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灾荒年,我在深山老林里重建家园

第540章 设套

  建安帝好笑的看着她诚惶诚恐的样子,摆摆手说:“起来吧!”

   “臣女不起来,皇上,你不能把这么重的担子压给臣女!”

   陆元元跪在地上直摇头,可怜巴巴的看着建安帝。

   “皇上,大越疆土何其大,天南地北的土质也不一样,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种稻谷,这一点大家应该都知道!

   臣女只能保证在北境种出稻谷,其他地方,就不能保证了!

   还有就是,种植水稻,必须水源要有保证,干旱地区自然种不成水稻!”

   这里又没有袁爷爷,也没有旱稻种子,想在大越各地种出稻谷,一个字,难!

   建安帝看着她,也明白她说的不无道理,是自己着急了。

   “朕知道了,起来说话!”

   “多谢皇上!”

   陆元元赶紧起身。

   这天寒地冻的,乾清殿里虽然不是太冷,可是跪在这汉白玉地砖上,膝盖上一阵一阵的冰冷,着实让人难受。

   再跪下去,陆元元感觉都要得关节炎了。

   抬头看向若有所思的建安帝,陆元元给了个小小的提议。

   “皇上,其实每个地方都有一些地方特产,不论是土里面长的,还是树上长的,只要是能吃的,都可以鼓励老百姓种在田间地头增收。”

   “话虽如此,可是就现在老百姓知道能食用的物种,少之又少,很多野物还有毒,搞不好还要丢掉性命,有人并不愿意尝试!”

   大司农邝青出来说道。

   “邝爷爷,你还记得当初在定州府城举办的那场大型盛会不,朱大人就鼓励老百姓寻找当地特产,到衙门登记,凡是新物种,都给予一定的奖励,我觉得此法可以在大越各地施行!”

   邝青点点头,又摇摇头,看着她说:“前两年太上皇就下旨,让各地官员关注此事,一直以来,却反响平平,效果不大!”

   “这样啊!”

   陆元元感叹一句,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有这种情况 ,并不奇怪。

   没有利益就没有伤害,任何时候都不缺费心钻营的人。

   古代恐怕比之现代更甚。

   若是皇上真下旨,大力奖赏搜寻可食用物种的百姓,说不定遭殃的反而是老百姓。

   “福德郡主,你就没有更好的提议?”

   建安帝看着陆元元,想听听她的意见,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个小丫头会有更好的办法。

   “回禀皇上,臣女有一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哦?有什么话,尽管直说!”

   “皇上,太上皇下旨搜寻可食用物种,却没有什么进展,要么是下面的官员并没有重视此事,要么就是老百姓见识少,不敢轻易尝试,毕竟不怕死的人,没有几个!”

   “若朕加大奖赏,凡发现新物种者,可获得一定数额的赏银,你觉得可行?”

   “皇上,或许您初衷是好的,可是下面的人一层一层的传达下去,早就变了味,说不定还会让有心人抓住这个机会,钻营谋利,最后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自古以来,贪污腐败屡禁不鲜,贪官污吏杀掉一个又一个,总有人铤而走险,想方设法的中饱私囊。

   野心大的,更甚至上下勾结,糊弄朝廷,糊弄百姓,改变一个地方的民生,让老百姓跟着他们的节奏走。

   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陆元元就简单的举了一个例子。

   “有一个朝代,北方连续十几年旱灾,朝廷每年调拨钱粮兴修水利,救济百姓,可是还是每年大旱,北方百姓食不果腹,所种稻谷亩产不足百斤,朝廷从其它州府所收赋税半数都补贴了北方,。

   可是放弃北方,又怕蛮夷打到家门口来,……就这样,一年一年补贴,一年一年入不敷出。

   ……最后有百姓冒死来到京城,不顾被马踩踏的危险,在街上拦下了一个大官的轿子,大喊冤枉。

   ……最后事情闹上了朝堂,原来,北方地域宽广,本就缺水,可是朝廷每年发下去的种子只有稻种,且稻种异常昂贵,朝廷发给老百姓的救济钱粮,又被拿去买了稻种,年复一年,老百姓领了朝廷的救济钱粮,换了稻种,年底收成,再卖给粮商!

   北方的老百姓只知道地贫种不出粮食,当地官员也给老百姓灌输了北方种不了其它粮食,只适合种稻谷!

   就这样,北方一年比一年穷,老百姓饿死了一层又一层,官府也说朝廷不容许老百姓随便迁移。

   要想离开北方,就要交天价银钱,在当地官府办理迁移户口的证明。

   老百姓不饿死就不错了,哪里有多余的银钱办什么证明!

   来京城告状的这个人,明明记得家里小时候十几口人,爷爷奶奶,大伯叔叔,兄弟姐妹都能吃饱肚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地里的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家里的伙食也从干饭变成了稀粥,再到只能吃野菜。

   爷爷奶奶相继饿死,弟弟妹妹也饿死了,后来亲人一个一个都忍饥挨饿病饿而死,明明每年都能领到朝廷的救济钱粮,可是就是一年比一年艰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