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东晋,我来了!

第175章 隆隆铁蹄碾压来

东晋,我来了! 千户陈公 2095 2024-05-28 07:50

  光阴似箭,时间来到了太元三年(公元378年)。

   元日节这一天,越来越喜欢贺氏母子俩的司马熙雯提议,命陈望收拓跋珪为义子。

   贺蔚欣然同意,千恩万谢,历尽千难万险跑来兖州,没想到得遇了贵人,儿子还拜了刺史大人义父,真是天降鸿福。

   与贺氏母子相处融洽的王谢二女也是非常高兴。

   魏晋时期对于“收纳义子”的礼仪是非常重视的,府里举行了隆重的典礼。

   自此,陈望继张大豫之后又多了个干儿子。

   一过元日节的十五,陈望就在谯郡郡衙召开了兖州七品以上官员大会,就那个时代最为重要的春耕事宜发表了重要讲话。

   就春耕前的诸项准备工作,如分发农具、牲畜,以及积肥、下粪楼等做了安排。

   同时大力推广种植小麦,取代以前以粟、稷、菽、黍、高粱等为主的粗粮。

   这些年来他自己跟着常吃粗粮,大便都带着血,如厕时更是痛疼难耐,想必其他人也是如此。

   一月二十,陈观在建康广陵公府加冠礼,琅琊王司马道子亲自主持。

   陈望实在脱不开身,写了一封勉励的长信,派了文学掾羊昙带着司马熙雯准备的各种珠宝玉器礼品,回建康代表自己参加。

   羊昙也带回来了陈观的回信,除了各种问候之外,说他被圣上擢拔为给事黄门侍郎(皇帝秘书),一下子到了从五品,而且还是天子近臣。

   颍川陈氏圣眷正隆,满朝上下无不艳羡。

   陈望和司马熙雯自然为他高兴,大家都夸赞陈观前途无量,陈望在府中大排筵席,请了在谯郡的僚属们庆祝了一番。

   二月二的清晨,陈望率领众文武在谯郡南门外举行了隆重的开耕仪式。

   祭拜完天地后,他亲自给一头大黄牛的牛头上扎了大红绸布,并调了红色颜料涂在牛角上,起着镇邪避灾的作用。

   在万人瞩目中,陈望挽起裤腿,光着脚丫下了地,亲自赶牛扶犁开垦了今春的第一耕。

   他满怀希望的盼着兖州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因为他已经敏锐地嗅到了风平浪静中隐含着的丝丝血腥气息。

   每临大战,必有静气。

   爆发前的安静就像山雨欲来风满楼,整个世界都屏住了呼吸,静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趁着暴风雨来临之前,充实仓廪,积累粮食,不惧怕任何国际形势变化。

   任何人都可以忽略或者无视大局,但作为兖州第一人,系几十万人口安危于一身的陈望,丝毫不敢懈怠。

   这就是一个家长,一个刺史的责任,尤其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总是瘦骨嶙峋。

   该来的,躲是躲不掉的。

   太元三年(公元378年),二月十七。

   大秦天王苻坚终于下定决心,要完成最后一个心愿了。

   那就是解决掉南边的这个偏安一隅,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的邻居。

   大晋王朝延续着汉、魏以来的正统皇位世系,是天下汉人心目中的正朔所在地。

   如果继续让它存在下去,那自己的大秦将永远被人视为胡虏政权。

   另外江左风流,衣冠南渡,曲水流觞这是苻坚最为羡慕事情,与王、谢等士族门阀名士们共济一堂,清谈玄理,也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苻天王自信,不但在武力方面就是在文采方面,他一样会令江东士大夫们所折服。

   他的战略部署依旧是大气磅礴。

   以自己的庶长子,征南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守尚书令、长乐公苻丕为帅,武卫将军苟苌,前燕皇帝、五兵尚书慕容暐等率步、骑共七万人,进攻“华夏第一城池”的军事重镇襄阳。

   一开始,苻坚只是想让自己的儿子练练手,试试水,但随后他觉得即便练手试水这些人数也不够。

   于是继续派荆州刺史杨安率领樊州、邓州的兵众为前锋,征虏将军石越率领一万精锐骑兵出鲁阳关(今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附近);

   京兆尹慕容垂、扬武将军姚苌率领五万兵众出南乡(今河南南阳市淅川县附近);

   领军将军苟池、右将军毛当、强弩将军王显率领四万兵众出武当。

   近二十万,四路大军,会合攻打襄阳,再以襄阳为跳板,继续逐步东进。

   秦晋之好就此结束,神州华夏统一大战徐徐拉开了帐幕。

   二月二十二日。

   陈望大清早在谯郡接到了探马来报,不禁为朱序捏了一把冷汗。

   这位曾经先后是父亲和自己手下的爱将,能不能顶住氐秦大军的攻势?

   自己从凉州回来时曾经路过襄阳,在朱序的陪同下参观了整个城池。

   三面环水一面背靠凤凰山,城高达六丈,雄伟壮观,而且分内外两座城墙,易守难攻。

   朱序其人虽然谋略不足勇猛有余,但从军十数载,防守襄阳不成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