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后悔放她走
壸仪宫。
皇后杨采菊在做一场长长的梦。她梦见了刘幼仪。
那是,先帝李衍的元配啊。
刘幼仪的阿父曾经是戾帝李匡的老师,后来辞官不做回到故乡,开了间书院。
所以刘幼仪自小承家训,便是萧山府周遭着名的才女。
当年的李衍还只是萧山王府一个不受待见的庶子,所以给李衍娶妻,只需娶一个端庄贤惠的就也够了。
就这样,刘幼仪就早早与李衍定下了婚约,算是了李衍的元配。
只是,婚约早早定下,两人却迟迟未能完婚。
理由是李衍的兄长们,一个一个的死去,他这个当庶出兄弟的,还得给兄长戴孝,这婚礼便是一拖再拖。
可饶是如此,因刘幼仪身份已定,于是便已早就送进萧山王府。
对外说是送进王府“待年”,实则就是等李衍什么时候不用再戴孝了,便可成婚。
所以尽管没有拜天地,可是李衍与刘幼仪也还是能如同夫妻一般,朝夕相处。
李衍与刘幼仪少年夫妻,据说也曾经十分恩爱。李衍也没少了给刘幼仪做那些隔墙摘花、暗送秋波的事。
她也是后来才知道,其实李衍当年迎娶刘幼仪,目的并不单纯——他那时候早已经有夺取江山的野心,所以是想从岳父口中打探戾帝李匡的习性、喜好。
后来李衍成为了萧山王世子,萧山王府上下便都认定刘幼仪的身份配不上他。
老萧山王便做主,向杨家下聘,定了她杨采薇为李衍的正妻。
李衍也未反对,就这么接受了。而且他向朝廷请封的世子妃也是她杨采薇,而不是刘幼仪。
刘幼仪是个端庄贤惠的女子,自己也知道家世比不上杨家,所以有心避让,并未闹过。
刘幼仪以为用这样的避让,就可以保下自己的性命……可是她杨采薇又如何能容得下刘幼仪?
在她杨采薇看来,“元配”实在是这天下最讨厌的一个词汇。
因为元配未必是得到朝廷册封的世子妃,可是元配却的确是先进门的那个人。对外怎么都好说,可是关起门来,自家人却总觉得好像她杨采薇纵然为世子妃之尊,也还是应该敬刘幼仪一杯茶,叫刘幼仪一声“阿姊”!
这个哑巴亏,她可不吃!
于是……
刘幼仪死了。
刘幼仪的死,不是她自己身子害病,而是因为她怀的胎出了问题。
因刘幼仪的孩子是李衍的第一个孩子,而且还是个男婴,于是李衍极其重视,特地请了术士来给算命数。
结果术士算出,说这个男婴在胎里便带着煞气,不利李衍,会毁了李衍所有的雄图伟业。
李衍逼着刘幼仪要打掉这个孩子,可是刘幼仪死都不肯,还说宁肯带着孩子离开萧山王府,从此与李衍斩断所有的牵绊就是。
可是李衍,还是不允。
于是那个孩子终究,胎死腹中。
既然已经是死胎,便总得落下来,否则会伤及刘幼仪本体。可是刘幼仪却来了拧劲儿,怎么都不肯。
所以,这个孩子啊,终究将刘幼仪这个当阿娘的,也给拖死了……
说到归齐,真正让刘幼仪一尸两命的人,是李衍啊!
她杨采菊,不过是给了那术士一袋子金叶子而已。
当然了,不管那术士怎么说,倘若李衍真心爱那个孩子,爱刘幼仪的话,只需不在乎就是了。
谁让李衍最爱的只有他自己,为了他自己的野心,会亲自吩咐府医在刘幼仪的安胎药里做了手脚,将那个孩子害死在他阿娘的腹中呢?
所以她杨采菊没什么怕刘幼仪的。
她只是觉得,后来她自己与李衍终究没有孩子,仿佛是受了这事儿的影响,于是便不愿意再提起“元配”二字,觉得晦气。
可是谁知道呢,风水轮流转,如今的李钦竟然又像极了当年的李衍。
李钦也是庶子,也有野心,而且成功地获封了太子。
可是李钦也有个元配,就是沈清颜啊。从这一点来说,她杨采菊心下,便也的确不是那么希望沈清颜成为李钦的皇后。
梦做完了,杨采菊淡淡地睁开眼睛。
都是那么久的前尘往事了,刘幼仪母子死了那么多年,李衍也已经死了。
而她贵为皇后,如今又只要等着李钦登基之后,她正式册封皇太后就是了。
听到她醒来,董鑫带宫女入内,扶着她起身。
她便问了句:“珍娘呢,走到哪儿了?”
沈清颜进东宫没几日,她便收到了宁河郡主的喜信儿:宁河郡主有喜了!
宁河郡主说要为孩子预备衣裳,可是她看不上乌护本国的那些绣娘。
宁河求她,让她将珍娘给送去乌护,替宁河的孩子亲手刺绣些衣裳。
宁河说了,就用珍娘一年。一年之后,就送珍娘回来。
起初她也有点不想让珍娘走,可是这毕竟是宁河的请求啊,而且是有了孩子的大喜事。她这个当姨母的,无论是从大梁的国运上考虑,还是从私人情感上,都没舍得拒绝宁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