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东晋,我来了!

第14章 苻坚凑热闹

东晋,我来了! 千户陈公 2138 2024-05-28 07:50

  送走谢琰后,陈望再也睡不着了。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就在他家门口即将打响。

   陈望对三谢蛮有信心,因为这是我大晋破釜沉舟一战。

   谢石虽然很有城府也有私心,和自己不是一路人。

   但也是父亲手下旧将,从一介儒生从军就在父亲麾下,多年军旅生涯也磨砺出一些谋略和胆识。

   谢玄更不用说,从驰援谯郡到大破彭超、俱难大军,证明了其文武兼备,敢打硬仗的能力。

   尤其他麾下那一万多北方流民出身的北府兵,孔武有力,打仗不畏生死,椎锋陷阵。

   但如果打败了怎么办?

   毕竟秦军有百万之众,而且秦军将领许多他都交过手,熟知他们的超强实力和作风。

   即便是没遇到的那些,如万人敌邓羌,还有王统、杨安等人也做了功课。

   满腹心事的他,吃罢早饭匆匆去了郡衙。

   心里盘算着寿阳现在苻融手里,那么与寿阳隔河相望的下蔡城就是关键所在了。

   无论是秦军胜或者负,都不能让他们跑到淮北土地上来。

   派谁去镇守呢?

   思前想后,决定派翟辽率领他的高车营去。

   顺便可以检验一下高车营作战能力,自打成立以来,这些年来还没有打过一仗。

   于是命令亲兵把翟辽和阳启叫来。

   然后又想了想,提笔给庐江的建武将军刘遁和历阳的度支中郎将庾楷分别写了敕令,命二人各率精兵两万,北上颍尾县(后来叫做正阳关)驻扎。

   严防秦军从寿阳南下攻入兖州的淮南地区。

   写完后,命骁骑营亲兵发出。

   不多时,翟辽和阳启进了大堂。

   陈望对二人做了叮嘱,无论淝水一战秦军胜或者败,不许一兵一卒踏上淮水北岸,如有,一律格杀勿论。

   二人一起领命出了大堂。

   陈望想想还是不放心,又派人叫来了顾恺之,命他率一万谯郡驻军,南下山桑,严密关注淝水战事,如下蔡被秦军攻击,火速增援。

   再叫来了参军皇甫奋,命他广撒斥候、哨探,严密监视所有各路南下秦军的动向。

   一道道命令下达完之后,陈望向大堂西侧的沙盘走去。

   刚走到一半,忽然郗恢从堂下匆匆走了上来,来到他跟前,低语道:“平北将军,有飞鸽传书到。”

   说着,递过来一个小纸卷。

   陈望接过,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平北将军,苻坚闻听前线战报说首战攻克寿阳并围困胡彬于硖石口,不顾群臣阻拦亲率八千羽林郎赴寿阳,并下令如果有走漏消息者割舍灭族。

   我亦随军前往,有何指示请回复。

   朱序

   陈望看完,将纸卷攥在了手里,不禁大笑起来:“八千羽林郎?哈哈哈……”

   郗恢不解地问道:“平北将军因何发笑?”

   “苻融三十万前锋,苻坚还有七十多万大军,他只带了八千人,而且还是那些银枪蜡杆头的羽林郎,莫不是中邪了吗?”

   郗恢吃惊地道:“苻融那三十万前锋对我大晋八万人马也是有七成胜算啊。”

   陈望一边向沙盘走去,一边道:“你个猪头,苻坚在长安不是言称他的大军平定江东如秋风扫落叶嘛,这个时候他应该直接将剩余大军一并投入,二话不说直接横扫嘛,只带了八千人,对战事有个鸟用?而且他去了淝水前线,万一败了,秦军如同树倒猢狲散,那后续这七十万大军就毫无用处了。”

   “这个……”郗恢跟在陈望身后,一边思忖着一边道:“也是啊,作为一国之君,这是以身犯险。”

   “是啊,秦军在寿阳一带虽说有三十万部队,但谢石他们打三十万,总比打一百万要有把握的多,作为苻坚,哪怕有一点点闪失都不应该亲自涉险。”陈望对郗恢分析道。

   听着陈望的分析,郗恢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这是怎么想的?”

   “我想苻坚此刻必定以为晋军势弱,凭借先锋部队就足以败之,作为将来平定天下的霸主,他想亲眼见证一下这个历史性的光辉时刻。”顿了顿,他接着又道:“目空一切啊,骄兵必败,他这是一步步走向深渊。”

   郗恢的胖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摸着八字胡道:“苻坚如此着急,怕是去晚了,仗都打完了,不能让他兄弟苻融专美。”

   陈望站在沙盘边上,心情不觉轻松了下来,“我说过,秦军虽然势大,但皆各族凑齐的乌合之众,苻坚危矣。”

   郗恢问道:“那要不要给朱序回复?”

   “嗯……”陈望沉吟了良久,下令道:“道胤,你给写回复吧,就说已知晓,若过些日子三谢大军攻过淝水,秦军一旦后退,命他联络降秦的晋人在秦军中制造混乱,到处高呼‘秦军败了’即可。”

   “是!”郗恢躬身施礼,退了下去。

   突然陈望又叫住了他,“道胤,你再写上,秦军若败,速回谯郡。”

   陈望把目光锁定在了沙盘上的淝水之上。

   眼前仿佛出现了烟尘弥漫,喊杀连天,战鼓齐鸣,箭矢如云的场景……

  喜欢东晋,我来了!请大家收藏:(www.xs4.cc)东晋,我来了!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