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

第444章 冤大头李泰

  “你的意思是我给钱,你去训练收复士兵,你直接将青雀当做傀儡冤大头了,对吧?”

   李恪微微皱了皱眉头,看着诸葛亮开口询问道。

   “不错。”

   诸葛亮同样点头回应道。

   “魏王殿下拥有五千士兵,若是想对吴王殿下动手的话也是比较危险的。”

   “倒不如我直接将这五千名士兵全部拿下,若是魏王想对吴王动手,这也能够当做一部暗棋,保护好吾王的安全。”

   听到这话。

   李恪当即是露出了笑容。

   的确是这样,安全第一嘛。

   之前自己想要招那两万名士兵,不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生怕侯君集突然造反了自己没有反抗的力量。

   现在李泰那边五千名士兵被诸葛亮掌控的话,那自己就更加的安全了。

   “你行事周到,我自然是放心的,你可是诸葛亮呢,无所不能,钱的事情好说的,要多少我都会给的。”

   李恪一脸笑容的冲着诸葛亮开口说道,只不过心中依旧是有些忧虑的样子。

   “到时候侯君集那边你要努努力,在他那边差点人手,若是他突然要造反了,得提前准备一下。”

   闻言。

   诸葛亮也同样是点头:“主公放心把这件事情交给我,不会出现问题的。”

   “太子那边我见到了姚广孝,他同样要为太子训练五千名士兵,应当也是会成为吴王的暗手。”

   “未来不管是太子还是魏王,他们的手下都是主公的人。”

   说完这一番话。

   诸葛亮对于李恪也是颇为敬佩的。

   自己这个主公下棋的能力是极强的。

   将自己的人安插过来,就已经算到了未来几年后的事情了。

   只是诸葛亮一直有个疑惑。

   “不过主公为何会在这里种地呢?”

   诸葛亮眨了眨眼睛,看着李恪询问。

   在诸葛亮看来有两万名士兵,那肯定要努力训练,让他们训练成精锐。

   到时候也能够帮助到自己。

   反而只是让他们去种地的话,属实有些浪费了。

   “因为我获得了两种种子,名为番薯,还有一个叫土豆,他们的产量极大,比咱们的粮食要多上几十倍吧,亩产至少也有个五千斤左右。”

   李恪开口回应。

   反而是直接震惊了诸葛亮。

   诸葛亮嘴巴微这样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看着李恪眨了眨眼睛。

   “这这怎么可能五千斤是开玩笑的吧?”

   诸葛亮是真的不敢相信啊。

   正常粮食产量几百斤都已经算是特别不错了。

   怎么一下子就长到了五千斤啊,这开什么玩笑?

   “真的啦,你都能复活亩产五千斤算什么。”

   李恪笑呵呵的开口说道。

   在李恪来到野猪山之后,他顺手签到了一下,没想到就获得了番薯和土豆。

   本来他对于这种东西也没啥感觉的,毕竟想要找的话,让倭国那边建立海船去寻找也能够找到。

   甚至于说那种改良之后的水稻也是能够找到的。

   在大唐的附近有一个小国,那边的小国,水稻一年可以三熟。

   产量是大唐的好几倍。

   李恪之前看过一本小说,上面有写过。

   只是说他懒得去费那些劲搞这种东西。

   只是没想到系统主动送过来了,那不要白不要,正好自己这边有两万士兵。

   那就开始种地呗。

   “那确实应该种地。”

   诸葛亮重重的点了点头。

   自己都能复活那么亩产五千斤的粮食也是非常合理啊。

   哪怕一万斤,他都觉得非常合理。

   一时之间。

   诸葛亮看着李恪的眼神更是充满了敬佩。

   “真不愧是主公啊。”

   “名义上士兵们都在种地,反而荒废了训练,不管任何人过来查看情况,都只能看到他们在种地。”

   “这样表明了自己没有一点的野心,暗中其实在积蓄大量的粮食,士兵的话,由我和姚广孝训练就足够了。”

   “韬光隐晦,积蓄力量等到未来,主公你实在是谋划高深啊!”

   诸葛亮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李恪眨了眨眼睛,疑惑的看了一眼诸葛亮。

   “你是不是想的有点多了?我没打算造反的。”

   “哈哈哈,孔明知晓,主公当然没打算造反的。”

   诸葛亮一声大笑,用着一种我懂你的眼神,看着李恪。

   整的李恪都有些无奈。

   自己的这一群手下们好像都有些问题一样。

   一个个都感觉自己要干点什么。

   正准备开口再解释一番呢。

   谁料到诸葛亮看了一眼,外边有些焦急的李泰。

   “魏王殿下只怕是等急了,我们还是先回去吧。”

   听到这话。

   李恪也只能点点头,反正诸葛亮误会就误会呗,只要自己以后别造反就好了呀,他能怎么办呢?

   他总不能逼迫着自己造反吧。

   两人这便朝着外边走去。

   李泰原本看着士兵们种地还老有兴趣的,只不过随着时间流逝显得有些焦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