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第229章 杜如晦的考教

  杜如晦的身子靠在椅子上,此刻的精神状态与常人无异。

   他深邃的眼眸盯着王剪,好似能把人心看透一样,接着缓缓说道。

   “王剪,我虽然和你接触不多,但是你的表现把我们这帮老头子都惊艳到了。”

   “刚好玄龄兄收你为徒,我作为他的好友,今日便替他考教你一番。”

   王剪表情认真地点了点头,身子也稍微坐直。

   这场考教由病重的杜如晦问,恐怕不是简单问几句话那么简单。

   “你作为屯田员外郎,说说我大唐百姓当前的状况,以及未来要如何做。”

   此问题涉及工部,王剪还没反应,一旁的段纶马上把身子坐直。

   他现在越来越敏感了,但凡有人在他面前提起王剪,都怀疑是来跟他抢人的。

   王剪想了一下,缓缓回答。

   “窥一斑而知全豹,我就以龙门县为例吧。”

   “百姓虽分有耕地,却是贫瘠的下等田和难开垦的荒地,碍于农具的落后和精壮人员的不足,百姓耕种难粮食收成少。”

   “而且灾年以来,官绅世家通过各种手段,以低价并购百姓的田地,现在不少百姓成了他们的佃农。”

   “佃农既要交朝廷的赋税,又要交田租,如此恶性循环,富的人越富而穷的人越穷。”

   听到王剪的分析后,大堂里死寂一般,所有人埋下头来深思。

   治天下靠的是文臣,房玄龄,魏征,段纶又是核心人员。

   他们在思考的时候,王剪接着往下说。

   “解决百姓温饱问题,我当前能做到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培育高产粮食,除了高产番薯,像稻谷小麦等作物,也要培育高产种子。”

   “其二,革新农具,让年老体弱的老百姓开荒更加容易。”

   “其三,改进种植方式,提高粮食亩产。”

   这是王剪职权和能力范围内,所能做到的。

   至于农民耕地问题,以及让军士回到家乡务农等重大举措,就不是王剪当前考虑的事情。

   王剪看似回答两个问题,实则紧密联系在一起。

   “田地问题,从古至今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牵一发而动全身啊!”杜如晦感慨着说。

   大唐现在最大的地主,是世家和一群功勋,要想改革定会动摇根本。

   但凡他们敢在朝廷上提,便会遭受文武百官以及世家的极大反对。

   田地的改革,在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时,根本不能摆到朝廷上说。

   “王剪你提的三个举措,除了高产番薯是现成的,其他几点都不简单,你可有把握?”杜如晦期待地看向王剪。

   革新谈何容易,没有百十年的迭代,想取得很大的改进太难了。

   “杜伯伯,侄儿有九成把握。”王剪成竹在胸。

   水稻的高产种子,派人去南越等地寻找良种,再去江南一带培育便能解决。

   农具的革新更不在话下,把曲辕犁搞出来就成了。

   改进种植方式稍微麻烦些,不同的作物要求不一样,需要长时间的实验。

   “思路清晰,有条不紊,我相信你能干好。”杜如晦抚须点头,满脸的欣赏。

   随即他转头看向段纶,开着玩笑说道。

   “段纶你可得看好王剪,他要是在工部受了委屈,我和玄龄兄可要把他调来尚书省。”

   “右仆射放心,谁也不能欺负我工部的头号能人。”段纶连忙站起身来,拍着胸口保证。

   接下来,杜如晦又问了王剪几个问题。

   在场的大臣看到王剪回答的头头是道,连声赞叹。

   “不错,不错!”

   “原以为王剪只精诗词和格物,没想到在内政方面也颇有造诣。”

   “可堪大任啊!”

   就连鲜少夸人的魏征,也忍不住夸赞王剪两句。

   在他们眼里,王剪就是年轻了几十岁的房玄龄。

   “玄龄兄,你不介意我把王剪也收为弟子吧?”孔颖达开着玩笑。

   他话刚说完,虞世南和魏征等人纷纷鄙夷地看着他。

   这老小子,越来越不要脸了。

   “颖达兄,我那徒儿要是愿意,也并无不可啊。”房玄龄抚须含笑。

   他们聊了大半个时辰,花姐他们也把晚宴做好了。

   “爹,诸位伯伯,晚宴做好了,还请移步偏厅。”房遗爱敲门进来,恭敬地给一众长辈行礼。

   这家伙在长辈面前的表现,不像在外面那么浑,比较讨人喜欢。

   “诸兄,你们今日有口福了,我那徒儿在烹饪一道,造诣也不低啊。”房玄龄站起身,招待大家去吃饭。

   一群大臣将信将疑地跟过去,闻到桌上诱人的香味后,都迫不及待地坐下来吃。

   他们吃了第一口食物后,眼睛瞪的老大。

   “天呐,食物还能做的这么美味!”

   “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欲大振啊!”

   一群文臣放下平日斯文的架子,风卷残涌地扫荡桌上的美食。

   就连最近胃口不好的杜如晦,也吃了不少。

   “王剪,你的天赋应当用在正道上,烹饪一道始终是小道啊!”魏征筷子没停过,还是多嘴劝说王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