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八岁熊孩子,气疯李世民

第392章 怎么没有百姓?

  “儿臣拜见父皇,幸不辱使命,高昌国已经全力攻打下来,其国王大臣已经都带回来了。”

   李承乾快步走到李世民的面前半跪在地上大声的开口说道。

   “哈哈哈,太子辛苦了。”

   李世民发出一声大笑,显得格外的满意,伸出手来,将李承乾给扶了起来。

   一双眼眸在李承乾的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

   微微点了点头。

   “黑了瘦了,但是更加的精神了,看来这一次你成长了许多。”

   “是的。”

   李承乾点了点头,恭敬的回应道:“这些日子在外征战而成,也是将兵书所学,给验证了一番,确实有许多的收获。”

   “哈哈哈哈哈,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许多事情自然只有真的去做了,才知道其中的奥秘。”

   李世民一声大笑,显得极为的开心。

   在他看来,李承乾这一次出去征战那是做对了一个选择。

   一个皇帝怎么可能连战场都没有去过呢?

   并且这一次李承乾表现的也是非常的优秀。

   “好孩子,辛苦了。”

   李世民伸手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露出了一脸的笑容。

   “陛下。”

   这时候侯君集也是从一旁走了上来恭敬的朝着李世民一拜。

   李世民微微点头看着侯君集的眼神,那是越发的欣赏了起来。

   其实自己这么多武将之中,侯君集是李世民比较看重的一个。

   武将众多,但是想要找一个帅才却比较难。

   侯君集是能够成才的,当年李世民都让侯君集去跟着李靖学了一段时间的。

   “这段日子你也辛苦了,干的不错,朕必定有大赏。”

   李世民的一声夸赞,让侯君集也是露出了笑容。

   这一次出征其实就是陪太子读书,简单的一批。

   侯军级也不奢求有什么军功之类的,反正能够抱住太子的大腿,未来的前途无限。

   此刻也是连忙的开口说道。

   “全靠太子指挥得当,太子殿下熟读兵法实在是聪慧无比,在战场上也是活学活用的。如此才会这般顺利的拿下高昌国。”

   对于李承乾的话,侯君集自然是不会吝啬一点夸赞的词汇。

   毕竟现在他跟李承乾可是一条船上的人。

   听着侯军集的夸赞声,李世民脸上的笑容那是越发的洋溢了起来。

   自家的儿子足够优秀,被人夸赞自然是会让人开心的喽。

   作为一个老父亲的话,李世民心中也是极为的喜悦。

   不过他也比较谦虚的摇了摇头,乐呵呵的回应的。

   “行了行了,你就捧着他吧,他毕竟是第一次上战场,还多亏你在一旁策应。”

   “陛下我可没有,其实这一场场的战争全都是太子殿下一个人主持的,我只不过当一个冲锋的将军罢了。”

   侯俊集摇摇头又是一脸认真的看着李世民,眼神之中充满了诚恳。

   这让李世民眼中都闪过了一丝疑惑之色。

   略微有些狐疑的看向了一旁的李承乾。

   难不成自己这个儿子对于军事打仗真的极其有天赋。

   第一次出征打仗都不需要有人帮忙了。

   对李世民投射过来的目光,李承乾心中犹豫了一番。

   其实在来的路上。

   侯君集就已经跟李承乾商量过了,两人将大部分的功劳全部都给予李承乾。

   可以说侯君集这一次出来啥也不要,就纯纯的将所有的功劳都给李承乾。

   甚至于说连自己的闺女也都送给了李承乾。

   这样听起来,侯君集为李承乾付出了所有呀。

   就好像是一条舔狗一般,一个劲的舔着李承乾。

   但事实上这只是一波投资罢了,而且这一波投资显然是非常的成功的。

   未来的回报就看李承乾能不能当上皇帝了,至少目前是没有问题的。

   李承乾是完全将侯君集当成了自己人。

   此刻,面对李世民投来的目光,李承乾心中也是决定下来重重的点了点头。

   认真的说道。

   “而真想要验证一下自己这些年来的学习是否可以,所以指挥了一些战争。”

   “不过都是经过侯将军肯许之后才实行的,没想到效果挺不错的。”

   李承乾恭敬的回应。

   让李世民脸上再一次绽放出笑容。

   “哈哈哈哈哈哈,没想到我自己的儿子,在战场上也有这般天赋,倒是以前朕没有发现呢。”

   李世民伸出手来又是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显得更加的欣慰了起来。

   “好好好,这一次朕一定会好好的奖励你的 。”

   “身为大唐太子肯定是要学会打仗的,你干得非常的不错,朕非常的满意。”

   “这些日子也应当是累了,皇宫内已经准备好了宴席,吾等一起回去吧。”

   李世民转身就准备朝着长安城内走去。

   李承乾露出笑容也是默默的跟在李世民的身后,还瞟了一眼李恪朝着李恪点了点头。

   “三弟许久不见了。”

   “这一次你大婚我还在外面打仗都没有回来,不过我倒是给你准备了一些礼物,等晚些时候让人送到你的府邸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