “臣遵旨!”

   待李若涟离去后,崇祯将削爵的合议书递给了袁可立:“袁爱卿,根据这份合议书拟定诏书,明日在大明日报上刊印,然后连同给各地的圣旨一起三百里加急送出去,

   告诉他们,一切等包围了各王府以后才可以张贴诏书,王府所在的府城张贴后再由府城传送至各州县!”

   “臣遵旨!”

   袁可立行礼后退出东暖阁。

   等他走出乾清宫门后,他的眉头皱了起来,虽然刚刚只是大致瞟了几眼,但他能明显的感觉到整个乾清宫的守卫比之前几天严密了不少。

   最奇怪的是东暖阁内,王承恩不在,高时明也不在,这完全不正常。

   回头看了看乾清宫后,袁可立摇了摇头,将疑惑抛在了脑后,看着手中的合议书咧嘴笑了。

   拖累大明的诸多毒瘤中终于又去了一个,大明盛世真的要来了。

   东暖阁内,崇祯看了看空档的东暖阁,轻轻的摇了摇头,随即从金匮中取出一本奏疏。

   只见奏疏内每一折页上都有一行标题,下面则是密密麻麻的字迹。

   建奴、蒙古诸部、宗室、孔家、币制改革、水师舰队、海禁、黄河、漕运……

   翻了翻后,崇祯提笔在宗室上画了个勾勾,而后又在孔家上打了个叉,随即又翻到空白页上写了个瑶族。

   如果王承恩在一边,他就知道,皇帝接下来就是要处理孔家。

   “孔家涉及到天下学子、道德伦理、科举改革……”

   崇祯眼中精光闪烁,在思索着处理孔家的事情。

   时间就在思考中流逝着,而百姓们也终于等来了最为想知道的信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