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装一把大尾巴鹰
钱亦文的内心欢喜,却并没在石冢健男面前露半点声色。
随手拿起刚刚史再良送来的两瓶药,递了过来:“石冢先生,这是我生产的生发片……”
石冢健男摸了摸自己的脑袋:“钱老板,您这是?”
钱亦文笑道:“石冢先生,您这条件自然是不需要这个。
“可我上次去岛国时,发现芳村社长的头发可就不太乐观了。
“您把这个带回去,给他试一下。”
石冢健男装好了药,表示着感谢:“那我代表社长谢谢您了。
“如果有效果,我会及时给您反馈。”
钱亦文点了点头:“要是连服两周还不见效,就直接把剩下的扔了吧。
“也不必反馈了。”
一边说,钱亦文一边想笑。
这种祖教授瞬间上身的感觉,怎么觉得好像把自己都给迷惑了呢?
甚至,他都有种要捋一把胡子的欲望了……
其实,把芳村顺二的脑袋整出毛来,不是钱亦文的本意,他可没那闲心。
他想的是,让你看看传统医药真正的魅力所在。
芳村顺二要是能顺利长出头发来,一定得对这东西感兴趣。
到时候,他就可以逆转津村来神州赚咱们钱的劣势了。
商机无处不在,这得随时把握……
石冢健男正被钱亦文的神叨劲儿给渲染着,钱亦文又把保肝丸推了过来:“我们沪城那次惊动了世卫的事件,这个保肝丸可是起了不小的作用呢。”
提到这个,石冢健男来了精神。
肝病,本世纪几大医学难题之一。
病种分类上,把名儿分得越细,说明这事情越复杂。
你看,甲肝、乙肝、饼干……
这好东西,带回去研究分析一番,津村的产品库不是又壮大了吗?
钱亦文一边看着石冢健男喜滋滋地往包里划拉着药瓶子,一边在心里想:你们这点伶俐劲儿,都用到这上边了……
给你也不怕,这可跟做鞋不一样,照着样子就能做出来。
就算是你科技发达,不是所有的药都能随意仿制。
如果真那么容易,云南百药也不至于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来了……
石冢健男装好了药,钱亦文点了点面前的单子:“石冢先生,我这儿还有两个问题……
“第一,这几百吨的生药,不是一时半刻能成船的,津村得给我点时间;
“第二,量太大,一定有产地、品质上的差异,希望津村能在验收标准上适当放宽。”
石冢健男想了想问道:“年底前,能交齐吗?”
钱亦文点了点头:“年底前,绝对没问题。”
“只是,第二件事情,我就得和芳村社长沟通后再给您答复了。”
“好,那您就多费费心,尽量在离开神州前给我个消息,咱们把协议签一下。”
送走了石冢健男,钱亦文琢磨了一会儿。
石冢健男的权限范围内,分批供货他做得了主。
但降低品质的事情,他不敢贸然答应。
岛国对于从神州进口原药材的要求,一向比较严苛。
以黄芪为例,虽然他们需求很大,但却只占了神州总出口量的12%,都不及东珠港。
东珠港虽小,却占了出口份额的近40%。图表中,有的是因为用量小,有的是受众少,岛国的排名虽然靠前,但从他们的需求量来看,这个量并不算大原因就在于岛国有自己独立的一套要求标准——
出最高的价,定最高的标准,不达标的一律不要。
按什么标准给他供货呢?
定低了,一旦达不到津村的收购标准,这一锤子,就算是砸了……
高点定着?
还怕卡了自己人的脖子,而且还便宜了外人。
钱亦文挠了挠脑袋,这真是个比让芳村顺二长出毛来更大的难题……
思考过后,钱亦文最终决定优先考虑品质!
不是想惯津村的臭毛病,他觉得提高品质是对自己和患者最大程度上的负责。
退一步说,卖给津村的再多,最终自己生产的药还是得有大部分是用在国内的。
我会坑自己人吗?
钱亦文突然间觉得自己的这一决定有着极其正确的必要性,甚至其意义都不比生产芯片差。
唉!一不小心,又高尚了……
主意打定,钱亦文叫过了阎春生:“春生,待会儿你跟我去柞树沟和三合堡转一圈儿,通知他们采收。”
四处收上来的药材,一定良莠不齐,他决心拿自己高品质的药材来“勾兑”一下品质……
春生摸起了钥匙:“现在就走?”
“等我打个电话,咱们就走。”
“姐夫,计划有变……”电话里,钱亦文对王秉春说道。
“怎么了?他们不要货了?”
钱亦文拿起手边的单子:“不是不要了,是数量上有点变化,我给你念叨一下——
“黄芪,调整到70吨;桔梗,调整到55吨;柴胡,调整到60吨;当归……”
听钱亦文说完数量后,王秉春沉默了一下:“这帮玩意儿还挺懂行的,净挑好东西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