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

第805章 人物小样:妯娌们(三)

  在三妯娌当中,有关奶奶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故事中的描述是最为详尽丰富的。

   你们看,自从二奶奶被我们家哄骗回来之后,就几乎没有再出现在镜头前;

   自从父亲离开了三合堡以后,四奶奶也好似从人世间销声匿迹一般。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作者本人掌握了大量与奶奶相关的素材资料。

   当然,这都是我提供给她的,不然她哪里知道这么多?

   故事中,奶奶年迈时常常将我唤作英子一事,那也都是确有其事。

   不过需要稍作解释的是,实际上奶奶口中的英子并不是我妈,而是我大姑的名字——钱敏英。

   大姑和我妈,咣当,撞了个“英”……

   生命中第一个来投奔的孩子,对于奶奶来说意义非凡,一定是深刻于脑海中难以磨灭的。

   所以张口就叫出大姑的名字,并不奇怪。

   对此,我母亲倒也并未在意过什么,这事儿争不来。

   此外,奶奶怒斥生产队长的事情同样也是事实,而且文中奶奶说的话也几乎就是分毫不差的原话——

   “自己做(zòu)出那玩意儿不成型,瘸瞎毕十带滚蹄的,俩儿都不顶一个好老娘们儿,要是搁我,早他妈回炉重做了……”

   而且场景也是百分百还原:给生产队打苞米,按斤挣工分。

   冰天雪地,零下二十多度,拿一种名为“悠荡榔头”的自制工具,一下一下地敲击铺在场院的苞米棒子,是个辛苦活。就是这个东西……哪像现在的人,玉米从地里出来,就脱粒了,都不进家门就变成钱了……如今的三合堡,真的已经实现了这种收割模式。回乡和亲戚聊天时,发现他们卖粮的单位不知道何时已变成了吨…经此一役后,三合堡也都知道了奶奶的厉害。

   但她不是谁都招惹,和大多数人的关系都很好。

   听我那个姓钱的爹说,每年过年的前些天,我们家是村里最热闹的。

   爷爷帮人写春联,奶奶翻出柜里精心保管着的衣服样子,给人裁剪衣服。

   爷爷和奶奶做这些都是义务的,并不会收取任何报酬。

   毕竟当时人们讲究的是“谈钱伤感情”,而非现今这般“谈感情伤钱”......

   然而,这难不住朴实的村民们,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回报方式。

   那些找奶奶裁制衣裳的人,明明只需三尺布料,但总会送来四尺。

   余下的部分,任凭奶奶如何追赶劝说,他们坚决不愿带走。

   还有些请爷爷书写春联的人家,总是拿着整张的大红纸过来,但家里又哪有这么多扇门需要张贴呢?

   多余的纸张,他们当然也不会收回去。

   甚至有些过意不去的乡亲,还会特意捎带上一瓶墨水。

   我父亲的一手好字,便是借助这些剩余的纸笔练就成的(虽说水平着实很是一般)。

   还有,出现在文中放电影的场景,也不是想象出来的……

   虽然我奶奶的儿子并没有当上放映员,但放电影这件事情和我家却有着一定的关联。

   放电影的人会早早的到来,晚饭要在当地吃。

   我那个姓钱的爹,虽然现实生活中他连电影都看不明白,更不是放映员,但他却在这几天一次的派饭中,得到了不少的实惠……

  喜欢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请大家收藏:(www.xs4.cc)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