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开局诬陷叛国?反手起兵造反

第55章 破心,毁神,攻心策

  “喏!”

   一众平阳将领立即示意属下将郡守的命令通传整个城墙上的守军。

   实际上,就算郡守不下令,也没人敢放暗箭。

   乐陵的下场,人人皆知。

   守军偷袭射杀,导致破城被血洗满门。

   例子在前,若此时射下暗箭,一旦平阳失守,必然会步乐陵的后尘,牵连全城守军的一家老小。

   哪怕此刻前来的不是镇北侯本人,而是一名普通镇北骑兵,也没人愿意冒这个风险出手。

   天知道镇北侯会不会震怒之下,破城后进而下令屠杀?

   无论如何,总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等了没多久,

   城外的持旗镇北骑兵使者,停在了护城河前,抬头高喝道:

   “奉侯爷令,特来通禀,侯爷仁慈良善,为人宽厚,准予尔等一个时辰衡量时间,一个时辰后,若胆敢不纳城而降,我15万镇北骁勇虎狼将士,将踏平整个平阳!”

   “……”

   望着说完便急奔返回的镇北使者,

   韩元山和一群将领们,无一例外,全是一副愤恨不耻之色。

   仁慈?

   良善?

   宽厚?

   镇北侯何其人也?

   用计勾引10万轻骑援军将其屠尽,血洗乐陵3万守军及其满门,大军未至,便提前于平阳散播谣言,扭曲事实,闹得满城风雨,民心惶惶,军心大乱,手段一个比一个歹毒狠辣阴险诡诈,何来的仁心善良和厚道?

   这话,镇北侯怎么说得出口?

   真不要碧莲!!

   但下一刻,所有人立马纷纷惊醒了过来,抓住了重点。

   “15万的兵马!”

   “我就说绝对不止10万人!”

   “这么多敌军,我平阳该如何守?”

   “守……守的住吗?”

   一众将领战战兢兢,面目苍白,乃至有种深深的无力和绝望之感。

   韩元山同样哆嗦着嘴唇,双手扶着城墙撑着瘫软的身体,几乎心灰意冷万念俱灰。

   但关键是,他又不能降。

   膝下所有子女全在京都,假如不战而降,陛下震怒,仅需一道旨意,便会让他韩家断子绝孙。

   所以即便是死,他也万万不能开城归降。

   深深吸了口气,稳定了下情绪,韩元山转头扫了眼众将脸上浮现的怯懦胆颤以及明显的挣扎之色,冷哼一声。

   “准备城战!”

   言罢,他突然好似想起了什么,又转向身边的几名主将,加重些许语气道:“哦,对了,差点忘了,为了防止城内生乱引起的安全问题,在来之前,本郡守已经将几位将军的家眷接进了郡守府,有府兵的保护,诸位可安心领军守城。”

   话音落下,

   除韩冲似乎早就知晓外,

   连同雷豹在内的其他主将,全数面色顿变。

   韩元山嘴上说是保护,但言外之意,他们岂能不懂?

   这显然是拿他们一家老小为质,以防他们惧敌怯战或反叛投敌。

   “大人请放心,我等定将拼死守城!”

   “敌军杀来,我等绝不会后退一步!”

   “想攻破城池,除非我等死绝!”

   “我等必会与城共存亡!”

   “视死如归!”

   “血战不退!!”

   “……”

   为了家小的性命,所有主将当即纷纷振声明志。

   “嗯,很好,有诸位将军在,15万强敌又如何?”

   韩元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然后转身来到后方城墙,面向城内。

   距离城墙不远的两大军营中,

   密密麻麻的郡兵,整齐持刀而立,却个个眼神惊惧,惴惴不安。

   黑压压的壮丁,被喝令起身勉强保持着阵型,也全都面色惊慌,缩头缩脑。

   缓缓打量了一圈,

   韩元山最终将视线落在了两座大营前。

   在那片区域,跪伏着几十人,全数被捆绑,嘴巴被封堵。

   前方,是十名年轻壮丁。

   其后,则是他们的家眷,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甚至还有几个几岁大的孩童。

   在每一个人的身后,都站着一名刀斧手,包括那些孩童。

   见到远处城墙上的郡守大人,他们仿佛预料到了什么,纷纷满目惊恐的剧烈挣扎了起来。

   “将士们!”

   “我平阳的勇士们!”

   韩元山无视了那些壮丁以及家眷的哀求,开口高喝道:

   “本郡守知晓近日来,全城谣言四起。”

   “镇北侯遣来奸细,散播谣言,自称大乾忠良,率军南下勤王。”

   “实则,这是妖言惑众!”

   “镇北侯谋逆,是陛下钦定,确认无疑。”

   “请大家切勿……”

   说到一半,看到很多郡兵和壮丁纷纷斜眼瞅着自己,有些还撇着嘴巴,就差没翻白眼了,韩元山不得不停下来。

   很明显,没人相信他的话。

   见此,韩元山只能咬牙无奈放弃。

   是黑是白,是非曲直,日后自有分晓,多说无益。

   紧接着,他直接抬手指向那群壮丁和家眷,目光一沉,厉声道:

   “这些刁民违抗本郡守的军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