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

第330章 太子出征!

  这几日。

   整个长安城一下子就开始繁忙了起来。

   大批的士兵进进出出的,城中的药铺也都是被管理了一遍。

   其中硫磺等一些药材全部都被严格的管控,不允许大量贩卖,只能少部分。

   而各地生产硫磺的地方,也全部都被朝廷给接管了起来。

   火药司也已然是建立起来。

   李世民专门派了一批工匠给李泰,反正能用的资源全部都是给予了李泰。

   火药司是如今最重要的事情。

   在李世民不费余力的帮助之下,一切准备工作进行的格外顺长。

   基本上,李泰需要什么,李世民就给什么。

   很快。

   第一批火药便已经是被制作出来,李世民还特意的将李恪拉了过来,专门去看了看。

   有了火药之后,制作炸弹更加简单了。

   第一次炸弹爆炸,在长安城郊外的一个山头,李世民带着朝中大臣们都是跑过去参观了一波。

   可以说,火药的进展是如火如荼。

   至于李承乾这一边,他将带上场的将领名单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了一眼,也只是笑了笑,直接同意下来。

   唯有李恪是一脸的苦恼。

   他被孔颖达缠上了。

   “呜呜呜呜,孔伯伯,杜伯伯他们还要找我有事情呢,您让我出去吧。”

   吴王府的书房内。

   李恪委屈的声音不断的传来。

   孔颖达手持着戒尺一脸严肃的盯着李恪,满目的认真。

   “不行,吴王你得赶紧看论语,学!发展出你的思想,知行合一很不错,你要继续挖掘出来!”

   “这是我这几日研究的手册,吴王你多看看,是否有启发!”

   “另外杜相和房相那边,他们也说了,已经进入正规了,剩下的就只是等着材料慢慢制作就行了,完全不需要你!”

   “吴王殿下,你当初可是答应过我的,在登基之后就成圣,你不会反悔吧?”

   孔颖达的嘴巴就好像是机关枪一般,不断的扫视着。

   整的李恪只能举起双手投降。

   毕竟,答应人家的事情,咱也不能耍赖啊。

   只是。

   对于知行合一,理学等思想,李恪也只不过是一知半解,学习起来,当真是极其废脑壳。

   “呜呜呜呜,我太难了,朱熹,王守仁尼玛都还没出生呢,都没办法去他们墓地签到!”

   李恪一边哭,一边看着孔颖达整理出来的资料。

   自己答应的事情,含泪也要做完。

   幸好有统子哥给的论语精通,学习对于李恪来说不算费力,哪怕是理学思想之类的,也有了个头,推演后面的倒也不难。

   甚至于说,孔颖达都能推演,他一直在帮着李恪往后推演下去。

   只是,这等思想着实是有些费时费力!

   孔颖达为了看着李恪,又是找李世民请了一个长假,每日吃住都在吴王府。

   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是盯着李恪学习。

   真的,李恪有点想死。

   反而李世民是乐呵呵的,甚至于还直接给孔颖达升了一个官!

   有人能够管住自己的逆子了,李世民当然开心咯。

   ...

   就这般时间一点点的过去。

   很快。

   大量的炸弹和火药也已然是制作出来,军中将士们也都是开始操作炸弹,学习使用。

   这一日早朝。

   太极殿内。

   李世民一脸笑意的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方的李承乾,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

   这一段时间,李承乾并未荒废,反而是每日跟着士兵一同训练,学习使用火药炸弹,也算是有了自己的风范。

   “今日,朕宣布一件事情。”

   “高昌国久久进犯大唐,孰可忍是不可忍,之前命太子出征,因为火药的事情耽搁下来。”

   “如今炸弹已成,是时候进攻高昌国,证明大唐强盛,打出大唐荣耀了!”

   李世民一声高喝。

   众多大臣们皆是回应。

   “打出大唐荣耀!”

   “父皇,儿臣愿领兵出征, 打出大唐荣耀!”

   李承乾拱手朝着李世民一拜,大声的说道。

   “哈哈哈哈!”

   李世民大笑一声,更是满意的看着李承乾。

   这才是好儿子的典范,乖巧听话,自己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容易被pua了。

   “承乾,这些日子你的努力,朕都看到了,你干的非常不错,明日,你就领兵出征高昌国!”

   “你为统帅,座下副帅为侯君集,由其来辅助你,杜荷倒也不错,做个行军书记。”

   李世民乐呵呵的点头说道。

   “是!儿臣领命!”

   李承乾拱手一拜,面色刚毅,大声的回应道。

   只是。

   这一番话下来。

   众多大臣们却都是眨了眨眼睛,略显懵逼的看了一眼长孙无忌。

   这一次。

   李世民让李承乾自己选择人手去攻打高昌国。

   众多大臣们都明白,是给李承乾拉拢人的机会。

   前段时间,一堆人去投靠了李承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